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赔付车型划入“拒绝往来户”?
继上周本报独家抢爆了“10家车企新车保费折扣被‘封杀’”的新闻之后,时隔一周,该事件渐渐被公众和媒体获悉,舆论也随之扩大。本期对“中保停止对10家车企新车保险折扣”继续给予关注。
中保一刀切了“毒瘤”?
上周,记者从奇瑞4S店得知,中保车险突然中断了对该品牌的保险折扣,不给予经销商及消费者任何折扣优惠,这也就意味着,消费者非但没有折扣拿,连经销商代办保险时也得自己出钱。这样一来,原本与中保合作得不错的经销商,一时没了方向。
除中保外,平安、太平洋也都对特殊品牌有所限制。平安保险很早之前就对“特别”品牌在折扣上有所限制,最近又与中保同时推出一批新的限制品牌,但并没有作出正式声明。而太平洋保险则对6万元以下的车型有所限制,相对直接限制品牌的做法,更灵活些。
此次,中保车险表示,除奇瑞外,还包括比亚迪、吉利、中华、名爵、华普、双环、中顺、吉奥在内八家自主品牌车企,及菲亚特一家外资品牌,共计10家车企在新车折扣上不给予任何优惠。据记者所知,另外还涉及到4家合资品牌的经销店也在限制范围内,包括一汽马自达、上海大众、一汽丰田及长安福特,这几家店由于在与中保合作中赔付比率高而被列入“拒绝往来户”。
记者从上海中保车险的业务员处得知,中保原本和各家品牌的关系都不错,他们因这次变动所损失的保费,单上海地区奇瑞车型一个品牌,一个月的损失额度就在两百万元左右。面对巨额损失,中保为何还要这样做?就此事,中保并没有当面作出任何回应,只是出示过一份“车险业务结构调整通知”,其中的解释是“高赔付率车型和其4S渠道所在业务,谨慎承保,零手续费”。由此段内容可获悉,中保针对的是高赔付率车型和单位。
消费者引发“自主恐惧”
保险公司取消以自主品牌为主的车型保费折扣,同时也引发了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恐惧”。“其实这并不是针对某款车型或者品牌,也不完全是车型的质量问题,这和驾驶者的技术、经验等有密切关系。”相关经销商在面对业内关于这些品牌车型是否安全的质疑时认为,自主品牌的车型一般都是新手购买的首选之一,尤其是注重价格的消费者,相对于合资品牌高价位的车型来说,自主品牌的车在售价上有一定优势。而我们所接触的消费群体中,新手买自主品牌车型的比例非常大,尤其在二、三级城市。新手开车不熟练,难免会造成一些碰撞、摩擦等事故,这使得出现率、维修率大幅上升。因此“高赔付率”这样的状况大多出现在自主品牌车型中也不难理解了。
记者后记
车险“折扣”之辩
随着我国汽车人均保有量的提升,车险行业也变得日益紊乱。电话车险滋生、保险折扣参差不齐。相对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车险行业的各项制度显然跟不上节奏。如今,车险行业,包括中介代理公司等,大都面临着只赔不赚的窘境。中保车险这次有针对性地限制折扣,并不是首例。之前,平安保险就采取了这种措施。
高赔付率车型就等于是高风险车型,保险公司面对这样的车型,是否有权利选择规避?目前,并没有出台一项政策明文规定保险折扣额度应该是多少,所以,对于保险公司取消折扣、减少赔付率的做法没有法律可以约束。但这样“一刀切”,把整个品牌全部规避的做法是否妥当,还有待商榷。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它们的崛起是我们近几年来有目共睹的,品质上也比过去有了明显提升。自身的消费群体以新手居多,造成高赔付率现象也无可厚非,但自身的内在“修养”和“历练”也尤其重要。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理性看待保险行业,不要盲目追求保险低折扣也是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