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打击酒后驾车,特别是醉酒驾车的违法行为,全国都在对酒后驾车进行整治和严打。这次严打说明醉酒驾车的对人民生活和交通安全的危害性,也反映出政府力拔这个社会毒瘤的决心。
为什么还有许多驾车者置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安全不顾,贪杯驾车呢?原因有几个。首先,我国是个讲究饮食的国度,酒文化非常盛行,不光亲戚好友之间时常要小酌两杯,生意场上和日常交际更离不开酒,所谓“无酒不成席”,好像没有酒就办不了事。酒后,驾车人还要送客人回家或组织别的活动,造成了酒后驾车。第二,我国目前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标准比较宽松,这样就会给很多人一种侥幸心理,好像喝几杯没事,警察检测不出来。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20—80mg,要是大于等于80mg就属于醉酒驾车。瑞典酒后驾车的标准是0.02mg/ml,我们正好是他的十倍,德国是0.03mg,日本是0.05mg,美国是0.08mg,中国是0.2mg。第三,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不大。《道路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处以暂扣驾照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的处罚,经济处罚也不高。许多酒后驾车者认为酒后驾车后的处理无非是罚点款,暂扣的驾照还能拿回来。这样造成对酒后驾车者威慑力不大,这些驾车者依然我行我素。现在有些国家采取的办法是,无论你是不是酒后,也不一定是要醉,更不是一定发生交通事故,只要酒后驾车就有可能导致刑事制裁。这样饮酒驾驶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抽象的危险,就对社会、对其他人可能产生危险。第四,有些人认为自己的酒量大,喝一点不会影响开车。其实不然,你可能头脑还清醒,但由于酒进入人的身体后会麻痹神经系统,使你的手脚不利索了,也不听大脑的指挥了,这样开车实在是太危险了,一旦路面有情况就不能及时地判断分析,做出相应操作。我就在复兴路上看见过一辆吉普在三条车道上画“S”,而且还超速行驶,每次超车时都是贴着别人车辆过去的。包括我在内的车辆急忙给它让路或保持原速行驶,这种场景实在让人触目惊心,永不忘却。
酒后驾车是可以杜绝的,但这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下决心才能做到。第一,完善我们的法律体系,加大惩戒力度。第二,从社会信用体系上面惩戒这些酒后驾车的人。酒后驾车是否能考虑进入社会信用系统,出台一个酒后驾车黑名单,对于酒后驾车的行为人向社会曝光,增加它的社会负面形象。第三,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做好宣传工作,从观念意识上真正认识酒后驾车的危害,让驾驶员明白,酒后驾车不仅影响驾车者自己的安全,还会给驾车者家庭带来丧失亲人的痛楚和灾难。还要搞荣辱观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都觉得,如果自己的爸爸、叔叔、舅舅们酒后驾车了,自己脸上都寒碜。第四,利用现在汽车的新科技来防止酒后驾车。已经有的车辆已使用“酒精钥匙”,如果驾车者不能通过酒精测试,车辆就打不着火。也有的车安装了驾车者状况监控系统,如果发现驾车者酒后驾车,会提醒驾驶员注意,建议休息后再开车。这些措施可以引导和制约酒后驾车的司机,防止或减少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所引起的交通事故。
只有全社会都动员起来,积极地响应国家的号召,多从家庭和国家的利益着想,从自我做起,并且帮助身边的人一起反对酒后驾车。我相信酒后驾车会逐渐减少并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