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老三样”凭借着单一车型统治中国乘用车市场长达十多年的时间,其中桑塔纳轿车更是凭借一款车型就占领过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半壁江山。自主品牌就是在这种别人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完成了第一阶段市场争夺战的胜利。
中国乘用车市场在1984年合资品牌进入前几乎是一片空白;1997年乘用车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趋于零,奇瑞、吉利相继诞生,那时,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路会向何处去,谁也不知道。进入2009年,中国乘用车市场自主品牌已拥有31%的占有率,从1997年的趋于零,到2009年的31%,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完成了一个质的超越。
据专家预测,2015年我国乘用车市场年销量将达到1500万台,自主品牌将与合资和进口品牌均分天下。从零到31%占有率,自主品牌用了12年,从31%到50%的占有率,自主品牌只有6年时间,并且我们还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是,31%的占有率绝大多数是靠中低端车型完成的,自主品牌是否还能仅依靠中低端产品成就50%的飞跃?
如今,自主品牌在中低端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越了合资品牌,随着中低端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逐步的饱和,自主品牌已经很难在这块市场中有所突破。当中国“世界工厂”的优势正在削弱之时,当价格已经不能成为自主品牌竞争优势之时,当自主品牌的造车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之时,不管是从现实,还是从国人的情感出发,自主中高端品牌必定应运而生。
推动自主品牌中高端发展的战略是什么?南汽答案是购买“MG”的品牌和技术推出“名爵”;上汽给出的答案是购买一堆“Rover”的图纸推出了“荣威”;一汽在马六的平台上推出了一款中级轿车“奔腾”;奇瑞在09年初同时推出了两个自主的中高端品牌——瑞麒和威麟,储备了大批完全自主的中高端产品。
作为国内首个、国际罕见的品牌战略,奇瑞此举又让市场震惊。与奇瑞“做了再说”的习惯不同,此次中高端品牌的推出似乎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发布时即拥有了一套完整的品牌体系。“Engines & Drivers”阐释了瑞麒和威麟的品牌理念,第一层涵义为:奇瑞汽车和他们的消费者即是自己事业的推动者,又是自己事业方向的驾驭者;第二层涵义定调了瑞麒和威麟的产品:是集欧系车先进的技术(Engines)与日韩系车舒适的操控性(Drivers)于一体的,为全球市场打造的中高端车型。
市场对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但机会更偏爱有准备的人。任何伟大的事业都要有个开始,至于如何开始?何时开始?没有标准答案。国人或许会觉得“拿来主义”是方向,可能更会为“完全自主”而鼓掌;或许觉得自主品牌目前进入中端市场为时尚早,或许觉得“时犹未晚”。但不可否认的是,自主品牌的“中高端保卫战”已经开始,但在结果上给大家留下了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