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现在企业的压力比较大。
杨波:公司努力目标是八万辆,上半年达到了两万五千辆的水平,包括有些产品还没有上市,有些产品上市时间拖了。现在所有经销商都在对新产品的接受的过程中,另外这几个产品也在成长的过程中。另外一方面,是不是这个销量对新品牌是最重要的,我们内部有个共识,如何把体系做好,把经销商体系稳住,有时候需要把心态放平和一些,努力了,基础稳固了,未来发展有了很好的平台了,一定程度上也达到我们的目的了。毕竟太短了,一年时间,像一汽奔腾,包括上汽荣威,初期刚刚上市时候网络、销量也有个爬坡的过程和阶段。比如卖的好的经销商,像成都一家经销商,一个月两个产品能卖到270台,像北京经销商基本上出货能达到100台,现在很多经销商还在成长过程中,比如长春经销商,可能能达到六七十台水平,9月份可能达到100台水平,沈阳经销商可能达到五、六十台十月,9、10月份能够一百台,如何为经销商提供支持,使他们走的比较顺畅,尽量少波动,这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媒体:现在提供给经销商有哪些支持和政策?
杨波:店面的支持,还有广宣的支持,前段时间这方面工作做的不是特别好,我们要改善,把空中的宣传和经销商层面的连起来。比如达喀尔拉力赛和地面经销商的活动怎么能够衔接起来,比如梅西签约的两年时间,怎么能够让经销商体会到在当地的影响力,这方面工作需要强化,也是市场部下一步需要强化的,比如今年跟青岛啤酒搞的上百个城市的路演活动,包括这段时间搞的G5十几个城市潜在客户专业车手试驾活动,都要帮助经销商聚人气,拉动客流,促进成交,上半年在成都搞试驾会,在北京搞试驾会,在河南、广州搞试驾会,给越野车友召集到一起,卢老师给演示一下,讲讲课,这方面工作下一步还需要加强,现在做的还不到位,也是经销商特别需要的。
媒体:您刚提到130多家经销商,月销量达到多少经销商能够达到盈亏平衡?
杨波:一般达到七十台左右的水平,现在有些经销商不能平衡,有些城市规模小,可能达到五六十台,总体上来看,有一部分经销商还是处在不盈利状态。经销商对目前的品牌包括产品信心比较足,能看得到有这么多产品进入市场以后口碑也不错,一般跟经销商签意向时候我们都会跟经销商提醒,做汽车品牌前期要有个过程,做别的品牌可能也一样,大家对这点有个预期,但是进入市场以后出现这种情况思想上还会有波动,就是我们如何能够跟经销商做好沟通,包括让他们了解我们产品各方面的节奏,保证整个体系信心比较强。
媒体:在区域上的布局是怎样的?
杨波:现在中国车真正到了家庭消费的时代,不仅仅是中心城市,包括很多内陆城市,还有下探的城市都在消费汽车。分两个层面:一个层面在比较大的城市,比如北京目前四家经销商,上海也是四家经销商,在地级市或者发达的县也在设计模型,经销商规模比较小,但是能够生存,盈利模式能够形成,扩大覆盖面,从这两个层面上要求我们的网络做工作,第一个层面推进的比较快,第二个层面正在开始推进当中,下一步第二个层面的工作要加强。
媒体:很多汽车厂销售初期一般都不太敢在一个城市铺太多经销商,以北京为例,一下铺四家,感觉销售重点还是在大城市。
杨波:这是两个层面,第一东风一般一个城市搞一个,自己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扎扎实实一步步做,他有他的策略,我们觉得也是有道理的。我们网络速度比他快一些,但是先期在北京有两家,现在又增加了两家,第二个层面,在地级市并不是做二级,也是一级网点,但是规模要小,投入肯定要控制,但并不是二级的方式,二级的方式品牌知名度不高,另外各种产品都卖,没法专注你这个产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