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个电话,卖一份保单。电话销售车险正成为财险行业越来越热的渠道。凭借这一渠道,年保费收入翻番,同时发生在多家财险公司。
正式问世仅3年的电销新渠道,正以其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强力冲击着车险传统渠道。
车险电销翻番
最早进行尝试车险电销的平安财险,正乐不可支。2005年,平安首次尝试电话直销时只有2.5亿元的保费收入,2008年电销收入16.4亿元,预计2009年超过30亿元。
“增长速度如此快,我们也始料未及。”平安财险电话车险新闻发言人卢金胜说。他介绍,以上海市电话呼入量为例,2009年4月,该公司电销中心平均每天呼入电话近400个,11月份平均每天800个,12月超过1200个。目前,平安在电销领域一家独大,其电销车险占到其个人车险业务的比例从去年的10%提高到15%。
专业车险公司天平车险董事长胡务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该公司新渠道在总业务量的占比从4%提高到7%,其中90%以上由电话销售创造。他预测,5年内计划提高到30%以上。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电销、网销等新渠道终将与传统渠道平分天下。
自2007年7月平安的电话车险专属产品首家获得保监会批准以来,如今已有人保财险、平安、太保、大地、天平等10多家财险公司涉足电销。
平安财险、天平车险等公司预测,5年左右,电销新渠道会占据车险市场至少3成份额,现存的中介公司掌握车险营销要害的传统经营模式会发生大变革。
国内财产险公司大约70%的业务来自于车险,其中,商业车险70%的业务来自中介代理商,保险公司通过中介开展的每笔业务都需要支付手续费。
保监会规定,商业车险费率最低不超过7折,交强险每笔业务的手续费不得高于4%,商业车险手续费上限设为15%。事实上,有的保险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不少给出20%甚至更高的手续费,拉升了营销成本。
按规定,电话车险在国家7折限折令的基础上,再优惠15%,对于消费者来说,电销是一个不用讨价还价即可低价投保的便捷路径,对于财险公司来说,电销对于成本的拉低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乐于抛开中介单干。
大地财险宣传处杜国平告诉记者,连年价格战尤其是车险的激烈竞争、高赔付率以及高昂的渠道成本降低了财险公司的盈利水平,成为财险公司常年亏损的重要原因。调整结构、提高盈利能力已是财险公司的迫切需求。
“电话车险还可以帮助保险公司自身节省10%左右的营销成本。”胡务说,不依赖代理渠道、直接掌握客户的电销,因其成本低廉,逐渐成为众险企寻求盈利的突破口。
2009年,另外两大产险公司人保财险、太保产险也开始发力。2009年初,人保财险车险电话投保专用产品——“直通车”获保监会批准销售,5月,其电子商务中心正式在北京开业,此后相继在广东、上海、湖南等多个省市启动电话车险业务。
挤压中介空间
虽然电销业务看好,但尚未大规模实现盈利。
天平车险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虽然公司连续三年盈利,但车险因为市场竞争激烈、赔付率高等问题,2009年承保才开始盈利,电销车险目前也只是营收持平。目前看来,主要受到两方面花费的拖累。
首先是电销中心的建设,往往要花费数千万元,但是系统运作起来后,前期投入可以重复使用。其次,由于缺少中介人员,财险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费用在“广而告之”上。平安财险也透露,每年花在宣传上的费用已是上亿元。
但记者采访过的财险公司均表示,盈利只是时间问题。平安财险预计今年电销有望实现承保盈利。
电销业务逐渐上升后,将大大摊薄费用,而且由于社会认知度尚待提升,目前多是呼出业务,提升了成本。
另外,虽然保监会对于费率折扣进行了规定,但车险各个险种费率制定的错综复杂,即便是同一个消费者针对同一辆车在同一地区投保,各个财险公司的报价也不一样,而传统车险市场大打价格战、低价抢市的现象目前还未出现在电销领域,为电销盈利创造了条件。
数据上看,中介渠道仍在增长,但一些细节显示,随着市场规范、以及财险公司自建渠道等原因,变化已经开始发生。2009年下半年,保险中介股权转让频现,东大保险经纪、中盈保险代理、天勤保险经纪、恒泰保险经纪等多家保险中介公司挂牌转让部分股权。
在财险连续多年规模扩张之后,以高成本为代价打下市场份额后必然转向对于利润的追求,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不再适合现有的市场环境。追求效益,对于高费用成本的销售渠道进行调整已经水到渠成,而电销井喷式的爆发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产险公司对中介的依赖必然是越来越低。”胡务说,按照预计和国外经验,5年左右,中国的车险营销模式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电销车险至少取得三分天下,占领中低端车险市场,中介市场将完成洗牌,专业性的面向中高端的中介公司将获得青睐,中低端中介机构将会退出市场。这一预测得到了平安产险、大地财险等公司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