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新规定要求标明3种油耗
近日,国家工信部公布了《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规定中对汽车燃料消耗量标志的检测与申报、备案、公布、监督处罚等做了规定:2010年1月1日起,所有最大设计总质量在3500kg以下的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在销售时都必须粘贴《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并标注由国家指定检测机构按照统一的国家标准测定的市区、市郊、综合三种工况的燃料消耗量。
根据《规定》,车企或进口汽车经销商在销售车辆之前,需向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汽车燃料消耗量标志备案,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定的检测机构检测燃料消耗量后,反馈给生产企业,用于标示于销售车辆车身。
检测机构将按照统一的国家标准测试车辆包括市区、市郊、综合3种工况的燃料消耗量。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测定油耗时,检测机构会分别模拟车辆在城市市区道路和市区以外典型道路行驶状态,通过测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计算得出市区、市郊以及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
“长期以来,在售车辆的参数配置表列出的只是该车的理论工况油耗。尽管近几年,消费者在购车时已开始注意到实际油耗与理论油耗之间的区别,但这两种数据都是通过片面反映,并没有得到相关权威验证。”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其实从去年开始就有消息称,我国相关部门正在酝酿规范汽车油耗数据的工作。直到今年6月底公布《规定》意见征集稿后,该项工作才得以水落石出。
市场现状:多数理论油耗有“舞弊”嫌疑
油耗一直是消费者选车时的一项重要指标。多年来,几乎任何一款汽车产品,厂家都会针对其能耗大做宣传。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可信的第三方来提供车辆油耗的准确数据。在现在的市场中,几乎所有车型都在说明书上标明了油耗。然而很多人发现,已实际行驶的油耗要远远大于厂家所宣称的油耗数值。
据了解,现在汽车厂家标示的油耗几乎都是在百公里等速情况下测出的。但人们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很难遇到相同的行驶状况。记者了解到,目前描述车型油耗时使用最多的就是“等速油耗”。所谓等速油耗,多是汽车厂家按国家标准规定,让车辆在平直路面或在底盘测功机上保持匀速,通过专业方法计算出来的,往往与实际油耗差之甚远。记者采访中发现,在本地市场上销售的汽车品牌中,所有汽车厂家都是只提供理论上的“等速油耗”。大部分销售人员基本上也会告诉购车者“理论油耗”,而实际油耗会因天气、路况、驾驶习惯等不同而有差异。
由于厂家标示的汽车油耗只能作参考,多数购车者要了解车型的油耗情况,通常都通过向老车主咨询。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使用油耗要想做到公正与统一其实是件很头疼的事情,使用环境、行车路况、地域差异、驾驶习惯等都会影响油耗。
除了等速油耗让人实在琢磨不准,目前市场上由于没有统一的油耗检测标准和专门的监督机构,大多数汽车厂家在公布自己生产销售的新车油耗水平时,“舞弊”现象非常严重。一位业内人士就认为,目前厂家公布的等速油耗,其实“水分”也不少。
某合资品牌的车主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前段时间购买的该品牌新车,厂家公布的油耗是每百公里6升多,而实际使用中基本在10升以上。虽然在这之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曾制定《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建议各厂家主动标明油耗水平,但由于缺乏强制力,汽车厂家并没有执行。
观点不一:引入第三方,才有权威性
大多数消费者和业内人士对规定拍手称快。然而也有人表示怀疑,这个所谓的实际油耗会客观真实吗?会不会也像之前汽车厂家提供的“理论油耗”一样带有水分?如何能保证厂家提供油耗值的权威性?
不少消费者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买车时,销售人员往往会夸大汽车的节油性。家住21世纪社区的李先生告诉记者,选车时他很看重燃油经济性,但试车的路程太短,想一下子就了解是不是省油不容易。他最后是咨询了身边已经买车的同事,做了购车决定。
赞成标示真实油耗的不仅是消费者,大多数汽车经销商也都表示赞同,认为这样更有利于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新车贴上油耗标志,起码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减少他们的顾虑。
但也有人表示了担忧。郑州市花园北路一家4S店的市场部经理在谈及这一政策时表示,油耗标志要想让人信服,必须采用科学的流程和有效的监督,引入权威的、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来介入,如果不这样,“真实油耗”其实还是跟以前的“理论油耗”一样,只是走个过场罢了。
“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目前来看,若由一方单独执行,可信度有多少就不好说了。再说油耗跟道路状况、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和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怎样才能用一个客观的数值来准确地标出每款车的油耗?如果不能够让大家信服,再出多少规定也只是一纸空文。”另一家汽车4S店的销售总监也表达了自己的疑虑。
按照规定,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汽车经销商应按照相关规定,在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燃料消耗量检测,获得燃料消耗量数据,但是到目前为止,规定并未明确指出所谓“指定机构”将会是具体的哪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