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谢谢杨总的分享,关于杨总的分享,我总结三点,第一杨总的分享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论坛无关。第二作为一个非汽车人来看汽车行业,也许旁观者清能给到我们一些启示。第三杨总激情的演讲归纳起来一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接下来我发挥一点主持人的特权,跟我们几位嘉宾进行简单的沟通,因为今天时间比较紧张,关于长安汽车的互联网+,有两个问题想跟马总沟通。第一个请问“互联网+”对企业管理会产生哪些影响?第二个未来长安汽车将从哪些方面打造智能化研发,来确保自动驾驶的常住发展。
马军:我先说一下第一个问题,因为我在长安今年已经待了37年,原来主要在做信息化,实际上今天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大概4年前,我们大量上信息化的时候,有两句话,第一句话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第二是3分技术,7分管理,12分数据。今天我们来讲这句话也不过时,今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无论是互联网的技术,还是通信技术,还是数据处理技术,还是一些新材料,新工艺的技术,应该说已经摆在我们企业的面前。当然另外我们要做一些技术创新,但是作为传统企业来说,运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运用这些先进技术的同时,改变我们的管理行为,甚至说很多流程,作业的方式,如果说我们不做这个改进,那真的是要使这个技术发挥它的优势,可能还是有些问题。因为时间关系,我只举一个例子。我们最简单的说,我们从订单到交付,到今天为止实际上我们传统的企业很多在做订单交付,但是过去我们的订单处理方式基本上是倒二八开,就是20%可能是真正的用户订单,80%是虚拟的订单,那就是我们经销商他根据那个地区的预测和他的经验和根据库存,给主机厂下了订单。第二块主机厂根据年度计划,今年的经营目标,月度计划、季度计划,根据我的库存和我的预测可能得出一个订单。大家知道库存是万恶之源,这个东西可能就会造成大量的库存。长安汽车和汽车之家有很好的合作,点击了汽车之家的这些流量,他告诉我们该怎么沟通,销售顾问怎么跟踪。
第二是做展销,做促销的时候我们出去做,现在是用户走上互联网,走上电商,走上外面展销的时候,只要扫二维码,或者点互联网的一些东西的时候,其实我们都在希望把他引流进来。通过这个模型算法,进一步确定订单的精准性,这几年长安把真正的用户订单提到了60%。这个提升使得直接安全库存下降了很多。其次是计划模式会有很大的改变,计划模式是变成了一车一单,这为后面的客户定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就是任何一个订单从交付就可以进行追踪管理。第三希望生产制造的有效性更多的去布置一些传感性,怎么去管理智能制造,使我的停线时间得到有效控制,有序的利用星期天,利用周末,节假日,利用休息时间来进行设备的维护维修,这一切也是在利用互联网的技术,这也是利用互联网的APP,维修人员进行管理等等。最后物流,一车一单做到了,什么时候产品下线,会发送给消费者,只要我产品一下线,很快就会发运。所以说这些技术的运用,缩短了我整个订单到客户的一个交付周期。过去我们是39天,到去年为止做到20天,而且这个项目是获得长安唯一的一个管理创新项目,而且获得公司的重点100万的奖金,因为它带给了公司巨大的价值,创造了8个亿的价值,所以这就是3分技术,7分管理,12分数据,怎么利用数据去优化你的管理,必须运用先进的技术提升数据的精准性,来不断进行改良,谢谢大家!
第二个问题,未来怎么去做智能驾驶,长安从三个方面,第一是从技术方面,关注六个方面,我们自己和合作伙伴怎么去做。第一是电子电气平台,第二是感知与执行的平台,第三是控制决策的平台,第四是软件平台,第五是法规与标准的平台,第六个是测试的平台。我们会掌握一些技术规则和游戏规则,更有利于我们产品的推荐。
第二个方面是合作方面,把、与更多的智能零部件的供应商开展全面合作,另外与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这是跨界的合作,包括跟华为、百度、阿里巴巴,还有其他一些合作伙伴,一些通讯的合作伙伴开展合作。还有跟高校,研究所的合作,来对前沿的一些技术进行研究和掌握。这是第二块。
第三长安自己的研发中心,研发的格局是五国九地的研发格局,在美国研发中心增加了智能化的部门,因为那个区域美国还是走在比较前面,所以我们在那个地方人才很好招聘,第二技术好交流,我们在硅谷建立了自己的办事处,目的是加强交流和人才招聘。还有在印度我们做了软件的开发,大家都知道印度软件开发能力还是较强的。这是研发的数据。
第三是在投入上面,我们预计到2020的时候,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团队能够做到1000人,另外在投入方面我们大概会累计投入50多个亿,自己去做这块事情,当然我们的合作伙伴肯定也会有一些投入,一起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