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系列据传是金龙汽车批量生产的轿车车型的谍照在网上流传,这让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汽车)造轿车的传闻再度甚嚣尘上。
6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金龙汽车轿车项目已经上报发改委,正等待审批。
目前这一项目推行的唯一障碍是“准生证”问题,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了解的信息显示,金龙轿车项目首期13404万元投资已经完成,在国家有关政策严格限制重复性建设的背景下,能否顺利通过发改委的审批成为金龙实现轿车梦的最大变数。
静待“准生证”
自金龙投资轿车项目的消息传出后,无论是金龙汽车还是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大金龙)的工作人员都颇为低调,并未透露给媒体任何信息。公开资料显示,金龙汽车的轿车项目主要依托其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进行运营。大金龙将利用原有轻客生产线混线生产A+轿车,产品销售直指海外市场。大金龙公关部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电话时,再次以不知情为由婉拒了采访。
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是通过其他路径独家了解到,金龙轿车项目仍然按计划顺利推进,其首期13404万元投资已经按照规划的时间表完成,正在静候发改委的“准生证”。
“金龙的轿车项目正在国家发改委审批,审批通过后才是工信部的管辖范畴。”曾在国家发改委任职、现任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的卢希6月5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2004年推行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于汽车产业准入设定了三个必要条件:总投资不得少于20亿元,自有资金不得少于8亿元;有自己的发动机厂;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三者缺一不可。
在大金龙轿车项目紧锣密鼓筹备的背后,有一家企业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那就是大金龙的台湾股东——三阳工业。三阳工业持有大金龙25%的股权,并派驻总经理级别的高层参与大金龙的管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台湾三阳工业已经依托旗下厦门厦杏摩托公司打造全新的汽车发动机生产线,将与大金龙合作为其轿车项目助力;而金龙汽车的技术中心业已通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至于投资额度则是相对容易解决的问题。
问题在于,即便符合准入条件,但“准生证”能否顺利获批依然是未知数。“尽管近两年汽车产业销售状况良好,但从目前众多汽车企业扩展产能的举动来看,业内已经有了产能过剩的担忧。”一位了解汽车产业政策的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力帆、江淮获取轿车‘准生证’的历程来看,准入问题无疑是金龙轿车项目推行的最大阻碍。”
股东层面的行为
坊间多认为金龙轿车项目幕后真正推手是政府,因为厦门市政府在福汽重组前景不定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发展出本地的的轿车项目,但据记者了解,实际上轿车项目是金龙汽车出于企业利益方面的考虑。
“金龙推出轿车项目的具体情况我不太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企业行为,并非政府所主导的。”金龙汽车大股东福汽集团相关人士称。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一方面,三阳工业希望通过在大陆投资发动机厂为大金龙轿车项目配套,进而进军大陆汽车制造市场;另一方面,金龙汽车同样可以通过与三阳工业在台湾成立的合资公司在台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业务。
在轿车业务的研发和管理经验方面,三阳工业几十年来一直与现代汽车合作,在中国台湾生产现代汽车,同时还在越南成立三阳越南汽车公司生产和销售自有品牌SYM,这些经验可以极大地弥补金龙在轿车方面的不足。
“轿车梦”前景难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见到了参加“中国摩托车行业绿色环保宣言”的厦门厦杏摩托公司的代表,但该人士同样以不知情为由婉拒了记者关于厦杏摩托生产汽车发动机支持大金龙轿车项目的采访要求。
金龙对于轿车项目的低调说明了该公司对于上马轿车项目的谨慎。事实上,除了审批之外,作为轿车行业的后来者,资本、技术、市场等关键问题仍是大金龙后续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分析人士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虽然汽车市场产销两旺,但也意味着市场潜力的缩小,虽然目前金龙轿车项目以出口为目标,但将来肯定还是要回归国内市场,技术上的差距不是短期内可以弥补的。
但同样有人对该项目表示乐观。有分析人士认为,大金龙选择A+轿车并且以出口为目标,一是A+轿车可以和大金龙混用轻客生产线,二是大金龙出口销量国内第一的业绩也有助于该款轿车尽快站稳脚跟,同时可以暂时避开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