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f is about to launch in China, after test drive in Guangzhou and Tianjin etc, Nissan is clearly more confident for their products.
聆风即将正式登陆在中国的道路上。
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全国约有五分之一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透析各种原因,不难发现,机动车的排放是其罪魁祸首。
与此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一位相关负责人也指出,十年之后的2020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汽车保有量的巨幅增加所带来的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步伐难免要加快。
不久前,16家央企组成的“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将发展纯电动车定义为汽车行业今后的工作重心。对此,不少外资汽车企业人士表达了一定的担忧。他们认为,中国的这种产业联盟将很有可能将外资品牌扔在了一边。但在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桥本泰昭看来,这种担忧却没有必要。
不久前,在天津召开的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桥本泰昭告诉本刊,虽然16家央企组成了产业联盟,但这个产业联盟并不能形成垄断。他认为,在当前开放的市场格局面前,一个厂家要想独占市场是不可能的。“独占也不能发展。其他发展电动汽车的企业,与其说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不如说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发展更有利于电动汽车的发展。所以日产的姿态是开放的。”桥本认为,目前16家企业联盟只是一个起点,只限于中国的自主品牌,但未来,这个数量肯定会被扩张,因此,日产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担忧。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日产雄心勃勃的纯电动汽车规划早已人尽皆知。
据悉,日产目前规划的电池产能已达到50万件/年,而电动车产能则为25万辆/年。在中国,日产的聆风纯电动汽车也将在明年以进口车的形式上市销售。
此前,根据日产与武汉市政府就推广电动汽车签署的合作协议,从2011年开始,日产将引进25辆聆风,在武汉市开展市场调研。“我们将在这个过程当中取得实证,然后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汽车进行适应性改良以及技术提升。对于日产来说,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工作已经结束,其相对成熟的电动车已经做了出来,所以导入不会需要太长的时间。” 桥本泰昭表示,有着全球首款实现量产电动车之称的日产聆风自今年5月公布欧洲市场的售价后,日产聆风电动车将正式布局中国市场。
如今,聆风即将正式登陆在中国的道路上。在完全充电的情况下,聆风可实现160公里以上的巡航里程。充电方式有两种,快速充电30分钟即可充至80%电量。在家充电时,使用220伏交流电,约需8小时可充满。由于全程使用电力驱动,实现100%零排放。对于一款量产电动车而言,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数据。
“我们在全球的订单已经超过2万辆,已经排到了明年中。”来自日产电动车株式会社的中国事业部主管佐佐木阳一说。按照计划,日产将在2011年3月前生产1万辆聆风。今年,设在日本的两家工厂将率先投产。而在全球市场,日产的电动车布局也相当庞大。从今年12月开始,日产聆风将在日本、美国、葡萄牙和荷兰率先上市。据称,目前超过2万辆的订单全部来自日本和美国市场。
在中国,计划在2011年由东风日产以整车进口的方式导入该车,并首先在新能源车试点城市示范运行。桥本泰昭称,目前日产正在为电动车整车本地化生产做好准备,并在相关运营和市场推广模式上进行拓展。
然而,要想实现上述的战略目标,显然需要多方的努力,在当前政策不明的情况之下,日产需要小心翼翼的摸着石头过河。“这不仅仅取决于日产的技术努力,还需要综合考量国家的政策、相关产业链的建设以及市场需求的培育等复杂因素。”对于推广,桥本泰昭认为,当前,各个国家都在初步的发展和探索阶段。电动汽车所面临的问题,比如说配套充电设施的问题以及电池更换的问题等等,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日产也会和相关的政府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一起去研究解决,这是日产现在研究的方向。“最重要的是充电设施规格的统一,这是电动车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大前提。目前,中国仅靠企业来发展电动车还远不够,还需要政府的更多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