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任勇:人可以胜人 寻找东风日产汽车短板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10年10月13日11:51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杂志 作者:葛帮宁

  “你说人定胜天,这可能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但是,人可以胜人,你必须要把自己做强,这样你才能够去整合,你才能在未来生存”

  寻找短板

  《汽车商业评论》:您曾经向您的部下推荐过一本书《这是你的船》,是不是因为这本书给过您什么启示?

  任勇:每年我们都会集中高管,寻找公司当前和未来发展中的短板,制定突破性课题。

今年的主题将围绕100万辆目标展开,对照行业标杆,看我们有哪有短板?如何在价值链上做到领先?然后,组成跨职能小组解决专项课题。

  推荐这本书的背景是2009年7月的中山会议,我们开展了“重温行动纲领,再攀事业高峰”活动,当时我们就已经意识到,企业发展起来后,官僚主义、本位主义和苛责文化有所抬头。我们的干部不是流程的拥有者,而是做事的推动者,组织、流程无大问题,关键是其中的人以什么态度做事。

  那次会议,我的发言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推荐这本书,强调一种共同的做事文化;二是强调既要发挥大公司的优势,又要保持小企业的灵活,不要从成长期过早地进入成熟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朝气和活力。

  对您来说,100万辆又是另一个高峰。

  我们一直在不断超越。最初我们起家创业时,我记得原二汽总工程师孟少农讲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做卡车是小学生水平,做轿车是大学生水平。因此,每个企业搞轿车都要大投入。但我们当时只有2300万元,连做一个零部件的本钱都不够,因此我们想到了资源整合。

  简单说,我们知道用什么样的商业方式去把别人的能力借为我用。所以,当别人花100亿来建厂,我们却把钱用到研发和营销上,工厂因为是租借,投入算零头,这样拉起了一条曲线。什么概念?别人是制造投资最大,研发和销售最小,我们正好相反。

  我们一直在以一种超越的模式发展:从几千辆起家,到6万多辆,接着合资,扣除2004年磨合期外,其他基本都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也因此,做到6万辆时,我们想到30万辆;做到30万辆时,我说,我可以交班了,休息休息,但又说要挑战50万辆,进入行业第一阵营;去年我们超过了50万辆,又确定了100万辆目标。

  今年是东风日产的厚“基”薄发年,我们希望可以根据100万辆的事业规模,寻找并补足不到位的地方。

  东风日产一般都以整体形象示人,产品类广告做得较少,这种思路怎么贯穿下来的?

  对于一个新品牌,如果顾客没有感受和体验,你说品牌就很空。早期,我们通过导入天籁,让顾客真切感受到日产技术,并通过先进技术来满足顾客需求,使之对日产品牌产生亲近感。

  之后,我们再对日产品牌进行塑造。假如你一个个产品去打,你有多少钱?顾客体验建立后,通过对各种产品的认知,再把品牌提炼出来,让顾客接受,从而形成对品牌的认识,再从这个认识延伸到对所有产品建立这样的美誉度。去年我们称之为品牌年,东风日产的品牌美誉度得到大幅提升。

  通用借用别克雪佛兰品牌来进攻市场,日产的品牌相对单一,您认为如何在品牌之间做差异化?

  这一块其实做得最好的是标致-雪铁龙,在同一个平台上,有时尚,有运动,然后再来区分两个品牌的不同个性,去争取不同的顾客。同样的一个平台,标致一个,雪铁龙一个。通用的打法,走的是一高一低路线。

  其实日产雷诺联盟后,共享平台,共用研发资源,规模效应为降低成本带来好处,只是目前雷诺品牌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所以还看不出效果来。

  从东风日产先后上市的8个产品来看,引进时遵循了一条什么样的原则?

  从打造品牌角度讲,我们希望从高端引进。所以,在天籁身上,东风日产下了很大的功夫。通过天籁,使消费者对日产品牌有了更多认识。接着就是阳光颐达骐达,在东风日产整个产品线里,份量最大、销量最大的车型,一是TIIDA,二是MARCH。

  2003年东风跟日产谈全面合资时,就已经把2010年的产品谈完了?

  没谈那么多,当时谈过D级、C级B级车东风日产合资起步晚,希望能比别人发展更快些。在产品布局上,我们希望市场销量大的区间都有产品,所以合资时就把天籁TIIDA都谈了,也谈过第二代MARCH。

  但大家也知道,越是小车越难做,因为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关注度比做大车更苛刻和挑剔,所以把一个小车真正的性价比做出来,把价值做很高不是件容易的事。当时我们就是因为国产化达不到,成本下不来,就把MARCH暂时放下。现在我们控制成本能力增强,再做MARCH就水到渠成。

  先把自己做强

  《汽车商业评论》:在华南市场上,大众已经布点。北汽也将在华南布点,并为其整体上市做准备。东风日产是否做好了迎战准备?

  任勇:过去我们说汽车产业是规模经济,规模到多少最合理?这种规模经济其实也有边界,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边际效益就会递减,这时候就可以让新的竞争加入。大众在长春的合资厂规模是100万辆,因此它需要建新基地,去贴近顾客,贴近市场,这完全可以理解。而北汽要完成扩张,如果靠自己建厂,可能太慢,有机会的话他就会去兼并重组,这也是客观规律。

  我曾经说过,像去年这种野蛮生长阶段,各厂家都在按照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做扩张,所以,今天比亚迪说要做80万辆,明天这家说要去收购哪里,后天那家说要去扩大产量,每个企业都有扩张冲动。

  但我们一定要清醒,你的野蛮生长要和消费者的理性化相吻合,你的经济规模要和客观规律相吻合,这种形势下,汽车产业必然会转到一个向优势企业和强势企业聚集的状态。这是必然的。所以我们一直在坚持,要把自己做到最强,这个“强”表现在各个价值链和各个领域。

  你说人定胜天,这可能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但是,人可以胜人,你必须要把自己做强,这样你才能够去整合,你才能在未来生存。因此,前两年我们一直在控制产能。像2008年8、9月份,别人都放假停产一个月,但你知道吗?我们是要求员工放弃星期六来加班生产,所以我们是当年惟一不调生产目标的厂家。

  有时,我也在想,按照2008年这种趋势,2009年时我可以去做一些收购,这本来也是我的长项。结果2009年猪都飞上了天,所以2009年,我说很郁闷。

  是因为没去收购?

  不是。郁闷的是产能不足,我们仍然保持增长,但在挖掘产能极限方面费了大工夫。然后所有的机会都没了。但是对于重组收购,我们还在预测。随着市场越来越理性化,这种客观规律肯定会发生,关键是自己首先要做好,不用太去为规模之类的事情操之过急,现在还不是时候。

  从市场分布看,东风日产目前的短板在哪里?

  主机厂放在哪里,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都是有好处的。比如我们在华南市场,市场份额就接近17%。从“1+1”活动效果看,即当地的天籁上牌量和全车系总量都要占到行业第一,其覆盖的城市主要也在南方。相反,我们在华东市场最弱,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我们就想怎么去做好华东市场,把在华南市场取得的成绩复制到华东市场上。

  实际上,你看东风日产的车型都比较慢热,它在行业里可能不是排在第一,但肯定是排在前三位,所以整体加起来的合力就很大。

  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在讲,东风日产产品体系最全,但到现在为止,我们也就是3条生产线,8个产品:花都工厂2条线,襄樊工厂1条线。你再看看行业里排名前十位的汽车厂家,随便一数都有十几个产品。

  所以,从产品看,我们并不多,但我们还是按照均衡发展原则,让每个产品都按计划在各自区隔里发挥作用。2009年我们打造了4个销量过万辆的车型,我们叫做“金砖四车”。今年从6月起,我们的SUV奇骏逍客)也月销过万(辆)了。这样,东风日产的产品结构就很稳定。

  我不像别的厂家那样,一款车一个月卖3~4万辆,一旦市场不行,压力就很大。我们的每款车都按计划在各自区隔里发挥作用。2009年别人都在做1.6L,因为有政策优惠,有些厂家1.6L的汽车月销可以卖到5~6万辆,而我们在追求结构更合理,尽管1.6L好卖,但我的产能有限,所以我重点做天籁轩逸,并实现月销过万辆。

  因此,别人在求量的时候,我在求质,去挑战大车的销量。然后,延续这个目标,今年我们又把SUV做到月销过万辆。用我们内部话来说,就是高端爆发、中端崛起、小车走量,高中低档都在自己位置上发挥出对整体的贡献,这样我的结构就更加稳固。今年很多厂家都感觉到了压力,我们的库存仍在合理水平。

  到山沟里写书

  《汽车商业评论》:现在很多汽车厂家都在实施分品牌营销,典型的有比亚迪奇瑞,您有没有想过这么做?

  任勇:如果品牌个性或者差异性较大,分品牌营销是可以的,因为目标顾客不一样;但如果差距不大,分品牌就有快速扩充经销商的嫌疑,这是一种方式,但其实对体系增长并不利。

  有的企业,它在这个平台上刚布了一个网络,然后换一个品牌,又在边上再布一个网,又吸纳一批经销商,就类似于化妆品和快速消费品行业圈钱的做法。遇到某个月销售出问题了,开个经销商大会,谁拿钱我就给谁,没有持续性,经销商的利益和体系效益怎么保证?

  在体系竞争力方面,我们对单店销售量非常关注,每个店每年要卖到千辆以上,这样,他的收益才好,他收益好,就能按照企业要求去做事。如果他连钱都赚不到,你还要他去做什么附加价值,不可能的事。

  这次世界杯,东风日产的超级球迷方式做得很巧妙,当时怎么想到这个创意的?

  那段时间,世界杯是最热的话题,媒体资源也相当紧张,我们也想抓住这个机会做些传播,但你也知道,央视体育频道是最热门的资源,尤其是像点球大战这样的好时段不太可能拍到,随便一拍价钱都高得离谱,所以我们就想到另一种做法,走些偏门。

  对于好做法、好建议和新资源,东风日产一直持开放态度,我们一直强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创新精神,都要另辟蹊径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东风日产从研发到采购到营销,都会以挑战新高度给每个人加压。在这种氛围下,他们就要不断出新东西。

  您的这种开放态度从合资公司成立时就被延续下来,比如您的几个部下,实际上都是从其他行业过来的。

  从风神开始,我们就打破了常规,然后做资产重组,在资本运作领域也是别人没走过的路。包括在文化里面,上面我提到的中山会议,最后形成了《东风日产高管宣言》,主要就是保持创新文化氛围。

  我们鼓励员工按照公司的既定战略前进,要他们大胆做出决策,经过充分沟通和反复论证后再去实施。但如果后来环境变化,或者条件变化,即使结果不成功,这种行为也不会受到指责。相反,我们会鼓励这种突破创新意识。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在东风日产这条船上不断挑战,创造新价值。

  您们也提出要打造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这块能透露一些吗?

  还没有。

  今后新阳光品牌会怎么做?

  这个话题比较敏感。

  未来奇骏逍客会放在郑州日产生产?

  还在讨论协商,还没有对外发布。

  在2013年100万辆目标中,自主品牌会占多少?

  这100万辆中,每个车型占多少,我们都详细地规划出来了,但我也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里面没有自主品牌。

  您平时都很忙,您怎么跟您的团队进行交流?

  各种方式都有,哪种有效率就用哪种,不同的事情可能用的方式不一样,如会议、签办单、邮件等,当然也包括喝喝酒(笑)。

  您也有很豪爽的一面,听说您特别能融入到经销商团队里。

  我们整个团队都很有激情,从经销商到供应商,大家都是一个梦想和追求,就是期望体验对事业的成功。每次成功,都能尝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所以都愿意去挑战更高目标,追求更大成功。参加经销商大会,就是要把这种激情传递给他们,使他们向梦想挑战。

  东风日产团队不仅仅是我们,我们自身做不了多少事情,也包括供应商和经销商,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要把所能用到的资源最大化,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您平时怎么分配您的时间?现在还打高尔夫吗?

  打。除了上班时间,全被秘书排得满满的,闲时我还是比较贪玩。以前每天固定看两小时书,这几年不行了,工作太累,对自己的要求就放松了一些。

  您都看哪些方面的书?

  管理、经济、哲学。

  哲学也喜欢看?

  对。以前商务印书馆不是出过很多(哲学书)嘛。那些书,我见到就买,所以我的书柜里有两层都是商务印书馆的书。

  您陪了三届日方代表,他们做事风格肯定不同,您有什么感想?

  像日产汽车这种大公司培养出来的高管基本素质都不错,尽管风格和个性不同,但他们都会按部就班地去推进。所以,他们谁来,换谁,对整个体系没有什么影响。

  假如有一天您不做汽车了,您会做什么?

  我就想到一个山沟里去写写书,然后修身养性。

  

(责任编辑:刘林源)

[我来说两句]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