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总是不被关注。在一波车市“井喷”潮过后,有一家险些被重组的公司已经绝处逢生,那就是福汽和东南汽车。福汽近日公布,今年上半年产销量同比增长超过一倍,比行业整体增幅高出一倍多。在重新活过来之后,福汽也提出“3年30万辆、5年50万辆”的翻两番目标。
“福建汽车教父”凌玉章至此或许可以减少功未成身先退的遗憾了。两年来,福汽旗下的东南汽车,正是沿着凌制定的本土化复兴战略前行。东南的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V3凌悦,以合资车的品质践行自主品牌的高性价比策略,成为其绝境之下的救命稻草。值得历史记录的是,这次成功自救,而不是他救。
当然,东南是不是回光返照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此前东南之所以陷入五年低迷,是因其错失了轿车市场大发展的大势,那么现在东南正走在本土化战略的前沿,这是考量其复兴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问题。
V3凌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可归功于市场的兴旺,生逢其时。所以,东南还必须有更根本性的战略,才能支撑进一步的复兴。福汽近日宣布将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以重新启动高附加值的汽车发动机产业,或许就是这种更为根本性战略的体现。
在遭遇被重组命运的关头,福汽咬紧了牙关。但现在又主动向战略合作者伸出“橄榄枝”。但根本的区别在于,作为整车部分的东南汽车仍完整如初,福汽需要引入的是关键技术合作者,重新构筑产业基础。而这正是其本土化战略能够依附的根本之道。正是所谓造血强于输血。至少从这一点,可以看到福汽进一步复兴的曙光。
由此也可以看到,重组整合并不是挽救弱者、做强汽车业整体竞争力的唯一途径。发自内心的市场冲动,才是最原始的力量。如果偏离了这一点,所有的重组都将无功而返;如果切合这一点,所有的自救也都会朝向成功的方向。这两者之间,也并没有非此即彼的冲突,而是具有本质性共同点的不同形式而已。
福汽和昌河汽车,曾是国内两个亏损的汽车公司。现在,福汽选择了自救,而昌河被重组整合。向左或向右的抉择,并没有谁对谁错,谁高尚谁渺小的差别。考验两者的共同准绳仍是市场。假以时日,时间将能作出说明。而到时的结果,可成为中国汽车业转型之际的一个写照。
福汽如能成功复兴,东南如能再续“黑马”前缘,至少将充实当前汽车业的两个主题,一个是汽车业的本土化大潮已经涌起,另一个是这种本土化将依附于先进技术和品牌自有化。无论是合资公司还是自主品牌,都不能偏离这种大趋势。只不过逐鹿中原的不变法则,仍是“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