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 似曾相识金葵花
一汽先做东风,后来东风不做了,集中力量搞红旗。1958年红旗车还到莱比锡参加过展览,参展的是比较成熟的红旗。
在造型方面,红旗每年都要做一辆改进车。比如最开始的红旗前脸是这种竖条子,后来讲究意大利风,就改成凹进去一块,被称为"瘪肚车",但效果并不太好。细究原因,是我们对浮雕感比例掌握不透所致。因此,一定要在研究透彻设计风格的基础上,再来为我所用。
红旗LOGO里有个小灯,晚上开起来灯会亮。以后又有些变化,其中其LOGO呈"众"字的创意由我提出,经过大家共同讨论后设计,意为群众,突出三结合——当时背景是大搞群众运动,这个LOGO后来也没用。
我们还搞过左边三面红旗,右边三面红旗,再加上徽标红旗,一辆车上总共有七面红旗。感觉红旗太多后,逐渐减少为三面,后来又减为一面。
红旗还有变形车,如敞篷车和检阅车。检阅车的后座可以电动翻。在检阅车上,我曾设计过"金葵花"喇叭按钮,听说现在一汽全新红旗上又开始用,但跟之前的设计有变化。
红旗最初的按钮图案是计里鼓车,装在方向盘上,转动起来看上去不协调。一汽领导提出重新设计,我认为图案要适应使用要求,方向盘上需要一个圆形的图案。而圆形图案中,花的造型较多,如牡丹,它象征富贵华丽,但此处不适合。
相比较而言,向日葵则永远跟着太阳转,政治上也有象征意义。其花型饱满,色彩高贵,坚定朴实。方案提出后,有人认为太单调,再联想到车身上还有三面红旗,把红旗变型成有动感的效果。用黑色衬底,从色调上看,金、红、黑三色简明庄重,更突出了葵花。而且与方向盘的色调也一致。在我调离轿车厂时,金葵花样品出来了,但不知后来定案没有。
效果图确定后,下一步就是刻钢模。我们找到一位高级钳工师傅,名叫励金元,上海人。压出样品后,经过几次修正,再由实验室用真空喷镀完成上色工艺。葵花和旗杆用纯金突出主体,红旗用透明红漆增强旗的动态,整个背面喷银粉漆衬托保护,同时也增强了整体标志的亮点效果。看上去更丰富、饱满、庄重、大气。我这里还留下一个次品,虽然没有特意保护,迄今已40多年,色彩依然鲜明。
谈到设计,我认为工业造型,从设计到成品,很难说一个人能完成。因此我认为金葵花至今仍在用,还有人欣赏它,这个光荣是属于一汽轿车人。对这段回忆我也感到欣慰,既然有同志提起,就当个故事谈谈罢了。
我想重申我的观点,其实红旗车的造型,是几个人分别设计几套方案,大家提意见,再整改,取长补短,最后由厂领导评定。造型出来后,还要有工艺,你设计的东西到底什么样子,需要工艺做出来。因此,一个工业产品,它是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