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整体上市的大戏马上就要“杀青”。2010年6月18日,广汽集团对外宣布,将就其寻求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进行H股上市,同时提出通过协议安排方式私有化骏威汽车有限公司(骏威汽车HK.0203)寄发通函。
该安排一经批准,骏威汽车将成为广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骏威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将被撤销,而广汽集团H股将随即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而广汽集团认为这个过程也不会太长,预期8月底可以完成手续。
至此,反复重启上市计划的广汽集团终于得以登陆股市,而这对广汽而言,背后绝对不仅仅是一场资本层面的胜利。
借壳上市
“私有化将使骏威汽车股东有机会分享包括骏威在内的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服务贸易、汽车研发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上市逐渐成行,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也信心倍增,“广汽集团与丰田、本田、 日野、 菲亚特和三菱等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有着非常良好的伙伴合作关系,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轿车及与主业相关多元化的业务,这些都使得广汽集团可在整个汽车产业价值链和整个行业周期中获得稳定的收益。”
在一个月前的5月19日,广汽集团和骏威汽车就联合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对价要约。也就是,广汽集团提出以每0.378610股(广汽集团H股)换取一股骏威股份。协议安排一旦生效,骏威汽车的公众股东即成为广汽集团的股东并持有广汽集团31%的股份;而骏威汽车即成为广汽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一个月后的6月18日,广汽集团寄发“关于以介绍方式上市以及私有化骏威的通函”。至此,上市方案最终确定。
而随着上市方案的敲定,广汽集团内部的股权关系也将悄然发生改变。
在5月19日之前,广汽集团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中隆投资有限公司,持有骏威汽车已发行股本约37.9%,而骏威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广州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汽车)拥有广汽本田50%的股权(1998年,广州汽车和本田汽车签约,双方各投资7000万美元成立了50∶50的合资公司广汽本田)。这也就是说,在广汽本田合资公司里,广汽集团仅间接持有广汽本田18.95%的股份,本田能够获得50%的利润,而剩下50%利润则要由广汽集团和其他独立股东来分配。
广汽集团董事会秘书卢飒表示,广汽集团收购骏威汽车并在香港上市以后,可直接持有广汽本田50%的股权。无疑,从18.95%到50%的股权,意味着广汽集团在合资公司广汽本田中的话语权的提升。
合资博弈
其实,正是因为合资伙伴外方对“话语权”的担忧,才使得广汽集团的上市一波三折。
从2002年开始,广汽集团便开始谋划整体上市之路,并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彼时,广汽集团计划将广州本田、广汽丰田、广汽日野、骏威客车以及相关汽车零配件等资产纳入整体上市。而这一计划甫一出现,就触及到了本田和丰田的“神经”。
据广汽集团内部人士分析,丰田和本田的反对理由不外乎有三:一是他们不想过多公开公司的财务报表;二是他们认为广汽上市融资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广汽的自主品牌,于其无利;三是一旦广汽自主事业越发强大,不倚靠丰田、本田的技术时,他们唯恐在合作中失去核心主导权。
2006年6月,张房有突然宣布,广汽集团整体上市计划无限期搁置。而从2009年开始,不断闪现的并购扩张计划以及要高调推出自主品牌的广汽集团,再次感受到了资金带来的压力,于是,广汽再次积极筹备整体上市计划。2010年1月,广汽集团宣布将借助收购骏威汽车的方式实现在H股整体上市。据广汽集团有关人士透露,为了整体上市成功,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曾带领广汽谈判小组多次飞赴日本,与合资伙伴进行谈判。
“现在,本田和丰田都同意广汽集团上市了。”据一位接近广汽集团的人士表示,“广汽集团做大做强是个趋势,本田和丰田阻挡不了;而且,如今的中国市场对他们而言太重要了。”
该人士认为,丰田的召回事件使其在美国、欧洲市场焦头烂额,中国成为其最重要的销售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丰田不可能再腾出手来与中国市场继续对着干;而本田在广东的零部件工厂发生停工后,其在华合资工厂随即陷入停产危机,虽然现在发生停工的工厂基本已经复工,但为了今后防患于未然,本田必须“讨好”中方伙伴。
随着本田和丰田这两个最主要合作伙伴的“妥协”,广汽在一系列合作项目中的关系终于得到理顺。如今,广汽集团手中的品牌被迅速扩张为7个,即广汽自主品牌、丰田、本田、菲亚特、日野以及长丰、吉奥。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各方产生了掣肘,而广汽则成为中心。
而现在,广汽集团的野心更加显露无疑了。据广汽集团内部人士称,在广汽集团“十二五”规划中,目标是要成为与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公司比肩的中国汽车业第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