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6年位居我国商用车销量榜首,年销量超过7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商用车企业;品牌价值达到339.71亿元,排名行业前列;与康明斯的合作渐入佳境,与戴姆勒合资公司成立在即,国际化道路更添砝码;牵头成立北京新能源汽车联盟及可持续新能源国际联盟,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福田汽车用一个个骄人的成绩,为即将过去的“十一五”交出了完美答卷。
从成立到成为全球第一,再到巩固其在全球商用车领域中的优势地位,福田汽车只用了14年。这14年中,福田汽车通过强大的战略能力和运营能力,成功把握了全球汽车业变化和中国汽车产业的“黄金机遇期”,在战略、技术和产品等层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1年,是福田汽车成立15周年的特殊年份,更是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以2020战略为目标,福田汽车正朝着世界级商用车企业大踏步迈进。
15年打造全新福田
1996年,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4412万元。由于是100家法人共同出资建立,当时有“百家法人造福田”的说法。“百家法人造福田”是福田汽车“集成知识,链合创新”特殊模式。汽车产业链上下游100家企业,以产品和产权为纽带,将供应商、经销商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战略联盟关系。在福田汽车当时的100家法人构成中,有55家主机厂和配套厂,45家经销企业,遍布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而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也盘活了兼并企业的存量资本,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了国有资产的质量。
福田汽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次创业是从1996年到1999年,这个阶段也被称为产品经营阶段,累积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平台、汽车产品平台和经营网络平台。这一时期的福田,立足于集中有限资源、实施目标集聚战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在缺少资源的情况下,福田汽车充分评估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依靠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进入汽车行业,在成立3年后迅速成为轻卡市场领头羊;1998年,福田汽车顺利实现上市,成功构建融资平台,打通产业与资本的通道,使企业获得持续的融资能力。同时依法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的管理和运作符合法律要求和市场经济规律。如此“四年三大步”的高速发展,取决于战略选择的科学和成功实施。
第二次创业是从2000年到2005年,这一阶段又被称为产业经营阶段。进入新世纪,福田汽车所处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跨国汽车巨头陆续进入中国,汽车行业面临着竞争结构调整,同时中国经济迅速腾飞,这给起步较晚的福田汽车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经过对世界汽车产业的研究,福田汽车发现,规模经济是汽车行业的典型特征,并通过多业务来实现规模效应,通过规模效应来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总成本、提高技术水平。面对新格局和新形势,多年的战略研究和市场感悟使福田汽车在关键时刻领先一步,制定了商用车全系列发展战略,累积形成了商用车生产平台、战略管理与运营改善平台和品牌与技术创新平台。在这几大平台的基础上,福田汽车开始走以内涵增长为基础的业务扩张道路,搭建了面向未来的业务架构。2004年,福田汽车实现了商用车中国第一的阶段性目标,并保持至今。
福田汽车将2006年到2020年长达15年的时间看做是其第三次创业。这个时期也可称作全球化经营阶段。从2006年开始,福田汽车启动了“内涵增长、结构调整、全球化”战略,计划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把福田汽车打造成为国际化汽车企业。
“十一五”为国际化打下基础
第三次创业的第一个阶段即“十一五”即将过去,用“完美”一词来形容“十一五”期间福田汽车所走过的路再合适不过。“十一五”的五年,是福田汽车深化内涵增长的五年,是福田汽车搭建面向未来业务架构的五年。五年来,福田汽车不仅在销售层面实现了迅猛增长,更是在战略决策、业务创新发展、产品创新、质量与效率、资本运营、管理创新、文化与品牌经营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并形成了组织化能力,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对福田汽车“十二五”战略规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几个数字能反映出福田汽车在“十一五”期间的卓越的销售业绩。“十五”末的2004年,福田汽车销量为341043辆,同比增长31.1%,到2009年,福田汽车的销量已经达到602273辆,同比增长47.1%。在如此庞大的基数面前依旧能够实现年增长45%以上,没有几家汽车企业能够做到。而在2010年上半年,实现整车销售37.11 万辆,同比增长29.4%, 2010年全年销量预计将超过70万辆。与“十五”相比,福田汽车年销量已经翻番。2004年,福田汽车实现销售收入178.9亿元,而到了2009年,销售收入已增至534.4亿元,销售收入较“十五” 期间翻了近两番。销量与经营质量的双双提升,使福田汽车在“十一五”期间步入快速的上升通道。
在这一系列销售成绩的背后,实际上是福田汽车内涵的全方位增长。“十一五”期间,福田汽车在战略决策、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下足了功夫,这一切,支撑了福田汽车的内涵增长。
前瞻性的战略决策为福田汽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福田汽车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战略管理架构,并引入了商业价值发现技术,丰富了公司战略的内涵。福田汽车的战略管理独具科学性和创新性,其战略体系包括公司战略、业务战略、职能战略三级,各级战略之间互相协同,共同保障了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福田汽车的战略安排不仅包括了与汽车产业周期相匹配的10年规划、5年计划,还包括更为具体的2年滚动预算、年度作业计划推进等,这确保了战略与运营的有效衔接。福田汽车每一次战略决策都是在深刻洞察和准确判断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证明福田汽车的战略设计是科学而富有远见的。正是在一系列有效战略的指引下,福田汽车总能实现对细分产业切入时机的准确把握,对市场判断的高度准确,以及对有效资源的合理利用。
业务创新发展为福田汽车开拓了全新的发展路径。“十一五”期间,福田汽车确立了“商用车全球发展、乘用车稳健拓展”的发展思路,启动并实施了公司成立以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略转型和投资活动。
“科技创新”一直是福田汽车发展的核心手段和动力。在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经过十余年的软、硬件的沉淀和积累,福田汽车搭建了以总部为主体、全球联合开发的产品研发管理系统,形成了由世界一流的海归专家和学术带头人领衔的、能够适应全球开发要求的3000余人的研发工程师团队,形成了达到国内一流、接近世界水平的产品研发创造能力。不仅如此,福田汽车的研究系统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在研发过程中福田汽车注重以客户为中心,形成了快速响应市场的开发模式,从而使得新产品一经投入市场便能打响。
而为了能够提升质量、降低成本,福田汽车自2001年以来就开始持续推进TPS,吸收了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并最终形成了福田独有的FPS自主改善的文化和管理方式。在推行TPS以来,福田汽车通过以人为主体、以过程为主线的持续改善,提升了公司整体的生产效率、资金效率以及运营效率。目前福田汽车TPS管理方式正在由隐性效益转变为显性效益,使得公司在质量、成本以及制造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为了能够满足多品牌、多业务、多事业部运营的需要,福田汽车又独辟蹊径创建了先进的“产业集团 +SBU”管理模式,这一模式既能够保证大集团的规模效应,又能达到快速响应市场的目的。“产业集团 +SBU”管理模式从组织和流程等各方面支撑了福田汽车的发展,对于福田未来开拓国际市场、到其他国家设立工厂和事业部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整体能力以支持业务发展和全球化战略的实现,福田与IBM公司进行深度合作,于2010年初正式启动了管理模式咨询项目。福田集团管理模式咨询项目旨在明确战略发展对组织的要求,同时以行业最佳实践为借鉴,通过对福田目前组织能力的研究,找出差距和改进的方向,以促进福田组织发展的先进性,并为未来福田内涵能力的持续改进和转型奠定基础。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事业部作为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机构,将协助福田打造世界一流的管理竞争力。
正是在全体系内深入内涵式增长的模式,让福田真正走在了汽车产业的前端。
2020战略:走进通向世界级企业的大门
2010年6月9日,福田汽车在京与美国康明斯公司签署了福田康明斯ISF系列欧Ⅵ发动机技术导入协议。双方约定,福田汽车将面向全球推出与康明斯公司共同链合开发面向全球市场的欧马可、新萨普及蒙派克欧Ⅵ产品。福田汽车与康明斯共同创建全球研发平台、共同发展研发团队、共同技术研发,共同建厂、引进生产线,协同全球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
为把握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朝着世界品牌跨步迈进,福田汽车制定了详细的未来战略规划——“2020战略”,与康明斯的合作,正是 “2020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这一战略,到2020年,福田汽车全球销量将突破400万辆,销售收入超过4000亿元,实现利润200亿元以上,分别为2009年相应经营指标的6.6倍、9倍和12倍;届时福田汽车将完成全球化市场和产业布局,海外销量占总销量38%,拥有世界级业务规模和世界级的企业发展能力,成为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并进入世界汽车企业前十强。
“2020战略”包含了福田汽车“十二五”规划和十年远景目标。在“十二五”规划中,福田汽车将在北京建设五大重点工程:北京密云多功能汽车厂、北京怀柔欧曼GTL新型节能重卡工厂、重型机械工厂,GDI汽油发动机厂以及北京全球创新中心。随着五大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在“十二五”期间福田汽车国内年产销量将达到180万辆。不仅如此,福田汽车整体的工艺水平、流程设计、车间管理、质量控制等各方面都将获得明显提升,不仅能在国内汽车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而且能与国际先进水平一比高低。以此为基础,福田汽车将加速以北京为中心向全球市场发展的企业征程,从而能够真正跻身国际商用车巨头的行列,在世界商用车企业发展格局中具有一席之地。 “5+3+1”战略则是“2020战略”的核心内容。其中“5”是要在全球五个国家分别建立海外工厂;“3”是指主要产品突破北美、西欧、日韩等3个最发达地区市场;“1”则是指在北京建设福田汽车全球创新中心。这实际上是福田汽车由中国福田向世界福田挺进的宣言,它意味着福田已打开了通向世界级企业的大门。
福田之所以提出“2020战略”,与其对今后10年全球宏观经济和汽车业发展的分析和判断密不可分。
经过一系列严密的论证和分析,福田汽车认为未来5~10年将会出现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的又一次转移大潮,也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的关键时期。而中国是未来全球竞争中的重要力量,将孕育出世界级的汽车企业。福田汽车的“2020战略”,正是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洞察和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制定的。而福田汽车之所以要在印度、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和印尼等5个国家首先建设海外工厂,是基于对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前景的考虑。
与此同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发达国家的购买力产生了一定的下降。可以说,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将使未来10年中国在“中端产品”上有巨大的发展机会。因此,福田汽车将致力于按照世界标准打造中端商用车产品,突破西欧、北美和日本3大发达国家市场,从而在已经充满竞争的发达国家市场上开辟出一片蓝海。
而对于中国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城镇化的加速以及二、三线城市消费的爆发,未来5~10年,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处于黄金发展期。鉴于福田汽车目前在中国汽车行业新能源领域的领先优势,可以预见福田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发展将会势如破竹。
按照福田汽车的战略分析,5个新兴经济体——印度、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印尼,3个成熟发达经济体——北美、西欧、日韩,再加一个中国,将从销售量和销售收入上主宰全球汽车产业90%左右的商业价值。而对于福田汽车来说,成功地实现企业的“5+3+1”战略,才真正踏上了全球化征途。到2020年,海外销量将占福田总销量的38%。而届时,福田汽车将以中国为全球业务管理中心和国内业务运营中心,在全球主要产业化国家设立区域运营中心,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化公司。
“福田汽车需要借助中国经济与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机会,进入中国汽车行业第一梯队,打造全球运营的能力,完成由本土品牌向国际品牌的跨越。”福田汽车新闻发言人赵景光提起“2020战略”信心满满。从“十二五”开始的新阶段,福田汽车企业品牌将完成从产品品牌形象主导向建立企业母品牌主导形象转型;从商用车制造的福田向科技创新的福田转型;从单一的理性产品价值向绿色人文的人性价值转型;从中国的福田向世界视野的国际化福田转型。
2010年8月28日上午12点,随着福田汽车党委书记、总经理王金玉发布“2020战略”,福田汽车新标识也正式发布。光彩熠熠的新标识和“2020战略”一起,构成了福田汽车国际化的全新思路。这是福田人第三次创业的美好愿景。在未来10年内,我们会看到一个世界级汽车公司在世界的东方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