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20日起的持续停工,让本田在中国所有四家组装工厂全部暂停生产。起因是零部件工厂工人因不满薪资待遇,要求厂方将薪水提高至2000-2500元而遭到资方冷淡应对。
显然,僵局中的劳资双方都不是赢家。
工人们提高薪酬、改善公司薪酬机制、变革公司管理制度的三点诉求清楚地表明,主旨是伸张经济权利、拓展上升空间。众所周知,以内部管理严格著称的日系公司,在公司文化和薪酬体制方面一直与中国的本土文化存在难以兼容的潜在危机。以本田公司为例,2006年进厂的中国工人至今月薪只有1400-1500元,低于周边企业平均水平。不仅起薪较低,而且加薪困难。南海本田的中国工人升一大级工资有时需要15年。此外,中国工人在厂内的提升空间也极为有限,科长以上管理职位均由日籍人士占据。这种明显具有倾向性待遇差别,让中日员工的工资收入差距达到了50倍之多。由此可知,中国工人的停工行为具有合理性。
本田停工门给了我们足够的警示。外企是否有权力脱离于劳动用工制度之外,执行违背起码公平的薪酬制度?是否有权力对工人向资方提出的108条意见只回答其中7条?是否有权力“只给五分钟时间考虑,不答应就立刻开除”?在本田公司这种充满特权意识的应对背后,中国的劳动制度是否被践踏?
长期以来,出于维护投资环境、发展经济的考量,对于外企实施政策倾斜几成制度。外企不仅在税收、用工、用地、行业准入等方面享受超国民待遇,而且许多人养成了一种对外企行为“善意推定”的固有思维,即认为外企的一切行为模式都是好的、先进的、合理的,而忽视了外企所具有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能。而本田停工门告诉我们,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外表下面,不当占据中国工人的工资福利也是一些外企的惯用手段。
从后发经济体的视角讲,我们总是希望外资企业既是先进技术也是先进管理经验的样本。然而事实经常证明不是如此。目前,中国不同行业工资收入差距达到6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达到20多倍,引起社会强烈反弹,国家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在即。政府有关劳动保护的监管触角,应该同样深入到本田之类的外企中去。这与维护外商投资环境并不矛盾,反而有利于外企矫正错误。唯其如此,本田停工门式的零和,才能向真正的双赢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