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路是开发区第一条月票有效的公交线路,从在区内设站至今已走过了8年多的历程。有人说324路车是开发区交通由原始变为现代的见证者,有人说324路车是开发区公交变迁的助力器,还有人说324路车的历史也就是开发区交通的历史。
在324路车队保留的已经泛黄的乘客留言簿上,有几段文字这样写道:“324路终于开通了,可以使用月票,每个月省了50多元车票钱,希望这样的线路越来越多。(2001年7月)。”“换了新车,比以前松快多了,环境也不错。(2005年6月)。”“刷卡机的安装有利于引导乘车秩序,是件利民的好事!(2007年5月)。”尽管随着监督电话的开通和公交公司对车辆的规范,乘客留言簿已经“下岗”,但关于这些年的故事说也说不完……
延长线引“庄”变“城”
1992年,开发区开始建设。当年的亦庄,就像一个大工地,在混凝土与脚手架中孕育着蓬勃生机。然而,亦庄又是一块特殊的区域,外面的人不了解这里即将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人也渴望着外面的世界。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17年来开发区人出行方式的变迁,那么可以说,17年前是“出门基本靠走”,17年后则是“公交处处都有”。历经几多,如今穿梭在开发区主次干道上的公交车,正用飞奔的四轮演绎着开发区公共交通从无到有,从线到网的伟大变奏。
小陈是开拓热力的一名工人,也是开发区第一批建设者。他告诉记者:“当年在开发区范围内出行基本靠走,一天走个几站地不在话下,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就需要骑自行车了。而进城更是一种奢侈,只能偶尔为之。当时的公交不发达,进一趟城,来回需要一整天。”小陈说:“我们周末想到‘庄’外去玩玩,基本上不会选择乘公交车。那时候也年轻,有精力,我们不仅骑摩托车去过潭柘寺,还骑自行车去过香山。现在可是连想都不敢想了!”
据了解,在1996年6月以前,开发区只有927路郊区长途公共汽车从马驹桥经同济路路过开发区到达永定门,后来的几年间又陆续开通了几条专线和班车,但这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2001年,经开发区与北京市公交集团协商,将324路公交车总站向南延伸20公里,进入开发区,成为开发区第一条月票有效的公交线路,也拉近了开发区与市区的距离。
从“弯弯绕”到快速线
8年过去了,324路依旧重复着它的路线。随着723路、927区间等线路的开通,不少人开始觉得,324路太“绕”了,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弯弯绕”。的确,从开发区交通服务中心到公主坟,其间还绕行了旧宫、大红门,共有43站。
324车队的调度组长于金增却说,这样的线路设置才最能反映开发区的特点啊!“当年324路公交车入区时,开发区正是热火朝天搞建设的时候,有很多建筑工人住在旧宫、东高地或大红门一带,为了方便他们出行,特意在这些地方设置了站点。”于金增说,“后来,随着入区企业的不断增加,企业员工出行又成了新的问题。于是,324路又成了连接企业与生活区的纽带。”
开发区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企业安家落户,建立开发区与市区之间的高速通道已迫在眉睫。为了解决“进市区难”的问题,324路车队下设了652路公交车,出了开发区后经京津塘高速一站直达刘家窑,与地铁5号线连接。“从开发区到刘家窑,中间有14.1公里无站区,这在公交公司是从来没有过的。”于金增说。
在开发区,正有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公交发展带来的便利。早上7点30分,家住刘家窑的赵先生乘上652路公交车,40分钟后,他已坐在位于开发区的办公室里,开始准备一天的工作。从2008年2月7日652路公交车开通以来,几乎每个工作日的早晨,他都是这样度过的。而在此之前,赵先生到开发区上班要倒好几趟车才到。“以前每天早上6点多就得出门,晚上到家已经7点了,时间长了真是筋疲力尽,跟现在可没法比。”一谈起这事,赵先生就有点激动。
652路开通后,叫好声一片,但也有人提意见——太挤了,每天都跟沙丁鱼罐头似的,尤其是上下班高峰,经常关不上门。324车队在沿线调研的基础上,将发车间隔由15分钟调整到了6分钟,652路也由24组司售人员20辆车变成了45组人员32辆车。这下,大家都满意了。
“闷罐子”变身廉价的士
“现在在开发区,好多人都爱坐公交车,不爱打车。为啥?公交快,速度不比打车慢多少,又舒适,价格便宜的还不是一星半点。”王先生如是说。当然,这种变化也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据王先生回忆,开发区早期的公交车是13.8米的老式通道车,烧汽油的那种,一开起来就一股子味儿,通风也差,就像一个闷罐子。以前也没有什么固定站台,就是一根铁杆子,插进人行道上的泥土地里,七摇八晃的,有牌子的地方就算是站台了。只要车一进站,一大堆人蜂拥而上,赶上高峰期一趟两趟都不一定能挤上去,即便上了车,也都挤得像“照片”似的。
“现在可不一样了,都改成了清洁燃料的大通道车,有车载电视、电子显示屏、老幼病残孕的专用座椅,有的还装有方便残疾人的踏板。发车间隔也小了,车一会儿一趟,还不挤,有时候还有座呢!你再看看现在的站台,都给改造成公交港湾了,人车分流,安全!这才几年啊,变化这么大!”说起过去和现在的变化,王先生一直停不下来。
“老百姓的感受是最实在的!”324车队的业务队长石玉和说,“2005年,我们的324路公交车改成了18米长的柴油车,最多可以搭乘140名乘客,比原来多60名左右。2007年5月,所有的车辆都安装了IC卡刷卡机,去年新开通的652车全部都使用了空调车。这些,都是为了给乘客提供一个舒心的乘车环境。他们的肯定给了我们最大的鼓励。”
弹指一挥,10余年间开发区从一个只有一条郊区长途线路的村庄发展成现在拥有22条公交线路、7座公交场站,40个公交港湾的新城,蓝色、红色的新式公交车在路面上穿梭,开发区与市区的距离已由一天跑一个来回缩短到以分钟为单位来计算。十几年来,开发区的公共交通在不停地进行着加减运算,得出的答案是百姓的乘车时间缩短了,公交营运的班次变多了,城市公交能力增强了,我们的交通环境更便捷有序了。四通八达的公交线路,明年年底即将开通的亦庄轻轨,开发区同市区间的快速交通圈的形成,无一不彰显着开发区交通的飞速进步。在开发区人的眼里,这个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了。
开发区公共交通大事记
■1996年7月 增开946路郊区长途线路,路经开发区西侧
■1996年7月13日 开发区专线车队成立
■2000年4月 开通开发区内环行免费交通车和通往大北窑班车支线
■2001年7月 陆续开通732路、小35路、小11路和月票有效的324路公交线路
■2001年8月 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公交场站一期工程举行发车运营典礼
■2002年 相继开通小31路、小40路、859路(带空调)、927路区间线
■2007年12月 开通976路区间快车,成为开发区与国贸之间最快的一条连接线
■2008年2月7日 开通652路,连接开发区与地铁5号线
■2009年4月 区内4条公交支线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