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记忆第12期:第一代汽车造型设计师艾必瑶-搜狐汽车

 

对中国汽车设计师来说,艾必瑶可能只是个陌生的名字。总结其30多年来设计生涯,她参加或独立设计过的汽车有:东风牌轿车;红旗牌高级轿车有CA770两排座、CA771三排座、CA771变形检阅车、摄影车;CA772国家元首车(防弹车);解放牌改型车;重型汽车有红岩牌CQ261、CQ362P、CQ370、CQ372、CQ40D等。由于年代久远,有些细节我们无法一一为你呈现。为此,除讲述内容外,搜狐汽车还将艾必瑶保留至今的一份手稿内容配合推出,希冀能互作补充,为大家还原一个更完整的红旗故事。[详细]

艾必瑶

还原鲜为人知的红旗设计往事


在我们采访整理的《汽车记忆》栏目里,红旗是被讲述最多的故事。或许,不仅因为它当年的辉煌,更因为它所代表的一种图腾,一种精神。本期,我们邀请年届八旬的中国第一代汽车造型设计师艾必瑶讲述红旗设计往事,为我们揭秘东风、红旗轿车名字由来;金葵花喇叭按钮设计情节;以及如何突出红旗内饰的民族特色等鲜人为知的故事。
    对中国汽车设计师来说,艾必瑶可能只是个陌生的名字。1933年她出生在云南昭通,上完小学后,全家搬到昆明。1952年考入成都艺术专科学校(四川美术学院前身)美术系。一年多后,因院系调整,继续到贵阳师范学院学习。1954年艾必瑶毕业,为追随从小青梅竹马的先生曹积光,她被分配到一汽设计处车身科,科长是吕彦斌。
  由于年代久远,有些细节我们无法一一为你呈现。为此,除讲述内容外,搜狐汽车还将艾必瑶保留至今的一份手稿内容配合推出,希冀能互作补充,互相映衬,力求为大家还原一个更完整的红旗设计往事。
  采访过程中,艾必瑶老伴曹积光同志一直陪伴其左右,并就相关内容做补充讲述。在此,一并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敬意。[详细]


    史汝楫:红毛泽东送东风的人            王振:他是CA770功臣
    李中康:红旗保险车总设计师            吕彦斌:跌宕酸楚的汽车生涯
    华福林 杨建中:难以忘记的红旗故事      贾延良:被遗忘的红旗设计师


填补汽车造型空白

怎么做雕塑也是新尝试,上学时我只看过雕塑系的同学拿泥土做过。我们也先拿泥土试,但不知怎么弄。邱良彪出主意说,好像需要加盐,还要蒸。但试来试去,泥土不能固定,仍要散。
    这期间正好有工艺处同事从苏联实习回来,他们带回一块苏联做模型用的油泥,交给设计处,设计处给了吕彦斌同志,吕又交给中央化验室。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油泥的样子。用手一捏,手感还挺好。[更多]

激情燃烧的岁月
艾必瑶、陶本光、吕彦斌、孟少农、林水俊等设计处领导
因缘巧合 初成一汽人

我能去一汽主要是因为老伴。1953年他从云南大学机械专业毕业,与班上十来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一汽。1954年我临近毕业时,他给组织上提申请,希望我能分配到一汽。这样,我和同班同学邱良彪(已去世)一起分到一汽。在设计处困难不小。搞艺术和搞工程毕竟是两码事。吕(彦斌)科长让我们从理论开始,先学机械制图、汽车构造等。他们有时会给我们讲讲课,但多半得自学。那时人年轻,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更多]


从头开始 填补汽车造型空白

设计处原来很简陋,做模型的大平板、龙门架这些最基本的工具都没有。后来才慢慢发展起来,一边做,一边想,同时参考其他工具,对其改进来做模型。但也有好条件:只要是厂里要做的,厂长下令支持的,就什么都有——人也有,物也有,全厂都会支持。随着设计处逐渐壮大,我们组增加了张祥瑞,他年龄较小,喜欢画画,从描图员提升调入,目前仍健在。后来又增加陶本光,然后是程正,再后来是贾延良,但他很快又去念研究生。[更多]


归去来兮 似曾相识金葵花

红旗最初的按钮图案是计里鼓车,装在方向盘上,转动起来看上去不协调。一汽领导提出重新设计,我认为图案要适应使用要求,方向盘上需要一个圆形的图案。而圆形图案中,花的造型较多,如牡丹,它象征富贵华丽,但此处不适合。相比较而言,向日葵则永远跟着太阳转,政治上也有象征意义。其花型饱满,色彩高贵,坚定朴实。方案提出后,有人认为太单调,再联想到车身上还有三面红旗,把红旗变型成有动感的效果。用黑色衬底,从色调上看,金、红、黑三色简明庄重,更突出了葵花。而且与方向盘的色调也一致。在我调离轿车厂时,金葵花样品出来了,但不知后来定案没有。[更多]


从东风到红旗

红旗轿车的设计与试制工作交差进行。每个设计环节都缩短时间,造型时间主要放在1:1模型上。1:1模型轮廓出来后,孟少农同志也亲自动手,参加雕塑。我们把前脸分做两半:一半由我们造型科做;一半由孟厂长做,当然还有人帮他一起干。最后两边综合,取其优点,合二而一,定案。
    红旗轿车造型工作量比东风轿车大,虽然也有样车,但要求改型。受当时历史情况影响,样车少,时间短,整个造型显得笨重,主要是弧面多。[更多]

 一汽厂成立五十周年时画的一张轿车全景图,包括东风、红旗等,由吕彦斌绘制

艾必瑶最关注红旗进度
追根溯源 “东风”“红旗”情关何处

哎呀,这车还得取个名字。饶斌厂长突然说。我马上想起那位清华大学教授。就说,今天下午正好有人提,建议分别叫东风和红旗。
    东风,红旗。东风压倒西风。乘东风,展红旗。好。有动感。汽车名字首先要有动感。饶斌厂长说。也符合潮流。就用这个名字吧。
    其实我只想还原真实情况——东风和红旗的名字是一位清华大学教授提出,饶斌厂长最后拍板。遗憾的是,这位清华大学教授的姓名我们一直不知。[更多]


自主红旗 阅尽民间特色

红旗内饰生产这块我负责。内饰要定材料,原来我不知道内饰到底用什么材料,只知道用真皮,但又觉得跟人家一样就没特色,所以提出要搞些民族形式的东西。

为定材料,我经常跑到苏州、杭州一带去找生产厂家,搜集了很多织锦和天鹅绒。这两种材料属中国传统纺织品,比较厚,我搜集了很多样品。拿回来后,把它们挂起来,让厂长们提意见,为坐垫、地毯和顶棚选合适的材料。确定后,再去找厂家协商制定适合汽车用的产品。[更多]


艾必瑶手稿摘要 从东风到红旗

根据工作需要,我学习了汽车构造、机械制图、雕塑、翻石膏以及油泥试验和制作。后来设计轿车,我主管轿车内饰,又跟随福州老艺人李芝清学习福建大化各种花纹制作,重点学习赤玉砂和绿宝砂的制作。同时我还学习过景泰蓝、金化镶嵌、象牙雕等特种工艺品的制作;学习了杭州云锦、苏州天鹅绒等装饰绸的工艺和试验,以及手工地毯的制作等。
   30多年来,我参加或独立设计的汽车有:东风轿车;红旗CA770两排座;CA771三排座;CA771变形检阅车、摄影车;CA772国家元首车(防弹车)等,及解放改型车;红岩CQ261、CQ362P、CQ370、CQ372、CQ40D等。 [更多]


30年设计之感悟

我在轿车设计中的体会有:一是国外造型设计相对封闭,而国内不仅开放,还要请人来做评议。比如1:1模型做成后,要开三次定型会。先在本单位开,工人和驾驶员等都参加;其次邀请外单位的美术工作者参加;再次领导评审拍板。二是领导始终关心每个造型环节,如选料、定色、编号入样等。三是工作节奏快,没有空闲时候。四是通过不断实践,提高设计人员素质。五是轿车造型是我最喜欢的工作。六是目前在我国轿车不能普及。[更多]

从东风到红旗
毛泽东在中南海观看并乘坐东风轿车
红旗内饰“源代码”

1959年11月,一汽专门就内饰材料问题召开会议。会上大家提出不同看法,对特种工艺的反映如下:赤宝砂虽好看耐久,但不适汽车用。原因一是反光太强,影响视线;二是生产周期太长。象牙雕等也不适用。它生产周期长;成本太高;容易脏,不易清洗。这反映了如何对待民族性的问题,也反映了工业品与民族形式的关系。事实证明,工艺品和工业品有区别,硬把两者放在一种产品上,又要起一样作用,很难调合。[更多]


浮雕造红旗之得失

1960年代汽车造型方面意大利风盛行。意大利设计师分为两大派:一派趋向华贵,一派趋向安全动力学。总的来看,这两者都以浮雕感强取胜。这种流行思潮也深深感染了我们,我们侧重于华贵感。因此,红旗第二轮发型时就有目的地用了浮雕手法,做出样车。

这辆样车虽诞生在文革,但却又使红旗造型更前进了一步。当然也有教训,主要是造型比例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会造成很大损失;其次是装饰条的处理,(装饰条)处理不当,也会给车带来太高的感觉。[更多]


中国设计师有传统灵感

总体来看,汽车造型设计有两个功能:精神功能和物质功能。为体现这两个功能,我们运用人体工程学、流体力学和美术等原则进行设计。这个基本点国内外均一致。在设计程序方面也大体一样。在表现手法上,中国设计师有传统灵感,如果物质条件具备,我们的技巧很可能会优于国外。

物质和科学发展速度令人鼓舞,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和工具用品改进,都加速了汽车设计进程。这就要求设计师要掌握更多知识,在自我修养方面亦要更上一层楼。我的体会如下:一是造型设计的知识面越来越广;二是向边际科学发展;三是造型工作造成不能照抄;四是要充实和完善自我修养;五是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更多]


红旗故事被反复讲述

梳理汽车历史的过程中,红旗的故事被反复提及,其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史汝辑;有被人遗忘的红旗CA770设计师贾延良;有跌宕酸楚汽车生涯的吕彦斌;有难以忘怀红旗情结的华福林和杨建中;以及干劲十足的老革命王振……无数个昏黄的夜晚,我坐在灯光下敲打着毫无生机的键盘,重新整理这些汽车记忆,重新出发时,心情总是悲壮而神圣。我希望能以浅薄之力,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留下一些痕迹。[更多]

24 红旗喇叭上的金葵花样品
红旗造型变化
史汝楫:红毛泽东送东风的人

在设计中国第一辆高级轿车红旗CA72两排座时,如果孟少农的方案能够得以实现,那么,现在的红旗轿车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情景?中国轿车工业基地的梦想会不会早日实现?这是在听史汝楫老人家的口述历史时,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此次,我们邀请94岁的史汝楫老先生为我们讲述的中国第一辆轿车东风样车以及第一辆量产轿车红旗CA72两排座的设计和制造细节,听他自暴其非,为我们还原这段历史。 [更多]


王振:CA770功臣

王振,1927年5月出生在辽宁省铁岭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这一生,依其经历可细分为三部分:参加革命打土匪;抗美援朝上战场;加入一汽造轿车。他性格刚强,文武兼备。他的故事跌宕起伏,早年意气风发,晚年波澜不惊,听来令人百味杂陈。

他是这样一个矛盾体:做红旗轿车的17年历程里,他以坦荡磊落赢得了工人们的爱戴,却也因性格外露未讨领导欢心;他经历了人生的高潮,然后又在高潮后体味着世态的炎凉和繁杂。

[更多]


李中康:红旗保险车总设计师

我即将为你呈现的,仍是一段尘封多年的红旗往事:一项曾被列为最高机密的政治使命;一辆涉及国家五个部委和一个汽车厂的防弹保险车;一段承载着光荣与梦想,被铭刻与记录的革命人生。2012年6月9日,81岁的李中康在长春花园酒店向搜狐汽车口述历史。

1965年中央下达试制CA772特种车任务,随即成立领导小组,组长为中南海警卫局局长。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使命,此车涉及国家五个部委——中央警卫局、机械工业部、建材部、冶金部、化工部和一汽,整个研制工作均严格保密。其中,李中康被一汽指定为红旗保险车的总设计师和制造负责人。4年后,他们交出了合格的答卷。[更多]

上一张
下一张

红旗往事并不如烟

史汝楫:给毛泽东送“东风”的人

14
01
 制作团队信息                                    
专题策划:搜狐汽车分享到搜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