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世界客车展上看中国客车 必须融入当地社会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09年11月18日18:45
来源:《汽车观察》杂志 作者:王健

    中国巴士与客车制造商要融入国际市场的大舞台,一定要融入当地的社会,就如中国俗话所说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10年前,第一次来到比利时小镇参观世界客车博览会,当时萌生一种发现新大陆的感觉;10年后,第5次来到这里并已经熟悉和了解欧洲的基本情况,于是以平常的心态看世界。

不论如何,在欧洲大陆上看到中国巴士与客车总是别有一番感触的。

  本届世界客车博览欧洲展览会上,看到四款中国制造的客车:两款金龙客车(XMQ6120C和XMQ6900)、一 款 安 凯 客 车 ( G 0 3 E V 电 动 车 ) 、 一 款 宇 通 客 车(ZK6107H)和一款海格客车(TOURING)。有趣的是,它们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欧洲观众面前,厦门金龙(第2次)和安凯客车(第1次)以中国制造商的名义参展,宇通客车以冰岛代理商名义参展,而海格客车则是在瑞典斯堪尼亚客车名义下联合展出。厦门金龙因为连续参加展会而获得主办机构颁发的“最佳客车制造商大奖”,安凯客车、宇通客车和海格客车都是第一次出现在世界客车博览欧洲展览会上。

  概括起来,中国巴士与客车制造商拓展欧洲市场的三种基本模式是:(1)中国品牌和制造商,如金龙和安凯;(2)欧洲品牌与中国制造,如斯堪尼亚-海格;(3)欧洲代理商和中国制造商,如宇通-欧洲客车。展出的四款中国客车有的通过欧盟认证,也有没有通过欧盟认证的,有的已经在欧洲大陆上行驶的车型,也有最新推出仅供展示的车型。不论如何,这些中国制造的巴士与客车竞相向欧洲运营商展示其制造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制造商把欧洲市场作为新的拓展目标。

  斗转星移的10年光阴已悄悄地改变全球巴士与客车制造业的格局,中国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巴士与客车生产中心,也开始成为角逐欧洲市场的中国制造与品牌。

  两年前的世界客车博览欧洲展览会上,知名制造商尼奥普兰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嘲笑中国制造商“抄袭”其产品外形的能力“很快”,其星航线在欧洲推出半年后就有中国制造商在中国展出相同外形的车型。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现场也感到不悦;值得欣慰的是本届展会上,另一个知名的制造商斯堪尼亚推出新一代旅游客车,其全球巴士与客车事业部经理在新闻发布会上自豪地宣称:这款客车是与中国车身制造商海格合作生产的,两家公司将在中国生产客车并销往全球市场。作为一个中国人,听到这样的话,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这两个事件足以表明:欧洲巴士与客车制造商已经开始转变对中国制造的认知,在许多欧洲人的眼里,中国巴士与客车只是属于三、四手车的品质,远不是国内一些宣传报道所说的那样:中国客车在全球客车业的“奥斯卡”中获大奖,因为欧洲业界的最高荣誉大奖是“欧洲年度客车大奖”,以及欧洲客车周(ECW)评选出来的“格兰披治奖”,本年度的获奖车型分别是Mercedes Travego 和Setra S 416 GT-HD。

  奇怪的是,有人一面在赞扬海格与斯堪尼亚的全面合作,另一面又在批判百路佳与BCI合作出口美国的“贴牌模式”。事实上,海格与斯堪尼亚的合作方式中,采用斯堪尼亚的品牌,不但没有降低中国客车制造商的影响力,反而凸显中国制造的高品质。这也是制造商双方基于商业利益的合作新模式:海格代表车身制造的卓越技术,斯堪尼亚提供底盘技术及其对全球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每个步骤进行缜密的质量控制,生产出可以与任何市场中任何品牌进行竞争的耐用的多功能客车,并通过斯堪尼亚全球网络进行销售并享受相应服务。

  当我们从全球巴士与客车产业链条来分析中国巴士与客车,从制造环节上进入国际市场无疑是直接的,其次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车型,创造品牌和提高认知度来营销,以及建立服务网络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目前存在的各种出口模式,解读出来的成功要义就是:中国巴士与客车制造商要融入国际市场的大舞台,一定要融入当地的社会,就如中国俗话所说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责任编辑:王慧芳)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