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博、沃尔沃,瑞典的两大轿车品牌,命运颇有相似之处:一是,技术一流,安全第一。凡在瑞典试过车的朋友都知道,那地界自然条件何等严酷,冬天零下四五十度,一路坚冰积雪。所以操控、动力、安全,一样也不能少。造车必须做到出类拔萃才行;二是,先后被通用、福特两大跨国公司收购,因为另类,因为小众市场,“被经营”得一塌糊涂,在2009年的金融风暴中,都被力保亲儿子的母公司插标出售。
无巧不成书的是,2009年收购萨博和沃尔沃的买家都来自中国:北汽看上萨博,吉利选中沃尔沃。然而两个中国买家的标的明显不同:吉利是技术、品牌、工厂大包圆;北汽只看中整车和发动机技术。不同企业不同战略,鞋好不好,脚趾头最明白。
吉利的收购比较复杂,尽管福特宣布吉利是沃尔沃的首选竞购方,但是最后签约还要待以时日。
说到北汽收购萨博技术,也有个波折——11月24日,共同收购伙伴瑞典科尼赛克公司中途撤伙。北汽看中萨博的技术:9-5、9-3两个轿车平台3个车型;双涡轮增压的两款发动机。拿到手就能植入北汽的自主品牌,明后年就能出车。可是一开始就挑明要技术,萨博能答应吗?于是与科尼赛克换股20%,一起与萨博谈,用北汽董事长徐和谊的话说,叫“借帆出海”。至于萨博工厂和品牌,则由科尼赛克接手。
科尼赛克退出后,如果无人接盘,萨博眼看就要倒闭,通用于是同意萨博和北汽接着谈。徐和谊拍板:北汽在已经达成的协议基础上,只聚焦技术收购。在前方主谈的是北汽总裁汪大总、汽车研究院院长顾镭,他们都是在通用和福特工作多年的海归,沟通无障碍,深知萨博的筐里什么是宝贝。真是眼疾手快,北汽在12月11日完成交割:两亿美元打到萨博的账上,次日拎着装着全套技术文件的硬盘回国,欢欢喜喜过个年。
北汽买回来什么?便宜还是贵了?有内行人说,升功率84.7千瓦的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从技术到工艺,光这一项,2亿美元就值。徐和谊说,不是赶上金融风暴;不是北汽有这样一支国际化背景的谈判队伍;一举买下一个国际高端品牌的产品技术拥有权,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