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走近汽车业陌生人:另类百路佳的迅速蹿起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09年07月03日11:20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杂志 作者:葛帮宁

  低成本

  比起产品本身来,苏力乾在合作模式上动的脑筋,一点也不少。

  从一开始起,他的目标就很明确:找代理商,而且只找两种代理商——一是当地的使用单位,如公交公司或者运输公司;二是当地的小客车厂,合作后可以将其改造成维修厂。

  也有专家向他建议:在国外找个强势合作伙伴,买品牌底盘,利用其渠道把网撒出去。客观而言,这不失为一条捷径,国内也有这样的合作案例。但苏力乾没有采纳这种方案。他说,现在合作环境很宽松,只要你情我愿即可,但市场有潜规则,你用了别人品牌的底盘,人家就会限制你的市场拓展,而且你掌握不了底盘的核心技术。

  有人批评他,百路佳纯粹就是OEM,毫无品牌可言,眼下看风光无限,再长远一点怎么办?苏力乾认为这种说法只说对了一半,“也不完全叫OEM”,他纠正说,初级阶段是联合品牌,出厂前我们用百路佳品牌,到澳大利亚后,客户自己换成了BCI品牌,但生产场地仍是中国南昌百路佳,事实上很多直接用户都知道BCI就是百路佳。

  结果是,双方谁也离不开谁。苏力乾坦承这是品牌软肋,但在企业起步阶段,舍此别无他法。同时,他提醒记者注意,在这个过程中,百路佳得到了三样东西,一是技术,二是品牌,三是高品质的管理。“不管怎样,车尾上还印着百路佳的英文标,大家都看得到。”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百路佳采用该合作模式还有两个原因。第一,百路佳出口往往采取固定结算模式,双方谈判时确定好采购成本和加工费用,在此基础上,给出一定利润空间。之后代理商在当地的销售价格和利润就跟百路佳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售后服务均被代理商买断。

  “你赚你的钱,我赚我的钱,大家分得一清二楚,不会留下后遗症。”一定程度上,国外客户很欢迎这种模式。2008年12月,原欧洲的一家老牌客车制造商的董事长来到百路佳,之前,他已经在中国市场上转悠了整整3年,几乎看遍了国内大大小小的制造商。此次行程,他去过厦门金龙、安凯客车、黄海客车,最后一站是百路佳。跟苏力乾见面谈完后,他说了一句话:“你们就是我们要选择的合作伙伴。”

  苏力乾显然不会把整个欧洲市场都交给一家来做,他把欧洲的一部分国家市场给了他。同时他在合同上注明“交叉点”的解决方案。打个比方,欧洲市场的几个代理商,有的做旅游车,有的做公交车,如果产品出现交叉,只要代理商之间协商好让出几个点即可,没必要重新再做产品认证。

  第二,更重要的是,这样能保证低成本运作。道理很简单,认证费、目录费都不用自己掏。千万不要小看这笔认证费,在欧洲,一辆车约需25万欧元;美国DOT为200万美元。

  除此之外,进入美国市场运营,还要通过美国客车协会这个非官方组织。该组织规定,客车厂必须对客车的每个座位投保100万美元,以13.7米大客57个座位计,共需投保5700万美元,再按照美国保险费4%计,200万美元就投进去了。前后加起来,一辆车进入美国市场仅“入门费”就需500万美元。

  对于那些囊中殷实的大企业而言,这笔钱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百路佳来说,它往往能在关键时候解决燃眉之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田禹)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