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专家:明年增幅15%-20%兼并重组成果难见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09年12月30日07:28
来源:北京青年报

  明年汽车市场增长,已无任何悬念。但增速会有多少呢?这直接关系着厂商的产能调整,关系着消费者的购车计划能否顺利实现。业内多位专家一致认为,今年非理性的高速增长将很难再现,明年的汽车市场应该会有15%-20%的增幅,能达到1400万-1500万辆的产销规模。

  资深汽车专家李安定认为,受惠于政策,今年汽车市场增长迅猛,特别是小型车,明年虽说政策优惠有所缩水,但拉动作用应会延续。而且,中国的汽车消费已进入成熟期,汽车已进入家庭,这种趋势已从沿海城市向内地的省会城市、二三线城市蔓延,并将有20年的发展期。在这种持续增长中,小排量、低价格的车型比起豪华车会有更好的销量。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付于武也认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今年政策的拉动下明年将会持续,城镇化也令人们对汽车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一点在今年已现端倪,有些汽车厂商销量二三线城市的增幅已超一线城市,四五线城镇的爆发也将很快到来。而且,汽车增量一直高于国家GDP增长,明年GDP的目标是8%,汽车的增幅至少在10%以上,达到1450万辆应该没问题。资深汽车评论人钟师认为,国家政策调动了消费者的信心,虽然有些政策的力度不够,比如旧车置换,明年如果将此类政策再梳理一下,将会更加促进明年车市的增长。资深汽车专家贾新光的看法是,今年销量中有去年持币观望的部分,明年这部分将不复存在,但即使不考虑其他因素,正常增长,明年也将达到15%-20%。

  而对始于今年的一系列大规模兼并重组,专家一致表达了对政府推手的不看好。钟师说,政府主导而非市场推动的重组败多胜少,如果只是机构间的并来并去,而无产品上的变化,这样的重组意义不大,今年发生的两起整合,可能至少要两年后才能见到成效。国内智库安邦集团首席研究员陈功博士指出,今年的产业亮点之一,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兼并重组,企业在做强方面的努力,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国外的重组比国内的重组更精彩。在国内,广汽长丰、新长安等重组,效果明年估计看不出来,将来是否可见也不一定。因为技术不出彩,市场无放大,人员很复杂,这种情况下能有多大作为,还不可知。贾新光则认为,重组的关键是双赢,而目前中国销量前10位的汽车企业已占到汽车市场总销量的90%,其他的100多家小企业可以忽略不计了,因此,重组并非是现在紧迫万分的事。倒是各自主品牌厂家不应只忙着增加产量,在市场大好的情况下,更应该提高研发能力、树立品牌形象。

  上海资深汽车评论员颜光明认为,2009年中国汽车业发展出现了新动向,从实体竞争到资本运作现在是好戏连台,但尚未有真正的成功重组案例出现。这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整合的仅仅是“体量”,而并非是1+1>2的市场效应,有的甚至还处在磨合状态,尚未形成有效的合力。“体量”不一定代表竞争力,最终还得市场说了算。企业运作或资本运作在今后的汽车竞争中将会走向常态,问题是,我们在做这些运作时准备好了吗?付学费可以,但不能持炒股心态,否则,谁还有心思做实业?未来拿什么支撑汽车业?

  文/本报记者 李东颖

  著名汽车评论人李安定

  不看好政府推动下的重组

  李安定认为,虽然兼并重组是永恒的话题,政府也一直大力推动,但正因是政府推动,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以往的几例重组,都看不出太大的发展。反倒是吉利收购沃尔沃更令人看好。也可能有人担心吉利管理不好沃尔沃,收购风险太大,但李安定认为,换了别人可能经营不好,吉利却恰恰有可能管好。因为吉利作为纯粹的民营企业,经营是其强项,管理好沃尔沃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即使吉利成功经营了沃尔沃,这种海外收购也很难复制,不可能中国的汽车企业一家去买一个品牌回来。海外收购,是水到渠成之事,不宜大规模提倡。

  对于时下一直谈论的产能问题,李安定的看法是过剩与不足是两个交替出现的兄弟,产能与产量也永远存在矛盾。市场爆发了,产能不足了,产能上来了,市场又走低了。没有绝对的不足或过剩。文/本报记者 李东颖

  国内智库安邦集团首席研究员陈功

  明年不会继续产业政策的优惠

  明年产业形势的变化,关键要看消费信贷的政策是否有变。表面看,汽车产业的受惠主要就是税费减免,这是直接性的刺激措施,但实际上间接性的刺激措施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消费信贷的空前宽松。消费信贷是一支巨大的支持力量,国外70%的乘用车采购与消费信贷有关。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20%以上,这可以说是空前的变化。

  明白了这一点,明年的市场形势就很好回答了。关键因素是两个:一个是消费信贷,一个是通货膨胀。如果消费信贷继续支持,则市场形势大好,数量上的增长可以继续看好;如果通货膨胀没有上升,CPI继续维持在3%以下,情况也可以持续。现在的问题是,明年下半年接近年底之际,估计CPI会突破5%,那样的话,金融业必定加息,甚至可能多次加息,大家的生活总成本迅速上升,消费受限,这当然会导致产业形势逆转。所以,总体上陈功对明年的看法是,上半年还是可以继续乐观的,但下半年则可能出现问题,当然,1300万辆是起码的,正常的产量应该是1400万辆左右。

  明年绝对不会继续产业政策的优惠,国家现在想的是如何退出的问题,不是继续出台优惠的问题。现在宏观环境的内在压力很大,远不是表面上看到的如此乐观。

  文/本报记者 李东颖

  易车媒体委员会主席吴迎秋

  政策将更加推动汽车消费

  国家刚刚发布了明年汽车消费政策的变化,将减少汽车购置税的优惠幅度,由5%税率提高到7.5%,尽管如此,我个人认为未来政策对汽车的推动作用会保持下去。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是调整结构,拉动内需,汽车消费符合这个大方向。汽车与房地产不同,房地产带有投资特征,容易导致泡沫经济、资本透支,政策对房地产业采取的是收收放放。而汽车不同,综观十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车价越来越低,销售数字连年增长,满足的是消费需求,所以中国的汽车市场是健康的、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对汽车消费的鼓励只会越来越宽松,更加推动汽车消费。文/本报记者 王澈

  新华社资深记者南辰

  明年将出现几例非常有看点的整合

  汽车下乡力度不减,对上汽通用五菱长安一汽吉林等企业的微车业务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微车市场有基数大、增速猛的特点,对2010年车市产销总量稳步攀升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节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并有5个城市对私人购买节能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是明年第三大刺激政策。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示范规模和作用都将得到扩大。尤其是私人购买节能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将新能源汽车进入家庭起到推动作用。南辰了解到,相关部门已经把有关内容上交到国务院,而央企整合的目标年也设定在2010年。因此,一些处在弱势地位的汽车企业到了必须被整合的时间点,明年将出现非常有看点的整合。针对今年几例重要的兼并重组,南辰认为,广汽与长丰的合作是意义比较重大的,因为广汽实现了全国的布局。

  文并图/李殷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

  “港人治港”的方式容易获得成功

  赵航认为中国市场仍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从目前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看,他认为中国汽车行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一些企业甚至还存在产能瓶颈。而消费者也需要有更多的产品选择,且产品价格稳定,因此汽车企业需要有一定的产能剩余。

  此外,赵航告诉记者,重组能否出现1+1>2的结果,关键要考查三个因素。一是实力较强一方是否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因为被重组方往往是由于资金链断裂,而非管理等出现问题而被重组。第二,引进的技术是否适应市场,并且有源源不断的供应。夏利只引进一次技术,自己又没有消化吸收好,造成后续产品开发遇到问题。第三,管理文化是否得到良好融合。赵航认为,“港人治港”的方式比较容易获得成功。文并摄/李殷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付于武

  新能源汽车发展明年进入转折点

  传统内燃机向新能源转变,这是汽车产业发展不可逆的趋势。尤其在哥本哈根会议后,全世界汽车厂商的看法已空前一致,低碳社会已经来到。明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将向1亿辆进军,而日前,发改委表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因此,无论是对跨国汽车巨头实现弯道超车还是从能源角度考虑,新能源汽车都将进入大发展时期,付于武的看法是,明年就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转折点。他说,这几年,电池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在同样的能量密度下,电池成本已可比以前降低8倍,这就为小型电动车投产提供了可能。明年,新能源汽车将经历一个发展的转折点,各厂商将有更多的新能源车型问世。虽说各汽车企业的技术路线可能有所不同,但方向已经统一。我们正经历着一个从石油向电驱动过渡的时代。

  文/本报记者

  李东颖

  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

  明年车市最大的风险是通货膨胀

  今年车市的主要推动力主要是经济增长和政策利好,明年虽然购置税政策略有减小,但大部分政策得以保留,以旧换新、信贷消费政策等力度还会加大。所以,明年政策没有任何负面的影响。另外,经济的增速也会比今年略快,据预测为9%左右。

  由于今年是从没有政策到有刺激政策,所以车市的增速非常快,明年是政策的延续,所以刺激车市的效果会有所减缓。明年的车市增量更多取决于经济增长的快慢。明年车市的增速会比今年有所放缓,预计增速可以达到10%左右。明年的汽车产销总量有望双双突破1500万辆,乘用车增速相对快,可以到15%左右。

  明年对车市最大的风险是通货膨胀,如果明年下半年展开紧缩政策,那么车市会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明年上半年供货偏紧的情况预计还会持续,各个厂家扩充产能后不会造成市场的严重供大于求,至少上半年不会。因为一方面目前大多数工厂的三班八小时工作制长期延续工人会十分疲惫,产能扩大可以恢复到正常的双班八小时工作制;另一方面,市场的供货偏紧的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部分政策的调整有的在进行,有的不会轻易变动。比如购置税与细分排量挂钩,由于实施比较负责,暂时不会出台;另外,消费贷款的详细文件正在制定中,通过信贷会拉动明年的部分销量。文/ 本报记者 王晓坤

  新华社资深记者张毅

  产能过剩要到2013年出现

  虽然很多厂家在今年开始兴建新工厂,且希望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一部分产能,但最快要到明年下半年才可看到效果。因此,张毅认为,明年汽车行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但2013年以后可能会出现这一问题。

  中国汽车业在今年出现了几例大手笔的兼并重组,对于新集团的发展,张毅的看法是:企业间的整合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比如上汽和南汽的合作两年后才看到成效。他说,如果收购沃尔沃的全部技术和股权成功,吉利将成为中国第一个成功收购国外知名品牌的厂家。长安哈飞昌河的融合则相对容易一些。因为它们都有着军工企业的背景,且都采用铃木汽车的技术。最关键的是,三个企业都有着重组的积极性,这对壮大新集团微型车小型车业务起着重要的作用。文/李殷

  

(责任编辑:杨文婷)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