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亦章:双品牌战略突破品牌规划瓶颈
崔亦章:我来补充一下今年的状况,我再把今年江淮一到七月份的经营情况说一下。
江淮分几个事业部,应该说各个事业部今年都有了很好的表现,跟行业比的话可以说是没有落后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整体的像核心业务轻卡,截至目前,轻卡业务今年在这个基础上已经达到了12万9000辆,增幅5.88%,重型17390辆,增幅42%。三是乘用车,MPV和轿车SUV,在国内卖了十万六千三百多辆,增幅24.98%。国际公司出口也是压力比较大,今年出口是38000辆,比去年还有12%的增幅,整体都是这样的态势,股份公司销售三十万五千零九十辆,平均增幅15%。涉及到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今年截至目前接近200亿,销售收入的增长是21%,在发展过程当中产品的结构也在调整,也在优化,另外看公告了,就是我们的利润,利润指标接近60%以上。包括新产品的节奏,瑞风S5今年三月份上市,明年年初和悦S30的上市,下个月和悦A30,通过进入乘用车领域多年的摸索,06年到这儿来是第一次看宾悦轿车的时候,那时候江淮刚刚进入乘用车领域,还是处在摸索的状态,现在看来也许对也许不对,但是江淮有了自己的规划,都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节拍在发展。所以今天因为几位专家经验很丰富,还长期持续的在这个行业当中去广泛的跟大家接触,有很多的真知灼见,下面就媒体相关交流的一些问题,我们在这里做一些沟通。
调查团队:之前咱们的瑞风最早是MPV,像和悦、宾悦是轿车,瑞鹰是SUV,瑞风业务也有轿车,也有SUV,也有MPV,这是怎么考虑,把分品牌在各个产品线都有产品?
崔亦章:这是属于品牌的规划问题,我们第一辆轿车起名字请了专家来评审,宾悦,后来又有同悦,悦悦,这么多年下来以后,每个产品都很想去取一些这样的名字。但是我们后来从品牌宣传上发现资源不聚焦,因为我们也发现,光学日本,我们想在短期内让多品牌都能够成功,这个压力肯定是很大的,所以去年下半年也通过专家咨询做了一些品牌的整合,也看到自主品牌在发展过程当中也遇到品牌发展的瓶颈,有些企业在这方面做得不错,所以我们在上面做了一些调整,这个调整是按照双品牌战略。一是瑞风品牌,瑞风在行业上已经有了知名度,另外在轿车领域当中,和悦达到万辆,这有它的规模。更重要的是核心品牌诉求是什么,瑞风主要是进入公商务,以及城市个性化用车,把这类产品进入瑞风品牌,像C2轿车,以后就叫瑞风A6,主要是公商务用车,另外一个是和悦品牌,将和悦定为大众经济型的家庭用车这个品牌来处理,我们跟着它的功能,对使用人群的不同进行分类的,刚才讲的SUV,如果SUV放在和悦里面,那小型的家庭用的S30叫和悦S30,我们后面说的S7那个叫瑞风S7,我们想利用瑞风这个品牌打造公商务多功能个性化的产品,而对于大众化的家庭用车,用和悦这个品牌,不光是产品规划,也有品牌规划,每个产品对应每个品牌,也是总结了国内行业的特点,在中国现阶段的特点来做这个决定的,这个从目前来看,品牌的运作是比较清晰的,消费者也是接受的,我们并没有把消费者分成三教九流,高档低档。
第二个问题,所有的产品以前的名称继续原用,新产品纳入新的品牌规划范畴,如果产品周期结束了,这个产品就结束了,如果再生产SUV就往这个序列号上去,是S6还是S7,在产品规划上也还有些待确定的因素。
调查团队:您能不能谈谈关于乘用车营销体系变化的情况,因为这是比较新的情况,初衷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还有一个是关于,我不知道您是否方便谈,我们在新能源这方面的技术路线非常清楚,包括深混可能普及到所有的车型,我们深混如果全覆盖所有的车型,大概什么时候能够达到,从你们的判断,你们对新能源市场的判断,包括你们确定的电动车上市的时间,好像在2014年底,你们对市场成熟度的判断是怎么样的?
崔亦章:第一个问题,江淮不光是营销的变化,是分乘用车营销公司和乘用车制造公司,我们在制造公司变化也很大,我们在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管控,这个体系上,在这个方面我们也花了大力气,一方面走两条路,一是抓营销,一是抓产品,这个更是关键。更重要的抓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所以严总会介绍,这个营销体系的变化,最大可能不是在于去销,而是在于服务本身如何去抓,因为我们有瑞风这些品牌,最终如何打造江淮一家亲的服务品牌才是营销的核心,这我个人的观点,怎么执行、怎么保障,严总会谈。
调查团队:出口的3.8万辆是乘用车、商用车合在一起的吗?
崔亦章:合在一起。
调查团队:因为MPV变成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MPV这几年增长也不是特别快,江淮市场的前景还是想在这个市场上有比较好的占有率,所以把这一块当做重点来做?
崔亦章:如果说MPV发展前景不好是承担了什么样的作用,但是我认为MPV的市场它有细分的,有公商务系统,有宜商宜家的,所以为什么现在做了这些规划,这些规划是发展变化,瑞风在这几年发展的变化当中,它在行业的品牌以及江淮的利润度来讲,这几年随着家用轿车快速进入市场,现在MPV作为中期的补充,可能已经适应了市场的范围,不能承担过多的责任,为什么做M3,M3比现在的瑞风小一号,像长安都是越做越大,做乘用车更加经济型的,包括1.6做得很小的,卖到七万块钱,所以我们开发的A3也是往下端走,可能在八万左右,将来的升级换代可能是要往上。另外就是高端的公商务,为什么做整个底盘平台的升级,包括更加轿车化的公商务,现在在瑞风的平台上还要经过很多的改装,现在MPV的改装是很大的,可能长度很难适应这个市场,老瑞风要换型了。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不认为它的规模做大,但是一定要形成我们的核心领导地位。
调查团队:覆盖到什么样的?
崔亦章:我们是从7万到25万这个范畴内,后面高档的。我们的轿车和悦RS现在卖八万多块钱一辆,价格卖上去了,它比我们三厢轿车卖得好,这也就是小MPV,这也是一个细分市场。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