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界开始关注地偏人稀的鄂尔多斯,整车厂为何会纷纷选址一个“非主流”城市?
扩厂、建厂是汽车圈常见的事。一汽-大众南方建厂、东风日产花都第二工厂??因产能不足而导致的销售下降,厂家不能容忍,这本无可争议。
5月17日,奇瑞在鄂尔多斯投资项目开工的消息,还是让人们玩味。建分厂不足为奇,奇怪的是另外两个本不挨边词语的组合——“奇瑞”与“鄂尔多斯”。
内蒙古西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从地理位置上看,无论是为出口还是出于零部件及整车的运输成本考虑等,鄂尔多斯似乎都不太适合建立汽车厂。但事实上,除奇瑞以外,早在2006年就已有华泰汽车进入。今年,在鄂尔多斯招商引资目录上,个人投资122亿元的众宝汽车制造项目、投资40亿元的中兴公司特种车辆制造厂项目(规划年产量1万辆特种车)和总投资70亿元的精功重卡(规划年产量5万辆)等,也榜上有名。
建厂不是小事,更何况是几十亿上百亿的大厂,能够吸引众多车企纷纷入驻这样一个“非主流”地区,鄂尔多斯的魅力不容小觑。
煤碳之惑
多年以来,人们对鄂尔多斯的了解都是羊绒制品,不过羊绒充其量只是鄂尔多斯的一张名片罢了,真正推动鄂尔多斯发展的,是埋藏在地下的“黑金”——煤炭。
公开数据显示,鄂尔多斯的煤炭储量为1496亿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六分之一,远远超过传统煤炭大省山西的任何一个城市。在煤炭的带动下,2008年鄂尔多斯人均GDP超过了京沪,2009年超过香港。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速度让其他城市眼红,但单纯的资源型经济结构却并不符合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当资源枯竭、资源性产业退出之后,如何实现城市依托的替代产业继续发展,而不至“煤去城空”。
基于这样的考虑,鄂尔多斯政府几年来一直将招商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为吸引外来项目,鄂尔多斯开出了可以说是全国最为诱人的招商引资政策——在鄂尔多斯落地的域外企业,根据投资规模,除享受西部大开发的相关税收优惠以外,还有全国最便宜的企业用电价、长期减免企业在当地的多种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视投资额而定的“特事特办、一事一议”的政府“通关”便利。甚至在煤炭方面,鄂尔多斯政府都慷慨解囊,根据当地的招商优惠政策,“投资额度在40亿元以上的项目,按照20:1比例配置资源”。也就是说投资20亿元,即可获得1亿元的辅助资源,也就是煤炭资源。
鄂尔多斯的优惠政策足以使很多大企业来到西北。2009年,鄂尔多斯签约引进项目40余项,签约额达5721亿元,其中投资2400亿元的兖矿集团一期年产360万吨煤制油及100万吨烯烃项目,投资规模之大更是让人瞠目。本月,奇瑞落户鄂尔多斯,相关负责人略带隐晦地说出:“奇瑞既要在芜湖进一步夯实根基,把根扎得更深,也要广延产业触角,在能源产业开展合作。” 显然,此前媒体争论的奇瑞为煤之说不是空穴来风。
人才短板
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上下游产业关联程度高,鄂尔多斯政府对汽车制造业的重视程度尤为明显,政策也更为宽松。
如2006年华泰在鄂尔多斯建厂时,只是看得见的实惠就包括了仅1万元/亩的土地6000亩,10亿的贷款,以及两处煤矿。知情人士透露,华泰汽车大部分的运营开销都可由煤矿的利润来填补。如此丰厚的“礼物”,也难怪直到现在,还有媒体在质疑华泰是“造车还是挖煤”。
一位汽车分析人士告诉《汽车人》记者,在选择在何处设厂时,汽车企业首先考虑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资金(贷款)支持和土地供应,其次才是“市场和劳动力”。选择在鄂尔多斯建厂的企业,无疑也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的初衷。
比邻山西、陕西,在鄂尔多斯建厂的汽车企业可借此打开西北市场,诸如奇瑞在此生产皮卡,进军西北。从物流上讲,若主机厂能够达到一定规模,配套企业也会跟进。“不过,发展重型制造业,鄂尔多斯现在的优势还不明显。最主要的是鄂尔多斯缺乏装备制造业方面的专业人才和产业工人。”汽车分析师钟师指出,这是目前鄂尔多斯面临的最严重短板。
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城市,虽然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人口数量及素质没有与经济发展相匹配。据某企业内部人士介绍,在鄂尔多斯招聘的工作人员,学历通常要比在东部地区要求低一级才能招到。这也意味着,企业扩建,尤其是技术密集型的汽车业,即使在初期解决了资金问题,人才缺失必然成为发展瓶颈,甚至致命,政府与企业联手引进人才,已经成为在鄂尔多斯建厂的下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