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自主企业新闻

第六部分 传承与超越共和国几代汽车人

    在“方劼与汽车工业座谈会”上的发言

  (2006年11月20日)

  胡信民

  我是在1950年认识方劼同志的,但是他不认识我,他认识我的时间比较短。

1950年,我在南京市财经委员会工作,方老则是江苏省合作总社的社长,当时我们一起参加省里的会议,我就认识了方老。他当时是领导,发言、讲话深入浅出,非常的通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1954年调到一汽,方老是一汽的党委副书记,我在一汽的车间里面当一个企划部小部长。后来调到北京了,特别是70年代以后,因为我在汽车局负责管规划,跟他接触频繁,他才认识我,所以说我认识他比较早,他认识我比较晚。

  我在一汽的时候爱听他的报告,一听报告就发笑,他讲的非常深入浅出,很生动,很幽默。听他的报告,下面笑声一片,掌声不断,这个特点,大家都印象深刻。到了北京频繁接触后,是什么印象呢?他接近群众,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他很早就对农村用汽车非常支持,他当时对农用运输车一直是非常感兴趣,非常支持的。他就想支持农村,扶持农村经济。第二是民营企业都是新生事物,他对民营企业发展也是大力支持。这两点印象尤为深刻。

  从今天的发言当中给我很多启示,我们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从生产第一辆车到现在正好是50周年,到今天可以生产到700万辆汽车,从数量上看非常大,好象是在全球第二位,但是我很愿意琢磨中国的国情,这个700万辆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是什么构成?是怎么个状况?一定要根据中国的特点来分析这个700万。这个700万跟国外的700万有什么不一样?我在琢磨这个问题。

  第一,我们这个700万,是经过先卡车后客车、改装车,最后才是轿车,这个过程是这么走过来的。我们从1956年生产第一辆卡车,到六七十年代,我们全国有很多的厂生产的全是卡车,都是载货的,而且小而全、大而全。在有了载货汽车的底盘基础上,发展了改装汽车、改装客车,但是轿车非常少。80年代,全国轿车年产量5000多辆。那个时候不主张搞轿车,1984年还在讨论中国要不要发展轿车,老百姓愿意不愿意坐轿车,还是一个争论的焦点。到1987年,北戴河开会才明确了我们中国要发展轿车的方向。因此,轿车的历史不是50年,我们从80年代才开始发展轿车,也就是20年的时间,这是我们中国的国情之一。

  第二个中国国情,我们当时是计划经济公有制体制,汽车不允许私有,都是公家用车,没有私人买车的概念,这就是中国特色,是中国的国情。据我了解,1986年,全国的汽车是260万辆,260万辆汽车里面,私人汽车,当然轿车就更少了,也就是十几万辆,数量非常小。而现在,我们有3200多万辆汽车的保有量,其中私人汽车占到1800多万辆,百分比在58%以上。因此,可以说现在是以私人汽车为主的社会,过去是公有,现在是私有,中国汽车的发展是先公后私的过程。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值得政府重视。汽车市场是先城市后农村,可以分析一下,卖在大城市、中小城镇的比例是多少,卖到农村的比例是多少。显而易见,农村的比例非常小。为什么呢?农民买不起,用不起。所以他还是大量的买农用运输车,我们农用运输车每年生产200多万辆,当时是跟汽车分开的,那不叫汽车,那叫农用运输车。因为农民还买不起汽车,我们的汽车还没有真正走进农村。

  现在新的规定有了,农用运输车这个名字取消了,统一管理,把农用运输车并到汽车里面来了,这一并不要紧,管理方法改了,收费也高了。农用运输车费用收得少,一变成汽车费用就多了,费用一多,有些农民连农用运输车也买不起了。这就是一个变化,是存在的问题,先城市,后农村,这是一个中国的国情。我主张,也是方老很重视的,就是要发展老百姓买得起的汽车。老百姓买得起,主要是农民买得起,13亿人口里农民占9亿,农民买不起汽车,达不到小康社会,全国奔小康就成了空话。所以,农民买得起车,老百姓买得起车,这是今后发展很大的潜在市场,这点也非常值得我们研究。从国情来分析,我认为有这几个特点。所以,下一步的路还很长,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还有一个就是改革开放以后,民营企业也开始可以造汽车了,现在是多种经济成分都可以造汽车了,民营企业也能造汽车。其实我们国家的体制改革,我的看法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要好好的解决。最近出现了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以致政府要“刹车”了,不让再搞汽车了,没有搞的不让进入,已经搞的也不允许扩大,不能到处布点了,现在又赶上了这个“风头”,一刀切,过剩了,不管是谁都不让再搞。上有政策,我们就有对策,这是中国的特色,你别顶着干,得绕着走,这是我的看法。研究问题我主张要根据国情,我们不根据国情就无法办事。为什么呢?我们现在总讲跟国外的汽车有差距,差距在技术上,技术上有差距,这个肯定要赶,自主品牌在知识产权上有差距,也要赶。我有一个观点,赶是必要的,必须要赶,不能延误。

  另外一方面是要看到差距,我们还有很落后的地区。你是先进了,赶上了。现在有欧4标准,农村也是欧4标准,可农民连欧3都买不起,欧4就更买不起了。我觉得要给一个过渡期,要有时间差,等农民富了,生活提高了,汽车的档次也会提升,标准再上去,最后达到城乡统一标准,这需要很长的过渡时间。我们现在都讲一刀切,国外怎么先进,就要跟上先进,但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所以,我认为考虑任何问题一定要根据中国的国情,这是客观存在,离开国情必定会让自己多走弯路。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雅南)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陈光祖 | 李书福 | 陈祖涛 | 张兴业 | 胡信民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