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汽连续举办了3届设计大赛,并且在今年开设了“新秀班”。
在自主品牌任何一款新车上市时,大都会听到“意大利设计”、“英国设计”、“德国设计”等等,以此来表明自己“出身高贵”,可从中也能发现,我国的汽车设计似乎乏善可陈,不过中国一汽技术中心主任李骏告诉记者:“中国的汽车设计也并不弱,我们就有自己的造型中心,我们缺的是设计大师。
为了培养中国的设计人才和设计大师,中国一汽连续举办了3届设计大赛,并且在今年大赛中选取优秀的学生开设了“新秀班”,2010年10月16日,中央美术学院首届中国汽车设计新秀班正式开课。
据了解,中国汽车设计新秀班是由中国一汽在第三届中国汽车设计大赛的基础上,联合中央美术学院为大赛获奖选手开办的,这也是本届设计大赛更具里程碑意义的创新亮点之一。来自全国各地的18名中国汽车设计大赛获奖者(铜奖以上)、7名中国一汽技术中心设计师、8名中央
美术学院交通工具系学生组成了第一个新秀班集体。
中国一汽与中央美术学院通力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邀请国际知名设计大师、学者来华授课,并联手国内专业汽车设计机构,通过一年的学习与实践,为学员们创造了国内顶级的汽车设计教育平台。
新秀班开课
“这是教育领域校企合作的一个典范。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汽车厂商和美术教育机构,中国一汽与中央美术学院的联合必然给中国汽车设计教育注入强大的动力。”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评论道,“今天的学生们还是一块块璞玉,我们用一年的时间来精雕细琢,把它们打造成器。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为中国培养自己的汽车设计大师。”
为保证将学生们“雕琢成器”,中国一汽与中央美术学院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师与合作机构遴选方面反复斟酌。为期一年的学习中,安排了6次集训。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集训时间,主办方周密计划,最终决定由来自美国巴沙狄那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in Pasadena)交通工具系的Richard Pietruska教授、著名文学大家阿城与阿尔特(中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IAT)组成首次集训的师资阵容。
“Richard Pietruska教授的任务是开宗明义,向同学们介绍汽车设计所需求的技能,同时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技能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量身定制学习方法,为后续的因材施教奠定基础;阿城老师担纲人文课程讲授,开设‘工业时代的汽车文化’讲座,提升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同时,赵冬杰老师负责同学们在阿尔特的商业调研课程。”首届新秀班班主任介绍说,“为给同学们营造一个更加真实、系统的学习环境,这届新秀设计班将带着任务学习,这也将在本次集训中开题。”
除了出众的师资组合,首期新秀班的学员队伍构成也是一大亮点——包括获奖学生、美院学生和一汽的在职设计人员。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和在职设计人员一起切磋交流,对他们深入了解概念设计与现实应用的区别,乃至未来更快更好地加入专业设计师团队有很大的帮助;而对于一汽在职设计人员来说,与学生在一起可以接触到年轻活跃的设计思想,了解现在的年轻人对汽车这种产品/艺术品的想法和认知,这样的反馈也将有助于在今后实践工作中设计出更贴近时代需求的产品。
按计划,在6次集训中,同学们将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概念车的设计定位开始,历经设计提案、提交草图、概念设计定案、数模设计、模型制作等流程,最终完成一个标准的商业作业。据悉,中国一汽将有可能对其间优秀作品制成实车提供支援,这将是对学生们莫大的鼓励。
旨在为中国汽车业发现、培养更多的汽车设计人才,中国一汽于2004年创办了首届中国汽车设计大赛,迄今已举办了3届。“汽车设计新秀班是中国汽车设计大赛的深化和进一步发展,是中国一汽践行自主创新战略的务实举措。它将坚持务实、创新的汽车设计教育体系,继续与名校合作,邀请世界名师,为广大学子提供成就梦想的舞台,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创新的原动力。”中国一汽相关人士总结道。
大师稀缺
其实,在汽车设计方面,中国一汽本来就已经走在了前面,众所周知,中国一汽研发中心就设有造型中心,中国一汽技术中心主任助理郭茂林就告诉记者:“关于汽车造型现在是企业形象以及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的体现,而且它也是和消费者沟通的要素。所以我们中国一汽基于这几年过程中对于造型的理解,决定成立造型中心。因为企业造型的水平也代表了整个企业的创造力。我们造型中心的功能是覆盖造型全流程的基地,从造型的前期研发,到创意设计、数字化设计、到物理模型以及到未来的Showcar制作,是我们集团非常有竞争力的科研单位。”
尽管在郭茂林看来,中国一汽的设计和工程能力并不比国外差多少,但是他表示目前中国缺少的是“顶尖人才”。
举个例子可能就会容易理解,意大利的乔治亚罗无疑是一个设计大师,他也有自己的工作室,其实每一款出自他的工作室的设计产品并不一定都是他自己来做的,而是由他负责一些大体的方向等,中国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能够“领军打仗”的人才。
郭茂林表示:“其实下一级做设计的人员只要你能帮他立起来这个方案,是很容易做成的。关键是战略制定和方案的设计者,这是现在各个公司比较稀缺的,我们一汽虽然在做,但是也缺一些领军人物。”
如果有了这种领军人物,中国的汽车设计面貌就会大大改观,因为目前各企业特别是中国一汽都具备了较强的工程能力,而且社会上各种工作室等资源也很丰富,如果有一个“大师级”人物来统筹,就会改变目前“汽车设计不自主”的现状。
不过,很少有企业注意到这个问题,曾经有某自主品牌的高管谈中国的汽车设计,他感到很悲观,在他看来,中国“循规蹈矩”的文化很难诞生真正的设计大师。“中国元素”在汽车设计领域的声音也可以说是小得可怜,只有少数合资品牌在中国进一步研发设计时,宣称“加入了中国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等。
中国一汽能够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且切实做各种工作譬如设计大赛和此次的新秀班等来改变现状,也就显得特别难能可贵。一届新秀班,一年的培养时间可能并不会打造出一个大师,对于未来的艰难,或许用郭茂林的一句话来表达更有说服力:“我们要是在未来10年、20年里面培养出来几个中国大师来就已经是非常好了。”
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通过这种方式对汽车设计传达出重视和尊重,对社会的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或许某一个火种就因此选择了汽车设计,就因此走进了中国一汽的新秀班,也因此成为中国的设计大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