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问付总,我们知道去年斯柯达品牌销量增幅特别大,刚才张总说到是最具成长性的品牌。但是我们也知道旗舰车型昊锐到现在为止销量一直在三千辆左右,这个数量达到我们的目标了吗?昊锐品牌下一步在高端产品线方面有怎样的营销跟进呢?
付强:关于昊锐的事情,纠正一下不是一直徘徊在三千辆,这个应该讲是从零突破到三千辆,现在已经接近四千辆。昊锐上市还是按照我们原定的计划销量在一步步攀升,跟明锐比较起来,昊锐销售的数量跟明锐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随着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深化,包括斯柯达品牌形象的逐渐深化,昊锐的销量肯定会在未来某一个时间能够达到跟明锐目前在B级高端市场同样的地位。跟目前B级高端市场的一些主要领先品牌比较起来,我们的销量确实比较有限,但是从整个上升的通道看,我们现在的情况还是非常良性的。我们今年的销量肯定会超过原定今年昊锐的销量,而且不是超过一点。B级高端车上市有一个过程,何况我们还是一个新的品牌,新的产品。跟类似的同期上市的B级高端车相比我们的表现还是很好的。
问:我开过昊锐这个车,这个车特别好,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想跟付总探讨一下,现在都在说中高级车的运动化,现在市场上也推出了很多运动型的中高级轿车。您觉得这个是一个趋势吗?现在销量好的还是商务型的,但是昊锐是偏向于商务型的中高级轿车。这个趋势能否给我们谈一下?
付强:细分是趋势,原来B级车可能只有一种形式,现在可能有更趋于运动的,有更趋于商务的。作为昊锐这款车我们肯定针对某一个细分市场,你刚才的判断是对的。
问:刚才我们看到新明锐这个车,从外观来看确实更加年轻时尚化,而且从刚才的介绍来说有很多新的配置包括双氙灯等等,在市场上来说是配置相当厚道的一款车。品牌的内涵影响力是由产品所决定的,我想通过明锐的大幅提升和从您的角度来看,是否意味着明锐包括斯柯达品牌在上海大众的地位更加增强。刚才谈到了斯柯达品牌是近两年发展速度非常快最具成长性的品牌,斯柯达品牌在上海大众的产销比重是16%,我想听听看是不是说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从最开始可能大家心里并不是对斯柯达品牌有一种特别大的把握,到现在是不是对这个品牌有更高的信心?如果在中国三年或者五年以后,斯柯达品牌在上海大众销售能占到怎样的比重?
张海亮:大家看到我刚才讲过一个数据,一个12%、一个16%,斯柯达品牌在上海大众的销量比,今年有望提高到20%。从长期来讲,我们内部讨论有望提高到30%,应该讲对于上海大众整个销量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包括上海大众去年重返市场第一。应该讲斯柯达品牌的销量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三年以来斯柯达品牌的发展在上海大众的重要性越来越有所体现。
谈到明锐,A级细分市场是一个量比较大的市场,体现在明锐在这三款车里面目前的销量比重最大,所以明锐作为三个战略车型之一对于上海大众对于斯柯达品牌具有重要意义。这次新明锐的推出对整个斯柯达品牌和上海大众的销售业绩,包括企业形象、品牌形象肯定都会带来非常好地积极影响。
谈到上海大众双品牌战略构想,三年以前我们做了这样一个五到十年的战略规划,对于斯柯达整个产品销量,包括斯柯达品牌在上海大众的销量比重有一个规划,毫不夸张地讲这个规划中,斯柯达品牌仍然会保持一个很好的成长性。从上海大众角度来讲,我们也会持续加大加强对斯柯达品牌包括整个生产开发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一定要把斯柯达品牌做成上海大众双品牌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支柱。
问:刚才提到斯柯达品牌和大众品牌的关系,之前有消息称在大众集团内部斯柯达品牌的定位可能要略低于大众品牌,这个对于斯柯达品牌在中国的作用有影响吗?在中国会不会上海大众斯柯达会低于上海大众?
张海亮:说到跟大众产品之间定位的差异,其实定位差异不能简单这样讲。第一层意思,在欧洲是不是斯柯达的定位比大众的定位要低?这个跟国内的情况有点类似。你不能绝对讲,产品跟产品有差异,大家知道明锐不比很多大众品牌的A级车定位低,但是产品跟产品不能这样比,这样比无法比。我也没听说过这个说法,哪一款斯柯达产品出来要比大众品牌的车定位要低,没有这个说法。每个车都有设定好的目标群体,针对这个目标群体把这个车的整个配置配上去,简单这样比我觉得没法比。特别是上海大众,我们从来没有做这样一个内部决定,斯柯达品牌一定要比大众品牌相应定位要低,我们觉得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或者基本不同的细分客户群,很多的客户定义包括理念上面都不一样。比如斯柯达产品很多配置更具人性化更符合客户的需求,你简单说定位高低无法这样形容,应该讲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不同的目标客户群体有不同的定位。
关于斯柯达产品的生产与营销:2010年营销思路、产能问题、新工厂
问:今年斯柯达营销方式发生变化。市场格局发生变化,我们的地位也变了,竞争对手也变了。今年我们提高全新的市场形象之后,在营销上会有哪些具体的思路呢?
付强:首先我们还是要持续提高斯柯达品牌的知名度,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一点,斯柯达品牌进入中国是第四年,但是品牌知名度跟一些老的牌子相比,跟一些很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牌子比显得比较稚嫩,这方面还要下大力气来建设。
另外,随着我们三大产品线在去年第四季度基本上完善之后,我们也要进一步依靠产品来重新把品牌丰富化。今年随着新明锐的上市,以及随后产品的补充,将对斯柯达品牌给予进一步的支持。随着斯柯达网络的进一步扩大,我们能够给消费者提供直接的影响力也在加强,我们也希望消费者对我们品牌的满意度、口碑进一步提升。
张海亮:我们有直营店和分支机构,有的地方适合建直营店,有的地方适合建分支机构。从网点布局角度来讲要改善,我记得是300个。
问:斯柯达和大众品牌是在同一个工厂生产吗?产能跟不上,今年会不会有具体的改进?
张海亮:斯柯达是跟大众品牌一个生产线,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因为它们有的生产线共,有的生产线不共,我们车身是共的,油漆是共的。去年我们产能碰到一点瓶颈,今年上半年同样有这个问题,下半年不用说了,最近一段时间对产能进行提升改造,应该讲我们预测今年总体产能基本能满足整体市场需求,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愿望。
问:张总,前段时间大众高层承认在华南设厂,这里面有没有包括斯柯达的生产线在里面呢?第二个问题,营销网络的问题。张总提到新明锐的上市标志着斯柯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营销网络方面有什么新的计划?
张海亮:您谈到前段比较热的大众中国是不是有意向携手合资企业在华南设厂的问题,应该讲设不设厂首先要看产能布局,要看上海大众的产能以及后续产品整个生产布局。大家知道上海大众目前有两个大的生产基地,一个在安亭,一个在南京,南京当时收购了菲亚特南京工厂,在安亭我们有三个汽车厂两个发动机厂,在南京主要是一个整车厂。从上海大众角度来讲,首先挖掘内部产能的优化布局,如果现有的产能提高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排除到异地找生产基地或者建生产基地。这个问题很有可能是通过综合考虑才能决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方向和计划。
第二点,南方战略里面包含网络发展规划,从目前来看日系品牌包括通用在南方有比较大的网络支持,他们的网络一般在南方广东,占了整个网络比例的15%、16%。从这一点来看,上海大众包括产品在南方网点的密度或者分布还不够合理,不具备很好的竞争性。我们将对南方网络布局进行优化整合,包括吸引更多的营销网络在南方做,这是下一步重点的步骤。最近一年上海大众在做这个工作,也想把这方面进一步做下去,主要是这两点。
付强:跟去年井喷或者热销的状况相比,现在目前广东市场从行业角度来讲很多经销商面临库存的压力,之后会借机跟北京、上海的同行交流一下,可能是广州市场的表现,不具有代表性,同时不排除跟今年年初行业内出现的公关危机事件有关系。但是这仅仅是从我们的角度来判断,从斯柯达品牌角度来讲,刚才实际上《北京参考》的朋友替您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实际上没有库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