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最懂汽车的政府部长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09年07月13日14:27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杂志 作者:葛帮宁

  杨万胜:我又上了一所大学

  我跟吕部长一方面学人品,一方面学他的知识,用这些知识来指导工作。他离开后,我心里最难受的是,我失去了这样一个好老师

1993年国家机构调整,吕福源同志调到机械工业部汽车司当司长,然后提为副部长。从1993年到1998年,时任机械工业部国际司副司长的杨万胜跟吕福源同志共事5年,并屡次随他出国谈判,为中国汽车工业对外合资合作立下悍马功劳
1993年国家机构调整,吕福源同志调到机械工业部汽车司当司长,然后提为副部长。从1993年到1998年,时任机械工业部国际司副司长的杨万胜跟吕福源同志共事5年,并屡次随他出国谈判,为中国汽车工业对外合资合作立下悍马功劳

1995年,在德国与奔驰公司谈判汽车合资合作项目期间的合影。图种第二排种为时任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的吕福源同志,左二为时任海南省常务副省长的汪啸风同志,右三为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张高丽同志,左一为时任机械工业部国际司副司长的杨万胜,前排右三为时任外经贸部外资司副司长、现任商务部副部长的马秀红
1995年,在德国与奔驰公司谈判汽车合资合作项目期间的合影。图种第二排种为时任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的吕福源同志,左二为时任海南省常务副省长的汪啸风同志,右三为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张高丽同志,左一为时任机械工业部国际司副司长的杨万胜,前排右三为时任外经贸部外资司副司长、现任商务部副部长的马秀红

  我跟吕部长认识比较早。1984年跟克莱斯勒谈488发动机项目时,我在机械工业部国际司,分管汽车对外合作。

吕部长是一汽副厂长。那时是计划经济,一汽是机械工业部直属企业,其财务、技术引进等都由机械工业部管理。

  我记得很清楚,1984年夏天,克莱斯勒总裁卢斯到北京访问,我负责组织会见活动。国务院原总理李鹏正在北戴河休假,会见地点就定在北戴河。卢斯从美国坐专机过来,他的专机不能在中国境内飞,就租了一架空军飞机,从北京飞到山海关机场。那是我第一次见吕部长,他主要向李鹏同志汇报情况。

  当时做国际合作项目,凡是接待外宾,都要给国家领导人准备大量资料,比如外宾的专业、背景、爱好,以及双方谈判的技术问题等,以供他们参考。汇报情况之前,我提醒吕部长,在技术方面准备充分些,总理可能会问到这些问题。吕部长说,这没问题,你放心。外事活动我参加得比较少,杨处长(我当时是处长)你需要我怎样办,告诉我就行了。

  我记得李鹏同志问得很详细,原话我记不清了,大意是说,他不是学汽车出身,汽车方面算是外行,想听听大家的介绍。吕部长在技术方面讲得非常详细透彻。实际上我也不是学汽车的,而国内当时对引进技术也有争议,但通过他的讲述,我也认为488发动机很不错。后来,我了解到,吕部长平时话不多,但只要领导问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他都回答得很有条理。

  失去了一个好老师

  一晃就是10年过去了,1993年国家机构调整,吕部长调到机械部汽车司当司长,然后提为副部长。大概是10月份,我从美国读书回来,回到对外经济合作司工作。那时他的正式任命刚下来,但办公室还没搬到部里,因为工作原因,我去找他。他是我的直接领导,一方面我征求他的意见,另一方面让他安排工作。

  这次我们聊得比较深。吕部长说,他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毕业的,是改革开放后国家派出去的第一批访问学者。我告诉他,这个蒙特利尔大学离我所在的麻省理工学院很近,中间就跨了一个州。他说他有一次路过了麻省理工学院,是为了去波士顿参加第20届国际小型微型计算机会议。当时很艰苦,留学生没钱,坐的是美国灰狗巴士,买一些热狗吃。因时间关系,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周围转了一圈就离开了。

  吕部长视野特别开阔,从1993年到1998年,我们共事5年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我看他对汽车技术那么懂,还以为他是学汽车的。其实他学的是物理,后来开始研究汽车。他说,其实汽车和物理分不开,技术也好,其他东西也好,都是相通的。

  在他领导下工作,我感受到了他工作的严谨。但这种严谨不是死板。上面我讲过,他一般不多说话,但一到关键时候,他给你的一句话,你就能体会到他的关心。他表面上很严肃,但内心深处非常有人情味,很重情感。

  这么多年来,在我内心深处,我经常说这么一句话,跟吕部长共事,等于我又上了一所大学。这个话我不是现在才说,很多人也问我,说你怎么懂这么多?我说,我有一个好老师,就是吕部长。他离开后,我心里最难受的是,我失去了这样一个好老师。

  你可能赶上一个很好的领导,但你学不到这么多好的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完全能在学校或者书本里学到的,还要有一个导师。你的知识可能具备了,但你不一定能用;或者你有知识,但不能集中在一个火花上发光。导师是什么,他给你指导性的意见,告诉你怎么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产生火花。所以,我跟吕部长一方面学人品,一方面学他的知识,用这些知识来指导工作。

  不是单一地看汽车发展

  我们共事的这5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引进技术和对外合作的最高峰时期。汽车大量地引进来,中国汽车战略究竟如何发展,这是吕部长直接操作的一件大事,也是1994年汽车产业政策制定的背景和目的。在那个时候,吕部长就提出了两个影响深远的观点:一个是汽车进入家庭,一个是汽车小型化。

  我跟吕部长到欧洲时,他就讲过,像意大利、日本等这些国家,汽车道路都非常窄,走的是小型化路线。中国有这么多人口,要让汽车进入家庭,也必须走这种路线。小型车占地面积小,停车位占地少,否则将来就没地方停车。这是一个概念。第二个概念是排放有污染,所以一定要小型化。

  但当时的中国,因为体制所限,有些政策无法实现。我印象中,吕部长向很多国家领导人提过这种观点,表示要出台政策发展小型车。日本的政策是,买车首先要有车位证明,但如果是买小型车,就可以不要车位证明。同时,小型车停车不花钱,大排量不但要收,而且还收很高。

  我跟他去意大利时,他说,万胜,你看,这么小一个车,人家上下班开得挺好,到哪里一停,占地小,排量小,完全可以用嘛。在美国我们又看到,上班时如果一个人开的车,收费很高;但车里面假如坐了三四个人,可能就不收费了。中国人历来勤俭,但在汽车上的浪费却太大了。人们追求什么?没钱也要大车,好车。

  1996年我陪吕部长去美国卡特彼勒公司,这个公司主要搞工程机械。参观完后,卡特彼勒总裁派专机送我们到洛杉矶。在飞机上,吕部长跟他交流对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前景的看法,卡特彼勒老总就问,中国现在搞汽车,什么时候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吕部长根据公式算出了一个数字,回答说,用不了10年,可能也就是5年~8年,中国的汽车就开始进入家庭。但随后就会带来一系列交通问题,所以现在就应该研究交通问题。

  在国内,我记得吕部长也跟当时的北京市领导交换过这种意见,他提出,北京等大城市应该按照300万辆到400万辆汽车保有量进行规划建设。他说,城市的经济总体规模与汽车的保有量紧密联系,没有足够的汽车保有量,经济就不可能充分活跃起来。国际上属于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大都市,汽车保有量少则400万辆,多则700万辆,而且这些城市还有发达的地铁。中国也应该这样规划。

  他还提过一个数字,我忘记了。他说,万胜,你看汽车的发展,还有一个负作用,带来了汽车杀手。他原话里没有最后一句,其实就是会产生负面影响的意思。今后汽车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公路的发展,相应的配套急救措施,比如高速公路在一定范围内就应该有个急救站(那时美国已经修建了),这些东西在做规划时就应该考虑到。

  回想起来,吕部长并不是单一地看汽车发展,而是从整体经济,从城市规划,从人文理念方面来考虑汽车发展,从整个城市或者整个国家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理念来发展汽车。这很难得。吕部长既是一个纯技术的专家型干部,又是一个有宏观战略思维的干部。

  吕部长非常关注国际上新产品的推出和新技术的应用。比如GPS、ABS等,国外刚出现时,他就提出过要把这些技术引到中国来。他说,这些技术不是奢侈品,而是安全保障。有次我跟他去德国,在雪地里试车,那车加没加ABS他都知道。为了让我知道ABS的工作原理,他叫我使劲踩刹车。也是那一次,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ABS防抱死系统。

  再比如,“虚拟现实”刚出来时,他就给我们讲是怎么回事。他在美国参观汽车设计公司,仔细询问计算机的详细应用情况,模拟分析与实验的符合率。在参观碰撞试验时,他会问实验达到的项目比例,模拟分析与实车碰撞的符合率等。

  这些知识他主要是从书上获取来的。吕部长尤其喜欢上图书馆,我们跟他出国,有时接待单位会在周末安排大家出去玩,他就说,你把我扔在图书馆,不要管我,告诉我下午什么时候来接我就行。他往往会在那里一泡就是一天。他甚至知道底特律最大的私人图书馆在哪里,而且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跟他都很熟。

  在国内也是这样。要是出差,晚上没事,他就到书店去。对他来说,一般性的游玩没什么兴趣,书是必须的营养。

  你必须要给我技术

  吕部长非常注重对自主开发能力的培养。这里我谈谈上海通用项目,这个项目基本上是我跟吕部长从头到尾操作的。当时争论也很多,国家有关部门意见不一。这些情况我不详细说了,但有一点是吕部长提出的,就是要同时建汽车研发中心。在这之前,国内所有的合资企业,一汽也好,二汽(现在的东风)也好,上汽也好,广汽也好,都没有设立研发中心。

  吕部长就说,从产业政策角度看,我们做的汽车,关键是要有自己的设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你上100个项目,组装得再多,你没有自己的开发和设计,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肯定不行,所以应该搞一个研发机构。

  吕部长最初是在内部提,当时内部并没有这个计划。跟通用谈时,时任通用汽车董事长的史密斯也不同意。因为这一方面要投一大笔钱,另一方面把技术完全拿到中国来,他们不愿意。史密斯说,我干吗要把技术给你们?

  白天我们谈得特别紧张,有些问题还很尖锐。吕部长说,通用有这么大的研发机构,这里也有很多中国人,你把研发机构建在中国后,运用中国人的智慧,培养中国的研发人员,让中国人帮助你研发,对你不也是很有帮助吗?

  另一方面,吕部长将建研发中心作为砝码,你们同意搞(研发中心),我们就支持(项目)。吕部长向李鹏同志汇报情况时,李鹏同志也表示支持。谈到最后,史密斯终于松口答应了。上海通用项目总投资从当初的10亿美元提高到15亿美元,其中增加的5亿美元用来搞研发中心。5亿美元在当时可算是一笔大数目。现在来看,这条路走对了。

  到了晚上,史密斯突然邀请我们5个谈判小组成员到他家里做客,搞了个私人Party。因为史密斯从来不在家里宴请客人,所以这个事情当时很轰动,美国报纸都对这件事做了报道,评价也很高。

  包括在谈降低关税时,吕部长就提出,你不能只卖车,不能把我们变成一个组装厂,你必须要给我技术。他一直强调,合作应该建立在双方共赢的基础上。他说,我们不是只想赚你钱,你也不是只想赚我们的钱,任何一个商人,如果没有双方共赢,那就不可能长久。我们既然在汽车领域合作,你得把技术给我,你占领市场,但你不能说只拿一个组装车给我吧。再长远一点,如果你不给我技术,其他国家愿意给我的话,那我这个市场就没你的了。他的这种观点很多外国人都表示接受。

  吕部长在一汽干过,所以对管理也很有研究。我们到大企业去参观,他对管理也研究得很精深。有时候他跟我聊天时就问,咱们的企业跟人家相比管理差距在哪里?丰田管理经验是什么?我们老讲规范,应该怎么规范?丰田是用科学体系来规范,它的精益管理,究竟精益到什么程度?

  吕部长经常从一些微观层面举一些例子。比如安装轮胎丰田首先会挑员工的高矮,根据他的动作,他平时的习惯,能适应的才让他干。还有,对一个员工来说,平时习惯这种姿势搬东西,对他来说,这种姿势最顺手。如果科学研究这种姿势最好的的话,那么,丰田在选择员工时就会希望他用这种姿势。

  再比如上一颗螺丝,以前没有大规模的实现机械化,基本上是人工加工。多一扣,少一扣都有严格要求,而我们国内工厂,一般是能拧紧就行。你想想,一个汽车上万个零件,如果每个零件最后的结合都是按照这种标准做出来的,那车的质量能差吗?

  这些规范化运作实际就是精细化。有时候我突然想起这些往事,就跟大家讲讲,大家也觉得特别新鲜,其实这个事已经过去了很多年。现在来看,这些东西一点都不落后。

  还有一件事挺有意思。在德国大众总部狼堡参观时,全球的第一个无人车间就在那里。我跟吕部长谈过这个车间,吕部长说,这车间确实很好,但它面临着一个社会问题。当时我还没理解这句话,他补充说,社会的就业问题怎么办?

  吕部长讲话,往往点到为止。几年后,我们去丰田凌志(现在名为雷克萨斯)的生产车间,凌志车间就跟狼堡不一样,它是从无人车间变成有人车间的。最初凌志生产车间全是机械化操作,看不到人,后来日本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就改变了生产线,如果人和机器做出来的东西能达到同样的质量,那就用人不用机器。(除特殊注明外,本文图片均由苗若兰、杨万胜提供)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陈昊)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