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跨国闪婚:品牌 技术 市场一个都不能少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10年03月16日07:59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 作者:张晓琳 唐振伟

  编者按:近日,号称“世界上最年轻的汽车公司”比亚迪,与“世界上最老的汽车公司”戴姆勒奔驰电动车及零部件合作订立谅解备忘录,并计划联合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新品牌电动车。此次联姻,业内人士表示,比亚迪是搭上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高速路”。

也有专家表示,未来的中国汽车品牌应该诞生在环保新能源等研发领域有突出业绩的企业,如果还是传统汽车工业企业,即使是国际大品牌,也会面临巨大的转型挑战或危机。因此,比亚迪与戴姆勒的品牌联姻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3月1日,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下称“戴姆勒”)宣布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二者拟在电动车以及零部件领域深入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成立合资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双方合作是各取所需,比亚迪借势奔驰的品牌效应,在扩展国内市场以及进一步开拓欧美市场上形成更大的优势;奔驰则是借助比亚迪在电池技术方面的优势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这一未来市场。

  吸引全球汽车“大佬”的目光

  3月12日,比亚迪公布了2009年度上市公司年报,2009年汽车业务的营业额同比增长了142.79%,达到209.91亿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53.18%。同时该公告称,比亚迪继续保持了充电电池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地位。

  比亚迪的业绩不只获得了“股神”巴菲特的青睐,也正在吸引“大众”、“奔驰”等全球汽车业“大佬”的目光。

  比亚迪公关部经理徐安昨日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戴姆勒选择与比亚迪合作一方面是看中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良好前景,而更重要的是戴姆勒看中了比亚迪电动汽车研发领域的先进技术,希望通过与比亚迪的合作提升自身在电动汽车核心部件领域的技术水平。

  比亚迪此次与戴姆勒奔驰合作,正好借势全球第二大豪华车品牌,为出征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铺路。华景咨询董事长、实战派战略管理专家佟景国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指出,在出征欧美市场之前,选择戴姆勒这样的合作伙伴是非常合适的。当然,戴姆勒之所以愿意与比亚迪合作,也说明比亚迪在电池技术方面是过硬的。

  对于日内瓦车展比亚迪奔驰展位相邻而设,佟景国认为这是品牌间互相借势。他指出,促成比亚迪与戴姆勒合作的根本原因有三点:首先,从全世界的汽车生产厂商来讲,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体系、生产体系的储备上占有很高地位,比如它在新能源汽车人才的数量上是世界第一的,这个规模上的优势可以支撑它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时代冲击世界第一的位置。其次,汽车业产品与品牌的相关性太强,仅有优秀的技术体系是不够的。与奔驰合作可以借助它的品牌优势,借助它的生产资源进入欧洲市场。再者,从新能源汽车的角度讲,奔驰在新的汽车时代已经产生“空壳化”了,戴姆勒也需要借助比亚迪这样一个新能源汽车的新势力来给自己的汽车抓住一些实质性的内容。

  合作或将延伸到新能源工程车

  去年上半年,比亚迪也曾与另一家汽车巨头“德国大众”签署过合作的框架性协议,表示双方将在电动汽车及车用电池领域展开合作,但一年来,双方的合作并没有看到多少实质性进展。

  佟景国认为,这次合作肯定要比和大众的合作好一点。比亚迪大众的合作注定是没有太多实质性进展的,因为大众从历史上就不是一个汽车生产厂家,它是一个汽车生产企业的联合体。这家公司相当于我国早年的汽车工业联合会——汽车工业总公司,只是起一个产能协调的作用,下面的生产厂商是各自为战的。而奔驰则是一家完整的汽车生产企业,所以合作会有更多实质性结果。

  汽车产业的价值链包括两大体系,一部分是整车生产体系,另一部分是渠道销售配送体系。戴姆勒可供比亚迪学习的地方主要在渠道。

  佟景国指出,既然“二者拟在电动车以及零部件领域深入合作”,实际上,奔驰轿车在戴姆勒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是很低的,戴姆勒的优势主要是工程车,因为工程用车的耗能更大,因此双方未来的战略合作也可能延伸到新能源工程用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当然目前只是对它们未来战略合作的一个猜测。”如果比亚迪真有这方面的战略考虑,此次合作对于比亚迪未来的新能源工程车在欧洲市场的开拓和发展都是有利的。

  事实上,徐安也表示,比亚迪和戴姆勒的合作已经运作了比较长的时间,这期间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曾经去戴姆勒汽车生产总部参观,戴姆勒总裁也曾经来比亚迪参观。

  光拿出车来还不够

  关键是让老百姓用上

  徐安表示,比亚迪将与戴姆勒此次合作将设立一家新技术合资公司,为中国市场设计、研究和开发新电动车、电力传动系统、车用动力电池和电动车的相关零部件。未来新的合资公司将成为高端电动车的生产者。

  然而,关于此次比亚迪与戴姆勒的合作,网络调查显示只有45%的调查对象比较看好。有关并购问题专家也认为,比亚迪与戴姆勒未来的合资企业当中,双方在企业管理、品牌打造、市场开拓以及渠道建设等方面还将面临一个东西方文化的融合问题,但因为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未来合作成效究竟会如何还很难说。

  佟景国认为,做新能源汽车的思维不同于传统车,“光是拿出好车来还远远不够,关键是如何让老百姓用上”。佟景国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难点不在于生产环境和生产能力,也不在于管理环境,而在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对于政府、市场的影响是否足够大,是否能建立起相应的市场体系。这一市场体系在全球都还没有建立起来,消费者认识方面还存在诸多误区,比如,消费者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动力不足等”。

  目前,新能源汽车核心的问题在于还尚未实现产业化,包括从设计到生产,以及相应加电站体系的建设完善,产业链体系尚未形成,因此,佟景国认为,这次合作更多应从战略方面去考虑:比亚迪与戴姆勒的合作短期内主要是为了共同培育市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只能共同来合作创新。中国政府肯定很积极来培育市场,因为这是中国汽车业最后一次走上世界前列的机会。

  改变品牌形象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虽然比亚迪从2006年开始,已经连续4年实现汽车销量翻番增长,成为国内增长速度最快的汽车新锐品牌。但要真正改变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低质低价”的品牌形象,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佟景国指出,一个汽车品牌的打造需要12年左右,因为它的品牌成熟周期比较长。

  徐安也指出,“品牌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我们一直坚持以‘技术为王、创新为本’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我们相信,依靠我们在汽车技术领域的不断突破和优秀的市场表现,我们的品牌力也将会得到稳步增长。”

  徐安表示,比亚迪从进入汽车产业之前已经开始了对电动汽车的研发,比亚迪坚信电动汽车将是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为此它们还专门建立了电动汽车研究院。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凭借他们在电池领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已经成功研发出适合电动汽车的铁电池技术,它具有高容量、高放电能力、高安全性的特点,目前已经应用在他们开发的F3DM\F6DM双模电动汽车和E6纯电动汽车上。

  王传福曾宣称,到2020年,比亚迪要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目前,比亚迪正在以“创新者”的定位来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但这个新的品牌形象定位要获得全球消费者的认可还需加以时日。

  佟景国指出,比亚迪要后来居上,有三件事必须做:首先,“仅仅从汽车角度是不行的,需要实现产融一体化,以融资贷款等多种形态的贷款来加速销售,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另外,比亚迪需要形成多层次的品牌体系,任何一个品牌都是金字塔结构的,在金字塔尖,让全世界消费者记住的可能是它的新能源汽车,但在着力发展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传统能源汽车仍需要继续发展。再者,比亚迪需要利用好我国的市场优势,融入国家的汽车战略,同时利用好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机会迅速崛起。

  如果能做好这三点,佟景国认为,比亚迪完全有可能凭借后发优势做到全球第一。另外,汽车行业最需要企业家精神,王传福在企业家精神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各取所需的奔驰比亚迪

  □ 袁 元

  奔驰是全球闻名的豪华汽车的顶级制造商,比亚迪则是国内刚刚崛起的本土汽车制造商。尽管其发展的势头十分迅猛,但如果和奔驰站在一起,比亚迪就像一个和大人比高高的小孩子一样,使出浑身解数还是处于仰望的角色。

  按理来说,奔驰比亚迪并不具备可比性,因为这两家跑的就不是一条道,无法相提并论。可是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这本来跑不在一条道上的两家,竟然在近来传出了合作的消息,奔驰比亚迪要成立一个合作企业共同从事汽车生产的新闻让初闻此事的人们震撼不小。

  源头就在于电池。一个小小的电池,何以引得奔驰这位大佬竟折腰?在比亚迪生产汽车之前,它主要从事电池的研发与生产,是国内外有名的“电池大王”,在电池制造和研发领域享有盛名。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大举成名之后,一直是在思考着如何扩大电池的应用范围。在众多的发展战略中,比亚迪的掌门人王传福观察到了汽车这个对于比亚迪来说完全是一个全新领域的行业。王传福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日渐提高,对汽车这种高消费产品的需求会日渐迫切,而本土汽车业尚处于诸侯混战格局。而对比亚迪切入汽车生产领域更为有利的是,当时在全球范围内,电动汽车已经开始从起初的“概念车”阶段逐步步入市场,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在市场中展露头角,虽然电动汽车在汽车消费市场中依然处于“曲高和寡”,但其显露出来的市场商机还是让王传福下定决心,全面进军汽车市场领域,为自己的电池产品能够占领汽车行业开路呐喊。

  在市场化社会中,各行各业的精英们都朝思梦想着能够比别人抢先一步抓住市场的先机,从而获得第一级的商业暴利。可是如何判断和预测市场商机却成了考验这些精英们智商和经验的难关。王传福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为有益的启示,那就是通过观察市场中出现的“概念车”和奇思妙想的“新奇车”来判断行业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从而选择企业新的战略发展目标。

  王传福之所以毅然决然地进军汽车生产领域,主要是看到了我国汽车市场庞大的消费潜力和未来电动汽车发展的巨大商机。在比亚迪进军汽车生产的初期,电动汽车比亚迪大力研发的重点,但不是市场生产推广的重点。比亚迪通过生产销售普通汽车产品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为自己研发的拥有全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的上场做足了市场铺垫。

  市场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当王传福的电动汽车研发大功告成之时,国际石油价格的暴涨和全球气候的变暖让人们把节能减排的目光放到了电动汽车上,电动汽车在节约石油消费和减少碳排放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异特性成了人们替代传统汽车产品的首选。特别是那些拥有电动汽车电池专有技术的生产厂家更是成了资本追逐的对象。一时间,王传福所拥有的电动汽车专用电池技术成了投资大鳄眼中的“香饽饽”,就连股神巴菲特也对比亚迪情有独钟,斥巨资购买比亚迪的股份。

  比亚迪的专有技术引来了巴菲特的垂青,也引起了行业大佬奔驰的关注。作为全球豪华汽车的代表,奔驰电动汽车研发和生产领域着墨不多,技术储备不足,因而在如今风起云涌的电动汽车大潮中顿感失色。为了保持住自己的行业地位,摆在奔驰面前的只有两条道:一是自己下大力气开发电动汽车电池技术;二是和拥有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厂家合作,以便迅速赶上电动汽车这一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潮流。从目前传来的消息来看,奔驰选择了第二种道路,和比亚迪合作搭乘电动汽车的“东风”。

  市场有句老话,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奔驰比亚迪的合作,正是对这一老话的最佳注解。再往细点说,他们之间的合作,只是一种各取所需的联手。奔驰通过合作,可以借助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开发出自己的电动汽车比亚迪借助合作,可以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为后市大踏步进军国际高端汽车消费市场铺平道路。由此来看,奔驰比亚迪的合作还真的是谁也离不开谁,他们之间的合作也为我国成长型企业和国际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洋女婿娶年轻妻 是看上了中国岳父的实力

  □ 高充彦

  3月1日,第80届日内瓦车展奔驰生产商全球第二大豪华车生产商、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戴姆勒公司与自主品牌比亚迪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合作成立一家研发公司,并且还将新创一个共同品牌,共同开发电动汽车,其中比亚迪将负责电池和电动驱动技术,而奔驰承担整车开发。意向达成后,比亚迪与戴姆勒双方成立了联合团队来推进合作。

  在《价值利润链》一书中就曾指出企业利益相关者建立恒久关系的主要驱动力是价值,企业运作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是否能取长补短,各取所需。

  无疑,价值交换的成功及稳定与否,是奔驰比亚迪,这场异国婚姻能够和谐长久的关键。

  如果说,诞生于19世纪,旗下包括梅赛德斯-奔驰汽车、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戴姆勒载重车和戴姆勒金融服务等四大单元的戴姆勒公司是欧洲积誉深厚的豪门贵族,那么,获的股神巴菲特垂青的比亚迪则可谓是中国电动汽车领域的行业新贵。比亚迪和戴姆勒在此次联姻中都有各自的颇有说服力的价值取向。

  奔驰比亚迪联姻,拟享受到以下四个方面的利益所需:一、中国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二、中国政府因倡导降低石油依赖性与温室气体减排,不断出台相关优惠和激励政策的政策优势,三、比亚迪电动汽车领域的经验和技术,四、资本市场的利得。

  戴姆勒首席执行官蔡澈说:“中国市场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对与比亚迪合作开发电动汽车充满信心,双方都将会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在增长中获益。”其实,消费者不难想象到,不断增长的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热情,才是这个行业巨头请求联姻的关键原因。

  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还会对2001年12月期间发生在武汉森林野生动物园的奔驰车被砸事件历历在目,对奔驰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在此事件处理过程中表现出拖延、敷衍,漠视、推诿和傲慢的态度心有余悸。

  显然,对于这样一个有着爱国情结,将民族尊严看得高于产品利益,动辄支援国货,而且,在全球危机状况下依然奢侈品消费坚挺并呈巨大上升趋势的大国,与中国本土企业联姻,获取“爱屋及乌”的效果,是躲避负面保留颜面并获取新宠的最佳市场策略。更何况,还能兼得政治、技术、经验和资本市场的利得。

  而比亚迪通过这次的远嫁拟享用到,戴姆勒的研发、管理、和整车技术;整车技术;品牌提升效应;全球市场营销营销管理经验;融资。

  王传福直言:“奔驰在车型开发方面最有经验,未来应会是双赢。”与戴姆勒奔驰合作建立新的电动车品牌,是在比亚迪继巴菲特入股在资本市场获得巨大成功后,让其在品牌提升与融资上再次充满期待的理由。

  显然,作为号称“世界上最年轻的汽车公司”比亚迪,更看中的是戴姆勒,这个“世界上最老的汽车公司”的品牌效应和销售渠道。

  由此可见,洋女婿娶年轻土妻,美貌和贤惠其次,更多的是看上了岳父的国土和实力;格格选中中年外夫的,品味格调其次,更多的是看重其海外渠道和家族影响力。而这场并非基于原始爱情的婚姻,短期合作效益取决于婚后是否能对对方资源进行迅速挖掘、使用和培养,以此优势交换彼价值;长期合作则取决于双方能否日久生情,信任笃笃,意志坚定,在动荡充满诱惑和陷阱的外界环境中能不左顾右盼、大方不计锱铢的进行时间精力感情和资金的投入,而这一切,作为女方亲戚的我们,只能待以观望。

  (作者为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

  比亚迪核心竞争力是奔驰难以抗拒的诱惑

  □ 本报记者 许 洁

  于2010年3月2日开幕的日内瓦车展是全球汽车行业的一场盛宴。就在这一全球瞩目的时刻,作为中国唯一参展车企的比亚迪与德国戴姆勒公司宣布,双方将合作共同以新品牌开发电动车。尽管目前双方只是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但比亚迪以其核心技术,先后赢得了德国两大汽车巨头的青睐。

  对于比亚迪与戴姆勒的此次合作,《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咨询顾问、贵州大学城市管理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项凯标。

  《证券日报》:奔驰于2009年收购美国加州电磁驱动轿车生产商TeslaMotorsInc公司近10%股份,开始将企业重心转向电动车市场。此次主动与比亚迪合作,并且还涉及到整车领域,您对于他们的合作模式和文化融合两个方面有何建议?

  项凯标:这次合作在整体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比亚迪近年来一直在走国际化路线,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曾经给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通讯巨头供过货,国际合作的记录还不错的,有相当的国际合作经验。

  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是电池技术,但缺乏国际知名度,而奔驰正好看上了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和中国的汽车市场,双方各有所需,所以在合作模式上很容易达成共识。

  至于在文化融合方面的问题,则是要看双方之间的合作程度,根据目前的信息分析,他们应该只是一种合作技术和产品开发这样的合作模式,因此,在文化的融合上远没有并购模式复杂,因此,目前文化融合还不是大问题。

  《证券日报》:您认为比亚迪能够赢得奔驰青睐的原因何在?针对目前国内外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您觉得他们合作之后前景如何?

  项凯标: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有立身之本,就应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亚迪这些年来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是值得其他企业学习和借鉴的。比亚迪有中央研究院、通讯电子研究院以及汽车工程研究院等研发机构,专门负责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的研发,特别在电池制造领域位居全球领先地位,其强大的研发实力是比亚迪迅速发展的根本。

  正是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引来国际巨头的青睐,同时,随着中国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优惠政策,尤其在电动车领域的支持政策,以及中国的广大汽车消费市场,都是外商想通过本土化来进入中国市场的好跳板。因此,在可以预期有时间内,他们的合作应该会是很好的。

  《证券日报》: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即确立了“市场换技术”的发展路线。我们的愿望是汽车企业能从合资中掌握核心技术,从而提升整体实力。但是目前来看这一想法未能如愿,而此次比亚迪和戴姆勒的共同合作会不会改变这一现状?作为民营企业的比亚迪身上有哪些东西是值得国内汽车企业学习的?

  项凯标:要想获得别人的技术,首先自己也得有相应的技术,国际巨头们都是生意精,不会轻易地把核心技术送给别人的。比亚迪奔驰的合作,是一种双方的各自核心技术的合作,是“势均力敌”的合作,研发的核心系统由比亚迪来做,安全、造型等设计将由奔驰做。这场合作给其他民营企业的思考就是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否则永远是无人问津的。

  《证券日报》: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新车销售增速全球瞩目。有一些观点认为中国已经成为汽车大国,正在向汽车强国迈进,也有论者认为中国已初具汽车强国的某些特征。而有人认为从目前来看,最有可能率先进入世界前十行列的中国品牌是吉利比亚迪。您认同这一观点吗?理由是什么?

  项凯标:中国肯定会成为汽车大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汽车将会大量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但中国政府一定要把握好一个问题,汽车强国才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随着能源和环保意识地深入人心,传统的汽车工业将会进入一个发展的瓶颈,中国不能再像西方国家那样在汽车领域走“先污染后清洁”的路线,中国现在就应该大规模的宣传和推广新能源汽车工业,我认为未来的中国汽车品牌应该是在环保新能源等研发领域有突出业绩的企业,如果还是传统汽车工业企业,即使是国际大品牌,也会面临巨大地转型挑战或危机。

(责任编辑:靳明)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