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系统:快速充电推动电动车普及 未来期待非接触式充电
聆风依靠一款功率超过90KW的锂离子电池为电动机提供电力从而驱动汽车行驶。电动机可以提供的最大功率为80KW,这个表现已经基本上达到主流1.5L汽车的表现,日常行驶可以满足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聆风 280NM的扭矩已经相当于部分2.0T发动机的表现,这也是因为电机持续大扭矩的缘故,并且相对于汽油机,电动机扭矩几乎可以一直处于峰值状态。
除了动力性能,衡量电动车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续航能力。优秀的电动车更要看重的电池单位体积的电量密度。因为如果依靠大体积的电池达到提高续航能力的目的,那么这种技术依然为落后的技术。聆风搭载薄型化锂电池模块,其采用层叠式排列方式非常像电子产品中的鳞状散热,这种排列即节省了空间又保证了散热效果。高电子密度与优秀散热的设计为聆风带来了超过160公里的续航距离,这个数字在同级别车型中已经属于不错的水平。
在快速充电站的推动下,电动车的优势进一步显现了出来。聆风在车头前方布置两组充电接口,一个用于在快速充电站完成临时性快充电,半个小时内可以充80%的电量,而另一个接口是在家中8小时左右即可充满电池。充电过程中,车内前挡风位置处的灯泡会提示充电状态。
相比于快速充电站,目前更先进的技术就是非接触充电技术。这种以无线方式供电,为充电电池充电的技术,只需将被充电物体放到充电器控制范围内即可充电。由于充电器与产品之间没有接触,因此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短路等现象,其方便程度更值得期待。想一想,如果将这种装置置于公路某一特定位置,那么经过这一路段的车辆也可以在行进的过程中进行充电。当然,这个技术目前还没有发展得这么迅速,目前仅限于无线电话充电,之前也有在电视概念产品上进行展示。不过这个技术日产也有在进行研究,记者在询问未来聆风是否考虑非接触充电技术时,厂家人员表示如果技术发展成熟,不排除为以后的车型配备相应的设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