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至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 酒后驾车已成“全球公敌”———
酒后驾车现在已经成为各国头疼的一大社会难题。世界卫生组织曾统计说,全球50%至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成为车祸致死的首要原因。
■英国:
整治酒驾欲从严
三管齐下求效果
12年前,一场交通事故让英国王妃戴安娜香销玉殒。据英国政府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这场车祸的诱因之一就是为她开车的司机保罗酒后超速驾驶。而据英国交通部的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英国每年都有约3000人死于酒后驾车或身受重伤。为了保护鲜活的生命,英国政府目前正在从提高酒后驾车标准、严厉处罚、加大检查力度三方面着手,希望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目前英国的酒后驾车标准在欧盟各国中最为宽松。英国认定司机酒后驾车的标准是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80毫克,这一标准远远达不到其他欧洲国家20毫克至50毫克的水准。有调查表明,英国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肇事司机属于酒后开车而未达到80毫克违规水平的情况。英国运输研究实验室发现,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不到80毫克时,司机也会反应迟钝。
因此,英国主张提高酒后驾车标准的呼声日渐高涨,该提议已经得到英国医学会等组织的支持,政府内部也在讨论酒后驾车标准。
虽然关于提高酒驾标准的讨论还没有结果,但英国政府对酒后驾车的处理却十分严格,惩罚措施也很严厉。
按照英国相关法律规定,在没有造成交通事故的情况下,初次酒后驾车的将被吊销驾照1年。情节严重的,法官可能会对其增加做义工、进行监控甚至禁止夜间外出等限制,并被处以高达5000英镑的罚款。如果此前曾有酒后驾车记录,或者酒精含量严重超标的话,驾驶者将被吊销驾照30个月,情节严重的甚至会被判处监禁。
为了确保将酒驾事故降到最低,英国警方也开始不断加大检查力度。今年6月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警方就开展了打击酒后驾车的“夏季行动”,每天都有约4000名司机被拦下抽检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有近6%的司机被查出属于酒后驾车。
■美国:
高速路旁设标牌
提示举报酒驾者
美国各州执法机构对酒后驾车的处罚都十分严厉。绝大多数州的法律规定,驾驶者如果受到酒后驾车的指控,轻则会被暂扣驾照和处以罚款,重则会被投入监狱和永久注销驾照。
在全美人均车辆拥有率最高的加州,当地警方一直把打击酒后驾车作为交通执法的重点。每当重要节假日等酒后驾车高发日期前夕,警方会在一些主要餐馆附近的街道设卡检查。而且,在很多高速路旁边的电子显示牌都会提示“举报醉酒司机”,大家若发现有人醉酒驾车,都可以打电话报警。
在洛杉矶,酒后驾车者要花300美元在车内安装一种电子装置,只要车内有酒味,电子装置就能限制汽车发动。在加利福尼亚,对酒后开车的普通处罚是罚款、罚扫大街等,若罚后照喝不误,便要去参观城内的停尸房,让他们看车祸中死亡者的解剖过程。
■日本:
酒驾规定更严苛
连坐处罚同乘者
日本《道路交通法》对酒后驾车做出了严格规定,除对酒后驾车者本人严加惩处外,还对提供酒水、车辆以及同乘人员实施处罚。
《道路交通法》对酒后驾车的新规定于2007年9月19日开始生效,其中第六十五条规定,任何人不许酒后驾车;严禁为酒后驾驶员或者是疑似酒后的驾驶员提供车辆;任何人不得为即将驾车的司机供酒、劝酒;不得乘坐酒后驾驶员驾驶的车辆,违者严惩不贷。
在日本,酒后驾车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其中“饮酒驾车”分轻重两级,每公升呼气中含酒精量在0.15至0.25毫克的属于轻度饮酒驾车,0.25毫克以上的属于重度。对于醉酒驾车,日本法律并无准确数值规定,由执法人员根据驾驶员饮酒后的表现,例如是否能够正常驾驶、是否站立不稳、是否能走直线等做出相应判断。
根据《道路交通法》规定,对于醉酒驾车者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万日元(1美元约合95日元)以下罚款,并当场吊销驾照,3年内不核发驾照;饮酒驾车者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以下罚款。对于醉酒驾车司机的同乘者和供酒人,也要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以下罚款;对饮酒驾车司机的同乘者和供酒人则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万日元以下罚款。
■德国:
酒后驾车是顽疾
教罚并重来应对
作为酒精饮料消费大国,酒后驾车也是德国社会的顽疾之一。对此,德国政府首先从重视对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交通安全教育入手,力图提高国民交通安全意识,同时对酒后驾车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
在德国,准司机们从参加驾驶学校的理论课开始,就会被反复告诫酒后驾车的种种恶果。德国各中小学校都会举办“交通安全日”活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交通安全意识。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力求生动有效。
今年8月1日,德国南部小城梅斯基希的中学生们在当地体育馆进行了一次难忘的交通安全体验。德国民间道路安全组织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款可以体验酒后驾车感觉的模拟驾驶装置。设定的醉酒程度越严重,刹车和控制装置反应就越迟滞。绝大多数学生的体验之旅都是以一场“车祸”告终。
道路安全组织成员霍斯曼说:“让这些孩子体验到酒后驾车和正常驾驶状态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年轻人往往会低估酒精的作用。”
除了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德国也非常重视依法严惩酒后驾车。
2001年,德国将驾驶员血液酒精浓度合格标准从0.8‰降至0.5‰。今年2月,德国又将酒后驾车的罚款提高了一倍。按照新标准,初次被发现酒后驾车的驾驶员,将被处以500欧元罚款、扣4分并暂扣驾照1至3个月。如果此人重蹈覆辙,再次酒后驾车,罚金将翻倍,升至1000欧元,另外还需由心理医生评估其是否适宜驾驶。如第三次被发现酒后驾车,罚金将蹿至1500欧元。多次酒后驾车的“惯犯”,警方可直接吊销其驾照。
对于驾驶员血液酒精浓度达到1.1‰的醉酒驾车行为,德国法律的惩处力度更大。醉酒驾车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即使其行为尚未构成具体伤害,司机也将遭到刑事起诉,并被扣7分,吊扣驾照至少9个月。如累计扣除18分,将被吊销驾照。
■巴西:
“微醺”驾驶成往事
如今“酒精零容忍”
以前,巴西允许司机少量饮酒后驾车,只要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不超过每升0.6克就没有问题。但许多巴西人都觉得自己酒量大,一端起酒杯就放不下,尤其是每年的狂欢节期间更是巴西交通事故的高发期,其中许多是由酒后驾车引起的。据统计,2007年狂欢节期间巴西共发生2471起交通事故,死亡147人,大多数事故都与酒后驾车有关。
巴西总统卢拉于2008年6月20日签署一项法令,规定在血液中被检测出含有酒精的司机均属“严重违章”,将被禁止驾车一年,并处以955雷亚尔(1美元约合1.82雷亚尔)的罚款。同时,血液中酒精含量每升超过0.3克的司机将被判处6个月至3年徒刑,但初犯者可交纳300至1200雷亚尔的罚款而免除坐牢。法令还禁止在政府管辖范围内的公路两旁出售含酒精饮料,否则将被处以1500雷亚尔的罚款,但城市路段除外。
这项法令被俗称为“酒精零容忍”,很多人都认为其过于苛刻,而习惯“喝一点”的部分巴西司机仍存在侥幸心理。但没想到政府这次“动了真格”,短短10天内就有296名司机在酒后驾车时被抓。
2009年6月,在“酒精零容忍”法令实行一周年之际,巴西卫生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交通事故死伤人数都明显减少:2007年下半年巴西全国有3519人死于交通事故,而2008年同期这一数字降为2723人。
■综合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