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汽车加价销售究竟谁之过 各方观点大调查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10年08月05日15:25
来源:北方网 作者:综合报道

  在编辑的调查中,不少消费者都表示不会购买加价销售的车辆,但是也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只要不是太离谱太过分,加价购车还是可以考虑的。这也是目前消费者两种普遍但又截然不同的心态,但是从他们的语气中似乎又都有共同点,那就是无奈。

  消费者:高尔夫6的车主刘先生向编辑透露说,他就是加价购买的高尔夫6就加了1.5万元现金,虽然也很无奈,但是听说以后出的车子可能会减配,再加之自己实在是喜欢所以就决定忍受加价,购买该车。与刘先生相反,一位本来打算购买中华轿车的张先生就是因为中华轿车需要加价购买,他才放弃了先前购车的计划,转而考虑其他的品牌。刘先生表示:消费者作为花钱的一方,理所应当享受到等值的服务和回报,但是由于车源紧张等原因,加价购车以及销售顾问高高在上的冷漠态度实在不能让人接受,同质量的其他品牌车辆很多,没有必要因此而多付出。汽车本来就是一个会贬值的商品,它不像房子,所以多花钱买这么一个会贬值的东西,我觉得完全没必要。

  当然在调查过程中编辑也听到了比较中立的声音,某论坛的资深网友说:“无论是否加价购买其实都无可非议,有的人就喜欢那款加价的车,自己的经济实力又能承受,那么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有的人觉得没必要,可以等,那他们不买也完全可以。所以在他看来,是否加价购车完全取决于个人,跟经销商没太大关系。

  经销商:针对目前的加价现象,编辑也向部分经销商和厂商了解了一些情况。作为目前反映情况最集中的一汽大众,北京一位4S店的工作人员告诉编辑,目前加价车型主要集中在新上市的国产CC高尔夫6,这两款车加价也主要是因为车源供应紧张,其他的经销商也都因为这个问题在加价销售,所以目前的局面就是所有的一汽大众4S店都在就这两款热门车型加价销售。

  当被问及加价销售是不是为了争取利益最大化的时候,这位负责人并没有正面回答,她只是说,就他们店来说,只是加装具并非直接加现金,所以这样一来消费者的抵触情绪会好一些。目前也并非一汽大众所有车型都加价,现在新宝来迈腾就处于让利阶段,尤其是新宝来,已经是接近进价在销售了,所以公司也会通过其他的一些方式来保证收益,这样才会循环发展。而且他还说其实加价现象在整个消费市场其实很平常,只是消费者只是见惯了汽车降价,现在看到汽车涨价甚至加价不太习惯而已,这其实和其他商品的价格调整没有什么区别,有需要的消费者就买,没有需要就算疯狂降价他也不会去考虑,就是这样。

  在调查过程中,编辑也遇到了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部分在4S店加价销售的车型在二级经销商处已经不用加价了,只需要上牌照,做保险即可。一位经销商透露说,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加快资金周转,尽快消化库存,毕竟自己的实力没有办法和4S店比,所以不能长时间占用资金,经销商加价的车在自己这里只要上牌照做保险即可,虽然利润不如之前加价销售来的那么快,但是这样可以尽快的将车辆消化,拉动资金流动,而消费者也能得到实惠。

  这位经销商还介绍说有的时候加价真的是调控车辆以平衡产能和需求的矛盾,但是有的品牌就不是了,这里具体我也不能透露的太多,总之加价的理由和名目有很多,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潜规则,汽车圈也不例外。

  厂商:在此次调查中,北方网的编辑也想部分厂商工作人员询问了他们对于加价的态度。一位来自上海大众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厂家对于加价行为是严格禁止的,而且对于恶意加价并且不开具发票的行为以及经销商都会给予严肃的处理,对于客户投诉的加价问题,我们也都会认真对待,妥善处理。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汽车消费也同其他商品消费一样,具有波动性,汽车市场又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供需决定价格波动是很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是有一点必须说明,就是不能违反国家相关法规。

  同时另外一位不愿意透露信息的汽车厂商表示,消费者目前看到的只是部分企业部分车型的加价,而非汽车市场的整体行为,而且在去年价格战打得火热的时候也没有见到消费者抱怨,市场经济就是这样,市场的供需决定了商品的价格,所以车价在一定时间内上涨我觉得这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一切必须符合法律法规。

  媒体:加价现象背后其实也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有的经销商或是厂商加价销售纯粹就是为了平衡供需矛盾而采取的一种解决办法;有的则是一种营销手段,就是所谓的“饥饿营销法”通过人为地控制和炒作车源供应紧张而造成销售火爆或是车源紧张的假象,利用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里牟利。另外还有就是一种有的放矢的炒作,利用加价销售这个噱头增加媒体曝光度以及知名度,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

  汽车市场的一个简单的加价现象其实背后也有很多监管缺失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加现金购买车辆的消费者在交纳了车款以外的额外费用时,只会拿到收据,而非加现金部分的发票,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流失。另外部分厂商责令经销商不能加价销售,但是为了逃避检查,4S店也多以将加价部分只开收据不开发票作为逃避厂商检查,消费者投诉的方法。而部分监管部门的缺失也在某些方面纵容了加价现象愈演愈烈的情况。

  在批判完经销商加价的现象以后,我们也应该个、客观的看待这样的问题,每个产品都有一个属于它的生命周期,在一定的时间内涨价或是降价都是正常的市场反应,我们也应该理智的对待,不要盲目的跟风或是抵制,理性消费才是消费者最需要具备的。而对于经销商和厂商来说,适时适度的加价无可厚非,但是长久以往,甚至是以此作为营销手段,那么就是令人深恶痛绝了。理性的消费加上适时适度的市场调控与市场监管我们的汽车市场才能稳步健康的发展。

(责任编辑:田禹)

[我来说两句]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