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讯 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昨日发布了《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夏季报告》。该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进口量为14.1万辆,同比下滑34%;进口汽车上牌量为15.3万辆,同比增长15.6%。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宏祥分析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和鼓励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受益于政策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销量实现平稳增长。
丁宏祥分析,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进口量出现大幅下滑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港口、经销商去年底积压了大量库存有待消化;二是去年底低迷的市场使大家对今年市场持悲观态度,减少了订货量;三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工厂停产、减产,影响了供货。随着去库存化过程结束,上半年市场的良好表现将促使订货量增加,国外过剩产能将更多向中国释放。丁宏祥预计,下半年海关进口量将有所恢复,但全年总体下滑无法避免,全年进口量预计为36.9万辆左右,同08年相比降幅约为10%。
进口汽车上牌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进口汽车上牌15.3万辆,同比增长15.6%,增势平稳。丁宏祥分析认为,进口汽车上牌量增长的原因,一是政策拉动下经济回升、消费信心恢复;二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消费升级,形成新的市场增长空间;三是在消费税调整政策作用下,3.0L以下中低排量进口车型更加丰富。
丁宏祥特别指出,在金融危机和政策调整双重作用下,今年上半年进口车市场在车型、排量、品牌、地区等方面结构调整变化明显,主要表现有:
从车型结构看,上半年进口车累计上牌15.3万辆,同比增长15.6%,其中SUV累计上牌8.48万辆,占进口车上牌总量的55.4%,增长31.5%,轿车累计上牌5.54万辆,同比仅增1.4%,SUV的绝对量和增长率均高于轿车,SUV是进口车市场的主导车型。
从排量结构看,中低排量进口车同比增长,而大排量车有所下降。上半年,≤3.0升所有车型同比增长38.5%,>3.0升所有车型同比下降12.6%;≤3.0升轿车同比增长21.5%,>3.0升轿车同比下降23.6%; ≤3.0升SUV同比增长65.6%,>3.0升SUV同比下降3.7%。
从地区结构看,上半年,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增速偏低,甚至负增长,如进口车上牌量最大的浙江仅增长2.2%,上牌量靠前的广东、上海为负增长。而中西部地区增速明显加快,如内蒙、陕西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1.2%和178.1%。总体上,一级市场下滑3.3%,二级市场增长23%,三级市场增长47%,四级市场增长25%。
从品牌结构看,以宾利、劳斯莱斯等为代表的七个超豪华品牌上半年上牌399辆,同比下降14.6%。豪华品牌中,奔驰、宝马通过丰富中低排量产品线及推出新产品等方式取得良好增长,如奔驰新投放的排量相对较小的B200、GLK等车型,宝马X5和7系的3.0L排量车型以及全新车型X6,这些车型在2009年上半年都有不俗表现。而雷克萨斯、奥迪、路虎、保时捷等豪华品牌车型调整力度相对较弱,上半年均出现负增长。总体上看,由于豪华、超豪化品牌的大排量车型较多,且消费群体对于经济形势的变动更为敏感,在金融危机和消费税政策调整的双重影响下,如果不能尽快调整产品结构,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将面临相对较大的困难。
政策刺激作用逐步减弱,经济虽然开始回升但基础还不十分稳固,在这种经济形势下,丁宏祥对下半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持审慎乐观态度。他预计,经济增长、消费信心恢复和消费结构升级将成为下半年市场增长的决定因素。三季度上牌量有负增长的可能,主要原因是去年9月1日消费税调整使去年三季度进口车上牌量出现一个小的高潮,因而同比基数相对较高。而去年四季度是市场的谷底,预计今年四季度同比将有一定幅度增长。下半年上牌量总体比去年同期持平或稍高,全年上牌29万辆左右,比去年增长约8%。
结合以上分析,丁宏祥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理性看待上半年的进口车市场表现,对下半年市场不应盲目乐观,以谨慎乐观的态度制定下半年目标计划;二是顺应市场结构调整的趋势,主动调整优化车型结构和排量结构,加大SUV车型比重,加快向中低排量转移,积极开拓二、三级市场;三是对于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四是提升能力体系,完善运营管理,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全球汽车产业格局调整给进口汽车运作带来的双重性和复杂性,迎接并存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