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传闻逐渐明朗,国际二三线车企在中国掀起的新一轮合资潮即将来临。然而,面对这一轮合资潮,欲借此机会“翻身”的国际二三线车企真的准备好了吗?
其实,我们应当看好国际二三线车企的新一轮合资前景。
乐观的同时要防止盲目。必须承认的是,在国际二三线车企掀起新一轮合资潮的背后,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中国市场打拼的过程中,不少国际二三线车企或多或少地“碰过钉子”,甚至到现在也没能摆脱此前合作中遇到的麻烦。于是这些车企开始另辟蹊径,把希望寄托于与其他企业展开合作上面。但要想在新一轮合资合作中获得成功,有些问题是绕不开的,必须勇敢面对。比如对中国市场需求的认知,产品和技术的投放策略,营销策略等。
由此,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日本大发在中国的失败经历。虽然造成大发在中国市场“屡战屡败”直至撤资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点不能回避:作为一个并不算强势的国际二三线车企,在决定本土化生产时,必须正视自身优劣势,选择既适合自己又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技术和销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