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果把车市看做战场,企业家更愿意把自己看做英勇无畏的战士:朝着既定的目标,不畏牺牲,前进,前进,前进进。而面对上半年的井喷行情,扩产成了下一轮冲锋的武器。
尽管今年年初,为调节汽车产能结构性过剩,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不再批准新增汽车产能”,国有汽车企业只有“通过重组增加产能储备”一条路,尽管专家提出“今年上半年的‘井喷’会诱发很多厂家调高产量、扩大产能,出现新一轮的投资高潮,而一旦市场回落,产能将再次出现过剩”,只是,哪有真正的战士不乘胜追击的?哪有真正的将军眼见别人招兵买马反倒自己缩手缩脚?《振兴规划》不是也说了吗?鼓励大的兼并小的,重组先尽着同一地方的来。
在热播的电视剧《潜伏》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你知道我们战死的时候,坟头上是鲜花还是狗屎?”只是在现实中,虽然企业家的功过可以任后人评说,但对于整个产业的未来,就怕代价太大了些。
长安“顶风”扩产悬疑
“通过重组增加产能储备”,2009年初,发改委一再重申。几乎与此同时,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徐留平表示“2009年将是长安的收购年”。但是,随着在5月21日徐留平的身影出现在河北省省长胡春华的办公室;6月2日,徐留平与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共同出现在重庆;6月10日,南京溧水县委书记项雪龙参观长安……一切开始变得有些不同。
“此事不清楚,不方便评论,但是在中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已经不是秘密了。”对于《汽车观察》杂志记者提出“长安究竟有没有违规扩产”的疑问,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如是回答。7月20日,长安汽车第20万辆自主品牌轿车下线,同时渝北第五工厂汽车制造厂二期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年产能将由目前的20万辆增至40万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长安汽车在今年的第四次高调扩产,四次扩产总投资117亿元。
而早在今年年初,为调节汽车产能结构性过剩,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不再批准新增汽车产能”,国有汽车企业只有“通过重组增加产能储备”一条路。另外,3月20日国务院下发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简称汽车振兴规划)明确规定,“完善汽车企业重组政策,新建汽车生产企业和异地设立分厂,必须在兼并现有汽车生产企业的基础上进行。”
那么,今年长安汽车在南京微客基地、重庆江北鱼嘴工业园新基地、河北新基地、渝北第五工厂,将现有的60万辆年产能扩充至180万辆,发动机也将达到200万台的年产能,这一系列的举动是否在产业规则之内?
政府相关负责人“不清楚”
能够看到,长安南京微客基地和渝北第五工厂的原有产能均为20万辆,在年初长安就提出将南京微客基地产能扩充至30万辆,而随着长安南京微客基地销售翻番,一举扭转两年前的大幅亏损,实现盈亏基本平衡,计划在8月具体进行的扩产事项,也将正式提上议事日程。渝北第五工厂由于生产的悦翔供不应求,预计明年能够实现40万辆,是现有产能的一倍。以从时间上来看,这两个基地的扩产规划明显与国家发改委“不再批准新增汽车产能”的意图有出入。就此,记者致电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再次核实其年初所发布的信息,以及进一步询问对长安新增产能一事的看法时,该人士语焉不详的表示:“发布文件太多了,不清楚此事”。而据准确资料显示,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确实有“不再批准新增汽车产能”的表态,而从时间上看,南京微客基地和渝北第五工厂新增加的30万辆产能应属于表态之后的事了。
那么,6月2号奠基的重庆江北鱼嘴工业园新基地呢?这个在未来将为长安汽车提供60万辆产能和100万台发动机,占地超过2000亩,总投资25亿元的大型产能基地,又是在什么时候批准建立的?根据《汽车观察》杂志记者从重庆江北鱼嘴工业园官方网站的查询显示,该基地是为响应《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将重庆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微车生产基地而进行的。不过,该基地的批准时间在2008年6月,与上述文件的出台至少有半年的时间差,这该算是长安汽车早有先见之明吧。
不过,长安河北新基地的扩产就让人疑云重重了。这块新建的50万辆产能并不像南京微客基地和渝北第五工厂是在原有基地上进行扩产,而是在定州南边新区重新建立。那这块基地是什么时候批下来的呢?当记者向“新基地”的邻居——长安河北新基地长安客车厂询问时,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刚刚批下来的”,——5月11日徐留平造访长安河北新基地,与河北省省长胡春华就长安汽车在河北扩产一事交换意见,随即,7月2日,长安高层就与河北省政府官员一起出现在新基地的奠基仪式上。
“地方政府是很欢迎汽车企业来投资建厂的,因为这块产生的效益是长期的,对当地的GDP会产生很大的贡献。你一年不盈利,十年之后总得盈利吧!政府是可以等的。”业内分析人士对《汽车观察》杂志的记者表示。
盈利?相对于在未来3年要逐步到位的117亿元高额扩产投资(不计在南非等海外建厂投资),如果不计盈利,在2009年、2010年、2011年仅仅收支平衡的话,粗略计算每年至少应该有将近40亿元进账,而据长安汽车发布的公告显示其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有可能为5亿元左右……四个基地,两个属于“不再批准新增汽车产能”之列,另外两个不清不楚。其实,在面对国家希望国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增加产能储备的“殷切希望”,徐留平在今年1月也表态“2009年将是长安的收购年”,然而随着南北基地的翻番扩产,长安究竟意欲何求?
当事企业人事突变
当《汽车观察》杂志记者联系长安汽车时,真正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长安汽车公关处处长在电话接通后的回答是“我在年初已经离职”。随后,记者又通过其他渠道找到该部门的另一位负责人,也被告知:“本人也已经离开长安,以前部门的同事大多也都离开了,现在这件事具体找谁询问恕不能提供。”不得已,记者只能致电长安汽车重庆总部,而在电多次被转接、无人接听之后,直至今日依然没有找到相关负责人。
或许,眼下产销失调的悦翔轿车和重夺微车老大,才是长安汽车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然而,资深汽车分析人士程远公开质疑:今年上半年的情况可以用“井喷”形容,这就会诱发很多厂家调高产量、扩大产能,出现新一轮的投资高潮,而一旦市场回落,产能将再次出现过剩。
众所周知,在今年刚刚晋身“四大”(汽车振兴规划将国有车企化为“四大”、“四小”),能够与一汽、上汽、东风平起平坐,共同享受政策支持的“跨区域兼并重组”。这对于长安汽车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机会——“如果中国车市的年销售达到1500万辆,那么企业的最低年产销能力应该为200万辆,而除了合资企业,本土企业只有3~4家能够在全球崛起”,徐留平的理想是打造一家“全球性企业”。
那么令人疑惑的是,徐留平为什么没有选择通过政府所期望的方式进行产能储备,而是要自行扩产?为什么在企业急剧扩张的时候,出现部分老员工的纷纷离职?这是否已经开始偏离了曾经标榜的“企业最重要的两条生命线是管理和产品”的轨道?掷重金打造200万产能,这种对未来市场的自信源于哪里,是否有豪赌明天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