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下滑的中期业绩表中,日前迎来两张红色成绩单:福田汽车和长安汽车日前发布中报,上半年净利润分别实现32.32%和18.35%的增长。
福田汽车上半年共销售汽车达28.67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4.5%。
不过,福田汽车拥有50%股权的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上半年亏损了3783万元。福田汽车解释说,该公司发动机产品正处于试制阶段,尚未形成发动机批量生产能力,预计2009 年底以前能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因此产生收益暂时与预计收益不符。福田汽车的出口也出现了下滑,上半年出口整车1.2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39.3%。
长安汽车日前也发布了中期业绩公告,上半年净利润达5.328亿元, 同比增长18.35%。作为国家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上半年长安汽车共销售汽车66.02万辆,同比增长34.8%。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长安的微车产能已经出现瓶颈。同时,上半年长安汽车的利润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自主品牌业务实现净利润约2.3亿元,对整体利润的贡献率高达43%。
国内销量增长抵消出口下滑
吉利上半年盈利大增
晨报讯(记者 刘晓林)在海外市场缩水和国内需求高涨的博弈中,吉利汽车显然是得大于失。据吉利汽车上周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1至6月,吉利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145%。虽然其中涉及到上市资产增加的原因,但国内销量大增仍是其利润上升的主要推动力。
由于去年7月1日在港上市的吉利汽车完成了收购各联营公司余下44.19%权益,由此各联营公司的收益也随之入账。因此,吉利汽车今年上半年总收入飙升88倍至59.49亿元,净利润也增长145%至5.96亿元。不过,公告表示,如果该收购于2008年1月1日完成,则具有可比性的去年上半年的总收入应为44.09亿元,净利润为5.41亿元。也即实际的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幅为35%,净利润增幅则为10%。
今年1至6月,受政策带动和国内需求回升,吉利共售出13.78万辆轿车,同比上升29%,已完成全年25万辆目标的55%。其中,自由舰、远景、金刚的需求强劲,带动上升的销量完全抵消了出口同比69%下滑。
菲亚特再扩中国渠道
晨报讯(记者 沈欣)9月12日,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在北京地区的第三家4S店庞大弘轩店正式开业,这也是自与南汽分手后在北京重新拓展的第一家销售代理商,在经历了3年来的彷徨后,已与广汽牵手的菲亚特又开始在中国市场寻找战机。
菲亚特(集团)汽车中国首席代表保罗·阿尔贝里诺采访时表示:“经销渠道建设是菲亚特在中国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短中期内我们将只有一个菲亚特网络销售菲亚特品牌汽车,在此期间菲亚特进口车与未来的国产车将共享一个销售网络。”
按照阿尔贝里诺的描述,目前经营菲亚特进口车的30余家经销商也将为国产的菲亚特车主同时提供服务。包括经销店的数量以及每家店所需达到的规模,都已记录在与广汽共同制定的可行性报告中。
引入进口车型、重新铺设网络并最终实现在华国产,是菲亚特重返中国的三个关键步骤,而事实也证明菲亚特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去年8月,菲亚特在中国引进了博悦、领雅、朋多三款主力车型;今年7月6日,菲亚特集团与广汽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长沙合资生产轿车和发动机;在渠道建设上,菲亚特凭借北京、上海、苏州和南京全新形象的4S店打开了全国市场。据悉,菲亚特在宁波、成都等城市的全新网点也在加紧筹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