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西产:对于汽车天窗,很多人认为使用玻璃以后,它的强度会下降,就会质疑它是否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我认为天窗已经普遍使用,尤其在轿车和MPV里面。
主持人:好,刚才听到朱教授的观点,他主要认为关于天窗玻璃安全性的问题,只要你不擅自改装,而且你的玻璃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基本上就不会存在什么安全的隐患。因为车辆整体的安全性是在于它的A、B、C柱,还有车顶梁结构决定的,朱教授觉得完全不必要担心,但是我觉得还是担心,从听众角度来讲,铁皮跟玻璃比,当然铁皮结实了。
张耀东:天窗分成两种,一种是原厂,一种是后改装的,擅自改装天窗会有可能导致结构下降,对于原厂,他的观点认为车的安全性由结构保证,不仅仅有没有这一块铁皮,就相当于我们这个车架整个车身的性能,和车身的结构保证的。具体讲天窗这一块,如果正常驾驶,或者一般的交通事故可能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如果回到极致的状况下,真的出现侧翻,或者滚翻,我们国家没有相关法规,我很少听过有人做相关的实验,很难从数据上说。
主持人:靳军其实我们准备这期节目查了很多资料,现在有NCP的碰撞,很多企业经常拿这个来说事儿,我们查了一下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做过类似于天窗玻璃的这种碰撞,或者是极端情况下的实验。
靳军:对。从现在的厂家的出厂检验标准来讲,他们可能内部会做一些翻滚的实验,这是肯定的,包括整体车的强度,这也是为什么更强调原厂设计的重要性。天窗的改装或者加装跟原厂设计的指标相比较来讲,它肯定有很多地方没有考虑到的,原厂设计上必须考虑到翻滚,包括各方面受力,包括车内成员的保护都是有所考虑的,会在这个考虑之上强调天窗玻璃的强度,包括整体设计的钢度也好,如果发现极端特殊情况下,我们还不能保证它一定就是安全的。也就是加装天窗以后有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隐患。
张耀东:对,其实包括有一些企业宣传的时候,比如做车顶静压实验,这个实际平均压在车顶上,力是分散,真的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千差万别的,可能某一顶压强正好集中在天窗玻璃上,或者在天窗和车顶结合处,所以造成那种叫做事故的隐患是存在的。
靳军:其实天窗受欢迎是一个市场行为,就像刚才调查结果显示41.7%认为有天窗是更好的,市场的需求促使厂家制造更多有天窗的车或者把很多没有天窗的车加装天窗,让消费者接受,让消费者来消费,厂家有可能有个别厂家会忽视在安全上的把关也好,或者说调控也好。因为毕竟发生跟天窗相关的这种危险性,或者说妨害安全方面,事例或者情况,可以说是非常少的,非常个别的,只有在很极端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主持人:如果是一个负责任的厂家,从车开始设计起就把天窗考虑到整个车身结构要素当中,我们觉得这一类型的车可能在正常行使以及突发情况下能够经受得住考验,但是对于后安装的天窗要打一个问号,不敢你是不是在所谓的4S店拿的天窗,我们觉得都需要大家特别关注。另外还有一个很细节的问题,我们看了现在一些比较便宜的车,十万块钱以下的有一些车型,他们也都顺应市场潮流安了天窗,网络上调查部分网友表示说如果价位非常便宜的车带了天窗就真的不敢买,不知道对这个观点你们俩是否同意,是否认可?
张耀东:我觉得不一定价格非常便宜的车天窗就一定有问题,这跟车的设计有关系,有一些后加装的天窗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其实有些车在第一批,或者上市的时候就是不带天窗,虽然他们市场调研知道消费者很喜欢天窗,但是这样的车在中国是有好多案例的。但是他们在中期改款的时候再去加天窗,他们第一次加装天窗的时候可能考虑车顶弧度,车顶顶梁位置,当时认为不加装天窗更好,但是上市之后忽然发现消费者非常喜欢天窗,甚至有的企业把卖不好的理由归咎为没有加装天窗,而在后期加装上了天窗。这种其实消费者并不知道,消费者以为是原厂的天窗,实际上并不是最初就像靳军讲的这个车负责任的企业,在产品研发初期结构性考虑了这个车。
再一个,天窗现在越做越大,其实很多车结构上并不足以支撑很大的天窗,早期的汽车天窗经常看到有的车有天窗,但是很小,就是因为它又不想动结构,又要加装天窗,做得很小,消费者不是特别满意,后来慢慢慢慢全景天窗,越来越多,这种过程中,虽然不是说所有全景天窗都有问题,但是有的企业第一代产品是没有天窗,后期改装的。
主持人:大家顺着这个思路想想,有哪些企业推出了天窗版,其实你想一想就会知道有哪些车,我们也是需要这些车让你特别留意一下,这里是正在直播的星期三会客室,在一段路况之后我们继续聚焦天窗是否安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