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银:外资品牌并不十分可怕
北汽福田副总经理 王向银
主持人刘凤军:福田作为我们皮卡类车、商用车生产的最大的企业,在自主品牌的创新当中,可能有很多的体会,下面请王总分享一下在自主品牌建设当中的体会。
王向银:从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桑塔纳轿车,到今年的8月7日,福田和奔驰公司正式签署全球的战略框架协议,标志着世界汽车,因为他的品牌和技术跟中国的合资基本上达到一致了。过去的20年当中,之所以自主品牌不断地和国外的品牌寻求合资,就是外资的品牌在中国得到巨大的溢价当中,充分意识到了一个品牌对于一个企业和一个企业的产品的重要性。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汽车品牌在建设方面,加大了力度,我认为这是一个收获。
第二,外资品牌并不十分可怕。比如说商用车,这个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中国的商用车有250万辆的规模,现在外资品牌跟中国的商用车合资,几乎全线覆盖。从重卡到客车,到我们的小客车等等,外资都不能生存。除了本身商用车的特征追求高性价比,还有一个是由于资源的国际化,中国的商用车在追求价格的同时,把国际资源、人力资源、零部件都拿来应用,所以使得它的性价比远远高于外资品牌。这就是外资品牌尽管有很高的品牌价值和很高的质量,但是并不能在中国的土壤上生存,所以不要迷信它。
第三个是周总讲的合资品牌或者是我们的自主品牌不要一味地追求低价,这在商用车上面体现得很明显。因为商用车的特征,所以它是很高的性价比。前几年是杀价,但是近10年,商用车逐渐地认识到低价是不行的,因此在产品的研发投入上,品牌、开发和运营这个上面,做了大量的投入。所以,使它在品牌了内涵上,也就是产品质量、传播等等,得到了非常长足的进步。因此,品牌是靠我们自身首先要有信心来建设。
第三个收获,我认为品牌现在来做不晚,从我们自己自身做起,我们如果把品牌当成一个业务来做,从品牌开发和品牌的运营两个纬度去踏实地做,重点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那么你一定会获得成功。福田的品牌价值在去年的评比当中是221.7亿,福田只是一个20年的企业,为什么去年上半年是10万辆,今年上半年是20万辆,到今年年底我不敢说50万辆,但是46万辆是确保的。
那么,奔驰是看中了福田对于品牌、市场等方面的追求,所以这三条是我们这几年运作福田业务当中得出的结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