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产业要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当前必须要重视教育改革与产业的协调发展。没有教育提供人才保障,产业转型升级就缺乏足够的底气。”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在回忆吉利集团的战略转型时,感慨地说,“在当前全国大多数地区产业升级过程中普遍遭遇技工荒的背景下,我们的成功转型中从未出现技工荒,这与教育的支撑有很大关系。
作为一家国内大型自主品牌汽车集团老总和多所民办高校的创办者,李书福的这种“两栖”身份,使他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关联性,有着切身的感受和特殊的认识。今年两会,李书福递交了“关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与教育改革协调发展的提案”。在提案中,他呼吁:“产业升级与教育改革的协调发展必须提高到国家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切实推进教育改革,为我们的产业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李书福看来,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人才和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最根本途径,就是要依靠关键技术的创新,而创新的本质就是人的教育问题。
产业转型升级,是什么样的教育给企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吉利涉足汽车领域虽只有短短十几年,但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2009年,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吉利先后成功实现收购澳大利亚DIS公司、引入战略投资伙伴高盛、竞购世界名牌沃尔沃,其研发的“吉利技术体系创新工程建设”,捧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成果。
李书福认为,过去一年吉利的出色表现,完全得益于2007年在教育的有力支撑下成功实现的战略转型。
事实上,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初,吉利就将企业发展与人才教育协调发展一同列入了战略规划。由于受人才、技术、资金、场地等条件制约,10多年前的吉利集团以经济型轿车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吉利已跻身中国汽车十强,成为自主品牌汽车的标杆。但是,与国内许多制造企业一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吉利固有的一些弱点也暴露出来:企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仍然短缺,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还不多,自主品牌名声还不够响亮,产品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仅靠低成本优势,难以适应市场竞争需要。
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07年,吉利停止了低端产品的生产,对研发、技术、生产、营销、管理、企业文化等进行彻底改造,启动了从低端向中高端价值链转移的产业升级战略。
“企业战略转型,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决策就能推动,关键在于教育能够提供满足企业技术转型升级的人才支持。否则,产业转型升级还是停留在口头上。”李书福说,尽管吉利转型过程中通过“招贤纳士”,从外部吸引了一部分精英人才,但毕竟还是少数,转型需要的是大批具有更新专业技能、良好职业素质、丰富实战经验的一线人才,没有这样的人才充实到各个领域,吉利的战略转型就不可能顺利完成。
实际上,为了应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需要,早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初,吉利就根据自己企业岗位的实际生产需求,创办了自己的涵盖中职、高职、本科等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而这正好为吉利的转型升级储备了大批急需的实用型人才。据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吉利集团在职的1.3万余名员工中,在汽车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和业务骨干,70%是由吉利旗下的职业教育院校培养的;在吉利汽车研究院的近两千名科研人员中,40%以上来自吉利旗下的各院校。
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是什么样的教育给吉利提供了重要支撑?
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培养学生要真正为企业所用
十多年前,李书福的“教育梦”来自于企业用人上的困惑。
早在吉利涉足汽车行业之初,每年都有不少名牌大学毕业生进入吉利工作,但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李书福发现,这些毕业生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并不适应企业生产需要。有一年,吉利集团录用了80多名名牌大学毕业生,集团领导想培养一批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优秀员工,决定让这些毕业生从基层做起,谁料80多名大学毕业生下基层后陆续流失,最后只剩一人。
由于痛感汽车人才的缺乏和外来人才的难留,李书福下决心创办自己的学校,培养有知识、有思想、会动手、能吃苦的汽车专业人才。几乎和盖汽车厂房同步,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吉利先后创办了培养专业技工的浙江吉利技师学院、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北京吉利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和湖南大学湘江学院。
办教育之初的1997年,李书福确定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办学理念:“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吉利学院不是要培养造原子弹的人才,而是要培养造汽车的应用型人才。”
为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在专业设置上,各院校适时以吉利集团产业和区域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为导向,灵活设置专业,或调整老专业、设置新专业,或调整专业层次。比如,吉利集团和区域市场经济需要生产经营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经营的专门人才,浙江省经济管理专修学院的教育定位即在专科层次;吉利集团和区域市场经济需要高素质的一线技术工人,吉利创办的中专和技校,教育定位即在中等职业技术层次;吉利集团和区域市场经济需要技师和高级技术工人,吉利为此创办了吉利技师学院;吉利集团汽车产业急需汽车专门人才,北京吉利大学又增设汽车学院。
“有了市场导向还不行,还需要用企业的真实环境作为教育背景,去培养学生。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真正为企业所用,才能真正缩短人才培养与市场岗位需要之间的距离。”李书福说。
为此,吉利各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与集团紧密合作,实行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人才。吉利教育中心与集团各汽车生产(研发)基地和零部件厂签订合作培养人才的协议,采取半工半读、工学交替、订单培养、把课堂设在生产现场等模式,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提高学生的技能,并实现学生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零距离接轨;而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则通过开办在职研究生班,为吉利集团绝大部分高中层干部传播最新的汽车知识和前沿信息。
现在的吉利集团,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工厂,它更像一所大学校
“考试分数高,并不一定就是企业需要的人才。企业需要的是能将知识与技术实现高度融合的人。而这需要教育与社会结合,教育与市场亲密接轨。许多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你给他设计一种机制、创造一种主动学习的氛围,他很有可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比那些考试分数高的尖子学生更优秀。”李书福深有感触地说。
抱着这样的理念,李书福改革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自创了一种名为“311”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从社会和岗位需求出发,倒过来看怎么培养学生,然后确定学习课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就业上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这种“311”人才培养模式中,“3”代表语文、英语、计算机等3门以上通用知识与能力课程,第一个“1”代表专业能力课程,由“专业核心课程”、“先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即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要根据各自兴趣爱好,学会一技之长);第二个“1”代表的是道德教育与素质训练课程。
由于生源结构包括统招、扩招和自主招生三部分,因而实验“311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教材不同,教法各异,采取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在自主招生范围中全面推行,在统招和扩招学生范围内慎重导入并逐步融合。李书福说,目前,“311模式”在吉利集团的教育集群中得到了广泛推行,既为不同类型、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来源。
李书福说:“现在的吉利教育已经形成了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博士等一个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链,在这个人才链上,人人是学生,人人是老师。不仅如此,有了教育的智力支持作为企业发展的后盾,我们产学研已经几乎融为了一体,而且大大强化了企业的学习研究氛围。”
“企业家办教育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学校办好了就是企业最好的形象和技术支撑。国家应当通过一系列措施鼓励有实力有责任心的企业投资办学。这样,若干年后,像吉利这样的中国企业将会留给社会一笔相当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拿吉利来说,如果吉利没有自己的职业教育提供支撑,我们不仅会和其他企业一样在转型时出现人才荒、技工荒,而且我们也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敢于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李书福如是说。
踌躇满志的李书福,一位有远大志向的企业家,胸怀教育理想,进行不懈探索。李书福告诉记者:“现在的吉利集团,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一座工厂,它更像是一所大学校,其中,教育所作的贡献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