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生证”(指工信部批准企业进行生产的许可证)在2010年3月底到手之后,所有人都认为已经“板上钉钉”的福建戴姆勒被北汽重组一事,却最终可能无疾而终——日前,来自北汽和福汽(福建戴姆勒的中方股东)的消息显示,双方关于重组福建戴姆勒的后续讨论已经终止。
福汽一位内部人士对此并不隐晦,他认为,重组终止的原因除了价格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在于,中国车市趋好,福汽独立发展欲望在加大。而北汽宣传部人士却以“不知情”为由谢绝了采访。
“受伤”的无疑是北汽。这家在《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被确定为“四小”之首的汽车集团,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就准备借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海外和国内全面施展并购重组手段,但时至今日,北汽在最后一个能让其实现真正的并购重组的项目上,却再一次铩羽而归。
“远大”的目标就在眼前,接下来,“大北汽”的战略将会走向何方?
协议:重组无奈终止
“福汽与北汽就福建戴姆勒重组一事签署的框架协议不会再发生作用,目前,该重组项目已经停下来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福建戴姆勒将维持现有的股权结构。”日前,福汽一位高层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确认道。
在福建戴姆勒的股权结构中,福汽占50%的股份,戴姆勒占33.78%的股份,台湾中华汽车持股16.22%。早在2008年初,北汽就与福汽就重组福建戴姆勒一事进行过接洽;2009年7月底,双方终于签署了框架协议,根据协议,福汽将转让40%的福建戴姆勒股权给北汽,自己保留10%的股权,从而让出控股权。
不过,具体的重组行动却一直未能实施,这期间,有业内人士认为,是悬而未决的“准生证”问题阻碍了重组,“没有准生证,福建戴姆勒在北汽眼里的价值会有一定的缩水,所以双方在股权交易的价格上就很难达成一致。”不过,福建戴姆勒的“准生证”在2010年3月到手之后,重组却没有应声而至,直到今日,重组无奈搁浅。
一位福汽内部人士表示,双方的分歧主要还是集中在重组的价格上,在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后,福汽最终决定不再和北汽进行合作。
据了解,对于收购价格,北汽董事长徐和谊最初欲以5亿元的价格将福建戴姆勒收入囊中,不过,随着中国车市的逐渐回暖,福汽在不断增加价码;后来,经过多轮谈判后,徐和谊将价格提升到10亿元,这才与福汽签署了重组福建戴姆勒的框架协议。
时至今日,福汽又“变卦”了。“考虑到福建戴姆勒项目耗时9年才终于落地(2001年,福汽与戴姆勒开始商谈成立轻型商用车合资公司,2010年,“准生证”到手,唯雅诺和威霆两个产品上市),40%股权作价10亿元人民币,对于福汽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划算’的买卖。”上述福汽内部人士表示。
“这个事情目前没有官方答复。”5月26日,北汽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并不愿透露关于重组福建戴姆勒失败的更多细节。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