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汽车公社》
过去的10年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最迅速的10年,未来10年也许还会更快,但是既然前10年我们在网上没有卖出过0.01%的汽车,那么我们凭什么认为未来这个比例会增长1000倍?
最近业内没什么热点,同行们聚到一起,也就没什么主题,尽是些与汽车无甚相关的闲扯。于是席间渐渐寂然,有人突然发起一个话题:“汽车网购有戏吗?”
他问的是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陈斌波。陈总答曰:“10年内没戏。”这显然不是问的人希望得到的答案,脸上既失望又愕然,接着就摆出一副“我有不同看法”的专家模样,然后一二三四五,打算展开雄辩。我没有给他展开的机会,补充道:我看20年内都没戏!对陈斌波,他还不好意思驳太狠,对我,则毫不迟疑地展开批驳,“落伍”的帽子立刻被扣到头上。
的确,现在网上购物确实已经很流行,我本人现在买书就都基本是在线进行的,所以,我并不承认自己落伍。但是像汽车这样的大宗物品,在可预见的未来,网上交易的概率是很低的。我无意和同行进行无聊的、“关公战秦琼”式的斗嘴,所以先有必要界定一下,什么是“汽车电子商务”,以及什么叫“有戏”。前者我指的是“整车的全部交易行为在线完成”,就像我在网上买书那样;而所谓“有戏”,在线销量起码也要占到全部销量的20%吧?以此为标准,我非常自信我的“20年没戏”不是信口开河。
现在是2010年,大约10多年前,美国人就已经尝试在网上卖车了,记得最先吃螃蟹的应该是福特,和当时最热门的Yahoo合作,第一辆在线销售的汽车买家好像是一位美国大妈,当时合作双方都进行了大肆的宣传,认为即将开启汽车销售的网络新时代。可是10年过去了,进展似乎不大,网站和汽车制造商也都不再提这门子事了。现在回想一下,我甚至有点怀疑,那位美国大妈很可能就是一托儿。
不错,世界发展的确是很快,但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在变,有变,也有不变,是为变。这大概也是一种辩证法。
在1999年由通用汽车金融公司(GMAC)举办的一个小型论坛上,与会专家大谈汽车金融在中国的未来将会如何如何,依据是美国贷款买车的比例超过了85%,中国即使达到美国水平的一半,这个市场规模也大得惊人。当时,我同样断言,10年内汽车按揭在中国不会太有戏。理由很简单,美国的情况不能与中国做简单类比,要知道美国早在1930年,按揭买车的比例就已经超过一半了!10年过去了,我手头没有权威的数据,但是国内按揭买车的比例应该不到15%,而不到20%则是可以肯定的。
当然,一本正经地在这里和大家谈饭局上的一次非正式辩论,颇有些无聊。但是,在快速发展、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如何保持对一个行业大势判断的准确性,就并不无聊。比如,我同样还认为纯电动车(EV)在相当长时期内(20年甚至更长)不会太有戏、中国新车年销售规模最终也不会达到300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