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是当前最常见的话题之一。2005年,人民币告别了长达10年的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体制,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五年后的今天,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从五年前的“8字头”走到今天的“6字头”。
相比于汽车进口关税下调、进口车落地完税、新消费税、《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废止等宏观因素,人民币升值对汽车进口的影响只能说是“润物细无声”了,它并不是汽车产业繁荣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基准价由8.27变为8.02,对欧元的基准价由11.25变为9.57。但是2005年中国整车进口却出现了大转折,由增长转为下降,汽车出口却出现了高增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的升值在进出口汽车价格、零部件进口成本等方面仍具有影响。以下分几方面详细叙述。
一、利好
① 进口车变“便宜” 腾出降价空间
理论上说,进口车价格应该决定于市场供需情况。人民币升值后,进口车成本下降不一定会带来进口车价格的下降。但是,在市场环境不佳,竞争又愈发激烈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却为进口车价格下降提供了空间。
今年进口车在一段时间大幅度的降价,一是市场环境因素导致的必然行为,二是汇率因素侧面支持了降价幅度的扩大。
据报道,根据惯例,如果汇率连续6个月调整且幅度超过20%,才有可能影响到进口车价格。此外,一笔订单一般需要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因此汇率因素影响将具有滞后性。
② 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成本降低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汇率因素也许并不是海外并购决策的考虑因素,但却无形中对企业“花小钱办大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利空
③ 零部件全球采购成本降低 挤压自主品牌整车和零部件企业
数字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总额达到134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 90%。分析指出,其中德系企业的进货量增长较大,这主要新品的大量CKD进口。
而人民币升值将使进口零部件成本的下降,将使一些国产化率低的产品降低采购成本,削减企业提高产品国产化率的动力。同时,国产零部件产品的竞争力将下降,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上积压了国内企业的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合资整车企业部分零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人民币升值条件下带来的成本下降将进一步促进其价格下探,对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成本优势形成较大的冲击。
④ 汽车出口竞争力减弱 利润降低
人民币升值对国产产品出口无疑会带来负面影响。近日,广东省经信委表示人民币升值幅度逼近该省大部分工业企业承受极限。
虽然对2008年以来的汽车出口低迷,汇率因素并非第一“元凶”,但是有企业经营层便表示,人民币升值因素给该企业出口业务带来了很大阻力。
但是由于用美元等外币结算后价格上升,中国汽车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下降了,原有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如果企业采取降低价格的措施,在本身就利润不高的情况下,很容易变成亏本的买卖。
⑤ 出口型零部件企业雪上加霜
以“轮胎特保案”为代表的针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措施让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国际市场生存愈加艰难。而人民币升值则让这些企业雪上加霜,继高关税后,这些企业还要承担由此带来的成本上升。若采取降价措施,则企业商业利益受损,不降价,产品则面临退出市场竞争的危险。
虽然绝对数额较高,但汽车零部件出口增长率较为缓慢,远不及汽车零部件进口。2010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共出口金额 183.62 亿美元,同比增长 54.11%,进口汽车零部件 127.24 亿美元,同比增长 90.65% 。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搜狐汽车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或改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