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收购萨博的事成了,我特别惊喜。这算是近段时间来中国汽车企业参与收购国际知名整车企业的一次成功案例。就在10月底,柯尼塞格宣布退出收购萨博,我还在想,北汽参与柯尼塞格一起并购的事会否搁浅?
9月上旬,和北汽董事长徐和谊谈起北汽计划收购欧宝、萨博一事,徐和谊强调北汽绝不干全盘照收的买卖,一定要为我所用。
北汽总经理汪大总显然为这次成功的收购激动不已。他说,收购萨博让他充满了成就感。
我特别能理解这次收购对北汽来说意味着什么。从2007年计划收购路虎,到后来与克莱斯勒的谈判,到今年竞标欧宝、萨博,北汽一直在国际并购方面艰难摸索。特别是今年6月份,北汽独立竞标出价最高却被挡在门外,让北汽感到要实现收购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注意到,围绕着北汽收购萨博的结果,出现了个别不同的看法,认为这个收购不值。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是对国际汽车企业收购的复杂性缺乏认识,对北汽收购的目的缺乏认识。
中国汽车企业参与国际并购一定要考虑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为什么买,买什么,怎么买。我觉得北汽收购萨博在这三个方面考虑得非常充分。
对于收购目的,汪大总的回答很干脆:收购萨博,北汽为的就是自主品牌——收购注重的是实际利益。必须看到,当前关注中国汽车企业海外收购,对目的性的认识存在空泛、自大的倾向,买高、买大、买全的心态十分明显,最终买回产品、技术的同时,也买回了包袱。徐和谊说,北汽不干那种收购后帮人开工厂、养员工的傻事,这次收购,北汽只买回三个整车平台,两个系列发动机及变速器及相关的技术资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有包袱后患。据汪大总介绍,萨博95明年在瑞典停产后,对方如果再生产,还必须经北汽的“反许可”,属于完全买断,干干净净。
买什么?在美国通用汽车工作过的技术专家汪大总在这个问题上最有发言权。他说,中国不缺厂房、设备,缺的是设计环节上的东西。有人把这些理解成技术。汪大总却称之为创新资源。他对购回的全套技术标准、规划、质量控制文件尤其感到兴奋:“这个比产品平台价值更高,是几十年的结晶啊。”同样,主要参与谈判的北汽研究院院长顾镭也深有感触。顾在福特汽车也工作多年,是汽车安全技术方面的专家。他明确告诉我,萨博的安全技术是一流的,这些技术最终都将运用到北汽的自主品牌轿车上去。
其实,买技术一直是个难题。一方面看你识货与否,另一方面,由于知识产权的敏感性,这几年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戒备心理更增加了海外收购的难度。怎么买,取决于购买过程中的技巧。6月份北汽出价最高却被拒,就是因为知识产权敏感问题。后来,北汽才通过入股柯尼塞格的办法“智取”。柯尼塞格退出,北汽决定继续推进后,先与萨博董事会交流,由萨博董事会向通用交涉,期间一波几折。汪大总回忆,自己四天四夜没怎么睡觉,谈判小组更是夜以继日抓住了一次次谈判中瞬息出现的机会,最后才大功告成。
北汽收购萨博,究竟值不值,我想已经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大的不说,我们设想一下,未来北汽生产的自主品牌轿车上将有国际水准的涡轮增压技术、安全技术,在动力性、安全性、操控性上体现出国际水平会是怎样?还应该设想的是,如果要达到这个水平,以中国汽车今天的技术水平需要多少时间,多少资金?据专家评估,同样的一个产品平台,需要5~6年,花5亿~6亿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北汽买回来的不仅仅是产品平台,更多的是创新资源。据了解,北汽目前已建立起一支优秀的国际人才队伍,这次参与收购的基础合同谈判组8个人中,5个曾经在通用工作过,3个在福特工作过,都有10年以上国际汽车技术经验。有这样一支技术队伍,又有收购萨博获得的创新资源,一定会给北汽的发展带来巨大价值。
我把对国际汽车企业的收购看作是在世界汽车这个大锅中捞食。过去太贵了,捞不起。现在花一点钱就可以捞,但不是要把锅端走,而是要捞到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北汽收购萨博无疑实现了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