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技术是表面现象 汽车企业实际更缺管理机制
在中国创造过程中间我所感觉到的困难或者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第一,中国是缺技术。在缺技术的背后,大家马上就月的是缺人才,感觉到人才的不充分。为什么会缺人才呢?表面上是缺技术,实际上我感觉到缺少的是机制问题。我也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过,我说在咱们国内在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他大学毕业以后第一次工作,我讲的是工程领域的大学生,他就到了专业领域里面做工程师,非常优秀,做个三年到五年的工程师,技术应该说理论和实践如鱼得水,发挥的比较充分,很快够被选拔成干部,就去做管理了,然后一发不可收,就去做领导去了。这个话说回来,就是说我们可能差一点的人员做8年、10年也得走到管理岗位上去,就是最优秀的工程师在企业里面,在别的行业里面我不管了,在企业里面可能最后只有5年左右的技术功力积累,所以我讲没有积累就源于这个地方。为什么他们最后都要走到仕途上去,而不在技术领域钻研?一会儿我要讲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认为要实现这个必须两台发动机一起开,叫双擎驱动,一个发动机叫创新,就是讲科技开发、讲技术创新。第二句话改革,改革我认为就是体制、机制问题。大家都在讲核心能力的时候,什么叫核心能力呢?就是讲科技、研发这些核心能力,这些都是表面的,实际上真正的核心能力是一个组织能力,组织所具备的能力,而这个组织所具备的能力重点就在于,第一是它的战略,第二是它的体制,第三是它的机制和流程,我们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间,改革创新应该是两台发动机共同驱动。
怎么做研发?我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我也对中国的产学研研究理解的多一些,但是我认为第一点前提条件都没有解决好,就是首先要市场导向,市场导向利益驱动,这就是机制,没有这个东西做什么我觉得都做不到位。在这个前提条件下,我认为我们要注重,一个是数据积累,我们现在做什么数据有没有积累、有没有经验,另外,人才是不是聚集和成长,我告诉我们的人事部门,我们要改革我们的体制、机制,怎么改?我说目标就是能够全球人才快速向你这里聚集,内生人才能够迅速成长起来,OK,你的工作就好了,这是人才积聚和成长的问题,有没有人才。
第三,你的体制、机制流程怎么样。你的流程是不是先进的?体制是不是活力的。如果说我们一个研究机构,说室主任、科长,还是这么纵向的官本位的组织结构,而不形成有专业、有项目、有资源支持的这方面的项目性 结构,我们还是做不出来的,所以这个体制、机制的变革也是重要的。
基础设施,我们还要评估一下我们的工程师能够运用的共聚合手段的水平高低,比如现在还拿着大刀、长矛跟着人家枪去打,现在都飞机、大炮了,如果你不能改善基础设施也不行的,所以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在现在目前的状况下走一条什么路线来解决中国创造的问题,我们也是碰到了很多困难以后总结了大概有这么几点:
第一点,自主的、开放的。还是必须要强调自主性,主意一定得自己拿,但是一定不能关着门自己在那闭门造车。
第二点,借用平台。现在所有的公司,不管是国际上的公司、还是中国的合资公司,还是我们的自主公司,现在有一个话“拆车子”,人家有什么车都拿来拆,拆车是一件好事,是不能控制的,我是客户,我买你的车,我想拆就拆了。拆下来以后,有的可能就拷贝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以后做了变化,用起来了,所以借用平台是常用的,也要开放的来做,不能不做。
第三点,联合开发,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吗?国内有资源,国外有资源。
第四点,品牌借力。咱们研讨会说要做成天津达沃斯,达沃斯是瑞士的一个小镇,咱们这么大一个公司要借用一个小镇的品牌讲这个,因为达沃斯论坛世界指明了嘛,品牌非常好,所以品牌有时候要借力,我们要学习别人。
第五点,供应商协同同步开发。大家告诉我们到国外去弄一个现成的车型回来,买一个,现在金融危机这些资源都是好买回来的,我们买了人家整车的技术数据以后,我们要形成我们自己的供应链体系,要把这些零部件国产化之后消化给我们的零部件支撑体系,这个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也有技术难度。所以我们现在做的,一个产品在产品第一阶段,包括目标成本,就开始跟供应商探讨共同协同在一起,这就是解决路线问题。
第六点,关键要干,要实践。不亲自动手做这个事情,再谋划半天,谋划来、谋划去,最后你是不会有成效的,我体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还是发现真理的手段,这一点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未来汽车我也提出了这一点,但是这不是我的原创了,在一次交流的时候听到别人跟我讲了一下,我一下就被他勾引住了,所以我也用了出来。未来汽车对我们来说从技术手段,就是这三件事:
第一,传统车,auto,在各项传统车的性能指标上面继续提升技术、进一步优化,还要继续努力。
第二,IT。信息技术的应用,现在是有很多技术和空间的,这里面可能我们的基础也很差,别人的技术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怎么样更人性的应用它,还能找到机会。
第三,能源技术、环保技术,这个领域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人毕竟从现实和未来都需要在这个领域的。
而且这三个方向不要单独来做,应该是融为一体的,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别auto都不会做就做电动车去了,脱离市场、脱离客户。我也对我的工程师说,我说我们做事情,咱们一定要有三个感觉:
第一,一定要有市场感。
第二,做事情一定要有现场感,一定要现场去动手。
第三,要有科技感。如果光有科技感没有市场感没有现场感就纸上谈兵去吧。
第七个方向,体制、机制创新的问题,我认为是我们现在要突破的关键点。体制创新我们容易解决,就是把业务重组,按照系统的思维把它串联、并联有效的组合起来,但是问题关键在于机制创新,机制创新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利益的分配问题,就是要告诉现在人们,我们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是人性化的特点,它的特点是要为自己谋利益,必须要先通过利它来实现利己,对你的客户作出贡献来,从你客户里得到回报,你就是成功的了,跟其他的不一样,这个利益分配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的利益分配,所有的这样评价、那样评价,我们企业内部好多都用了绩效,现在一个关键点就是,非常强烈的和业绩关联的薪酬制度,这个大家已经都做到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