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前已拥有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以及萨博四大品牌 |
|
上海通用的本土研发采用了外围攻入的形式。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不属于上海通用合资公司所有,泛亚是上汽集团与通用集团各占50%股份合资而成,泛亚技术人员能接触美国通用研发体系最顶尖的技术。…[全文] |
商业前景
已经取得巨大商业成功 前景持续看好 |
汽车分析师钟师 :上海通用是本土研发做得最好的汽车合资企业,经过泛亚汽车技术本土化改进的车型基本上都获得了成功。...[全文] |
|
|
产品系列:桑塔纳、帕萨特、波罗、高尔、途安等 |
|
上海大众未来的自主研发道路仍然会和大众汽车相结合。
大众汽车与上海大众共同签署合作开发新一代中高级轿车的联合声明,上海大众汽车研究和开发工作将纳入大众汽车集团全球开发体系。 …[全文] |
商业前景
改款车型适应本土市场需要 前景看好 |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
通过帕萨特的改进和领驭的研发,上海大众掌握了充分的技术经验,有可能在和大众合作开发新车后,继续研发新平台...[全文] |
|
|
产品系列:思迪 飞度 奥德赛 雅阁等 |
|
广州本田将于明年推出属于合资公司的新品牌,新品牌将启用重新设计标识,首款车型2010年投产。
广本首款新品牌车型确实将出自广本已有的车型平台,7年之后广本新品牌将开发全新的车型平台。
…[全文] |
商业前景
利用现有剩余价值 满足细分市场需求
|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学家徐长明 :广本推出新品牌考虑最多的是其商业利益,
面临后续车型短缺的问题,要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必须开发新车型。...[全文] |
|
|
产品系列: 雪铁龙C2 凯旋 赛纳 毕加索 富康 爱丽舍等 |
|
神龙新技术研发中心是神龙在本土研发上的大动作。将在今后3年内负责神龙8款产品的开发。技术中心要做到自主创新开发,实现“特殊批量完全自主、车型演变基本自主、新产品研发联合进行”…[全文] |
商业前景
本土研发获收益 满足市场需求是关键
|
汽车分析师钟师 :爱丽舍车型老旧,主要是平台比较落后,除了外壳,实际与富康的区别并不大。神龙本土研发正处于车身开发第二阶段...[全文] |
|
早在2006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中外合资汽车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合资各方签署的并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合资经营合同等文件的有关内容开展相应的活动。未能实现合同内容要求的应抓紧进行完善。未能完善的,应暂停建设分厂并暂停进行新产品公告申请。" ……[全文] |
如果研发中心的成果被定义为科研成果,根据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将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研究制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税收政策。
而如果合资企业的研发中心的研发产品被定义为自主研发的自主品牌,将享受科技部联合商财政部、发改委共同发出的相关文件规定:"企业自主开发产品的科研设施建设投资凡符合国家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税收规定的,可在所得税前列支。" ……[全文]
对合资企业来说,设立研发中心,从生产到采购都可以大规模地节约成本。 | |
■ 东风标致副总唐腾 : 自主品牌不是本土企业的专利 |
“自主品牌不是本土企业的专利,合资公司也能够打造自主品牌,我的观点是不但能够打造,而且甚至能够成为打造今后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一个最基本的基础。从长期来看,本土化生产只是一个企业成长的第一步,本土化研发甚至拓展性研发都是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 ……[全文] |
■ 广州本田执行副总付守杰: 不搞自主品牌研发将来会有缺失 |
为了未来更好发展,我们必须走研发之路,对中国市场产品开发更快速、更有针对性。 从行业角度看,中国汽车企业在汽车行业里是主流企业,不搞自主研发与自主品牌,对将来发展肯定是有缺失的。广本率先迈出这一步,就是要为以后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提供支撑,也希望在合资企业中成为表率。 ……[全文] |
为什么同样是中方参与开发的产品,过去就强调是国外引进的,而现在就强调自主成分更多呢 。“中国汽车工业要自主开发,要有自主品牌的产品,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有些企业把买来的汽车知识产权和生产企业的产品说成是自主汽车品牌,显然就有问题了。” ……[全文] |
观点 |
一:国外跨国汽车公司到中国投资设厂,目的很简单,就是用自己的品牌产品打进中国的市场,怎么会允许你另起炉灶呢? |
二:目前中国轿车市场的竞争,已经演变为跨国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合资企业的外方带来的是世界著名品牌和一流产品,而新开发一个自主品牌,消费者买不买账还在两可,贸然投入大批资金去搞自主品牌,很可能打了水漂。 |
三:目前国内搞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不是国有企业就是民营企业,没有一家是合资企业。 |
四:这些年合资企业顶多搞一些联合研发,但用的都是外方的品牌,没有一家推出了自己的品牌。 |
|
1980年代中国确定"市场换技术"的产业政策后,由于合资企业过于重视短期的市场利润,和跨国公司拒绝开放技术,多年来"市场换技术"一直没有达到国家希望的结果。目前全球汽车产销量前10名的国家中,中国是惟一内销量超过95%的。
|
概括有三个特征: 首先是原始创新, 第二可集成有市场产品定位做配套 第三要消化吸收,不仅是技术引进 但是目前国家对汽车合资公司是否能生产自主品牌,政策上并没有明确的界定。 |
合资企业权利争夺激化
|
后合资时代诞生的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中外双方出人意料地“和谐”。本期车访间特别请到东风有限的中外双方最高管理者,畅谈合资企业的自主与和谐……[专题] |
外方争夺对企业的各种控制权 |
对中国汽车以市场换技术的对等合资有一个比喻:一只猪和一只母鸡合资开餐馆,鸡用自己下的蛋出资,猪用自己的肉出资——当猪肉割完后,合资还进行得下去吗?[全文]
|
★ 回顾历史:1996年,一汽-大众汽车销售公司成立。在谈判席上,德方就明确提出一汽集团必须逐年返还销售公司5%~15%不等的股份给一汽-大众,否则德方将在捷达的换代车型提供等方面予以限制……[全文]
|
★ 2003年3月,由一汽集团所持股权转让给一汽-大众,德方从此在销售公司持股40%。2004年6月北京车展后,南北大众宣布联合降价。此举被认为是在市场份额被侵吞的大背景下,大众整合南北大众,重新开始争夺销售话语权的标志……[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