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国》专题报道
在2008年底被金融危机撞了一下“腰”的中国汽车市场,在2009年却变得牛气冲天。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汽车年产量达到千万辆级的国家。
汽车大国在2009年启航
来自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09年,中国已从“汽车小国”变成“汽车大国”。
与“汽车大国”身份相匹配的是: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在全球市场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汽车格局就此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一年,1.6L及以下排量下调购置税率、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频出,第1000万辆在一汽隆重下线,刺激中国车市走出一根“大阳线”的独立行情;这一年,广汽并购长丰,长安中航重组——国内汽车产业重组不断;这一年,腾中收购悍马,北汽收购萨博,沃尔沃成吉利囊中之物,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国车企四处出击,惹得全球汽车版图发
生位移;这一年,长城汽车首次获欧盟出口认证,奇瑞G5首秀德国纽博格林赛道,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开始了正面交锋……
如今,中国汽车快速发展刚十年,就占据了产销量全球第一的位置。不仅如此,在未来5年内,中国汽车销售将突破2000万辆,彻底打破美国单年销量1800万辆的世界纪录。
但是,产销量大,只能说明中国的市场广阔,作为“汽车大国”的中国还谈不上是“汽车强国”。1965年,美国汽车销量达到1000万辆的时候,本土品牌汽车已占据了90%的份额;而中国达到1000万辆的时候,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据的份额还不到一半。
专家指出,要成为世界汽车强国要具备三个条件,一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知名企业和品牌;二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三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支撑和引领世界汽车产品的技术进步,并在这一过程中培育起自主的创新能力。从这些方面来看,中国汽车大国仍是刚刚起步,要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道路仍很漫长。记者文雅制图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