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今天很有幸能听到各位的精彩演讲,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主要做产品规划方面的工作,所以我主要想从市场运作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浅显的看法,说得不对的地方希望能够得到各位的指正。
从新能源汽车来看,刚才的话题里面有一点说在“十二五”规划期间,能否真正实现商业化和进入消费市场?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这个事情比较悬,尤其真正进入消费市场,五年的时间不足以实现,至少要十年、十五年比较长的周期。为什么呢?第一,除了在技术方面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之外,另外在整个市场运作方面,从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第一是配套设施的完善问题。当然,现在有人提到很多城市在试点或者也有一些地方在建充电站或者充电设施的内容。
刚才也提到续航里程的问题,有一些研究说中国有很多消费者第一次购车,使用电动车是有一定条件的,提出的论据是很多人在城市里面是低速短程行驶,它的观念是对电动汽车进入家庭有比较有利的条件。正是因为中国汽车市场很多是第一次购车,这些问题恰恰是阻碍电动车普及的一个难点。虽然他长时间是短程低速行驶,因为是第一次购车,有长时间驾驶的需求,比如需要全家出去旅行或者到近郊城市往来的话,这很难满足它的要求。如果要求他借车和租车是不太现实的,尤其是他没有开过电动车,但是电动车和传统动力车在驾驶上有比较大的区别。如果临时让他换一个车去开,在他心里上也有很大的障碍,这是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在政府补贴方面,如果未来国家既然现在定下一个规划,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渠道,慢慢来推进这件事情,比如首先在政府补贴上,车购买的价格很高,现在说购买一些新能源车国家给予补贴,但是从现在补贴额度来看,还不足以刺激消费者真正购买机型。公共事业单位,比如机关或者大的团体会买,但是私人用户刺激力度不够,是否可以考虑在购买环节之外,在使用环节也有一些刺激或者补贴的政策,比如保险、路桥等等方面,对于新能源汽车会有一些更多的政策,消费者付出更多购买价格之后,在使用环节持续享受国家对这个产品的优惠政策,才会持续的推动和普及。
另外对新能源汽车的路线,比较可行的目前一个路径来说,首先可以考虑一是在公共事业方面先行推进和普及,另外是在家庭的第二辆车的环节上推动这个事情。刚才说第一台车做电动车,从终端消费者层面来说接受度是很低的。在第二辆,油价在慢慢升高,在使用环节各个费用方面有更大负担,在这个方面推新能源汽车的话,效果会更明显。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