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主车企纷纷跨出国门,五菱走向印度、MG走回英国等消息在业界传播,而老牌自主车企奇瑞、华晨、天津一汽、长城也都在出口的道路上拼搏出新的思路来。然而国际市场巨大,风险也同样不小。如何走对方向,将成为自主品牌走出去的关键。
蛇蝎:北美市场的美与痛
一直有意进军美国的比亚迪汽车,终于迈出实质性一步。4月底,比亚迪宣布,北美总部将落户洛杉矶,这将是首个落户洛杉矶的国内汽车品牌。自主品牌一向主推小排量节油车型,应该来说在北美市场将会很受欢迎。小排量的节油性能恰恰是当年日系车在北美打败东道主的主要手段,因此中国汽车也同样有望取得成功。北美车市消费需求仍存,中国自主品牌车型拥有比日韩车系更为便宜的价格,随着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中国汽车有望获得更多欧美消费者青睐。
但是,中国车进军北美市场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最大挑战就是经销商网络,当前北美经销商备受资金链断裂的危险,中国自主车企如何提供相关经销商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在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持续下滑时,中国汽车企业如何保证自己生存的情况下,给代理商提供资金的支持,是目前中国车企能否顺利进军北美市场的关键。
鸡肋:欧洲市场之舍与得
与美国市场相比,更多自主品牌则瞄准了欧洲市场。5月初有消息传出,江淮汽车正与斯洛伐克政府就兴建组装厂进行协商。据悉,他们的目标是利用该国已经加入欧元区、地处欧洲中心及当地的营运环境等优势,作为其进军欧盟市场的先遣部队。此外,长城目前正筹划在保加利亚建立合资CKD组装厂。此前,长城早已向意大利出口皮卡,未来长城可能在北欧选择一个试点,而该试点很可能是瑞典。此外,就在本月初,曾因“碰撞门”事件从欧洲退出的江铃汽车,亦开始在荷兰销售CV9车型。江铃欧洲公司CEO称,两年内这款车还将进入德国、意大利和比利时市场。
不过欧洲市场却是一直以来的鸡肋市场,有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不到2万辆,2008年已经接近70万辆,年均增幅超过50%,但基本局限于中东、非洲等竞争并不充分的新兴市场,面向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相当少。早在2006年,华晨就有意率先打入欧洲市场,但从2007年到2009年,华晨在欧洲总销量仅502辆。华晨欧洲受挫再度提醒自主品牌出口欧美市场面临巨大风险,其中安全和排放高标准仍是主要挑战。
黄金:南美、亚洲、拉美市场如何淘金
去年我国自主品牌车企在俄罗斯市场销量下滑,不少自主品牌从辗转到南美、亚洲与拉美等地,而这些地区一直是中国汽车传统的出口大国。有数据显示,未来四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将占全球汽车销售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近日又有消息称,随着上汽成为通用印度工厂的大股东,上汽、通用和五菱三方已经成立了一个项目组,研究在印度投产什么车型,而这个项目组就是日后新通用印度公司的经营班子。
当前,我国出口的汽车主要是低端、经济型轿车,价格战是各自主车企的惯用手法,手握“价格武器”的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对手几乎全是国内同行。而同室操戈更有可能给整个“中国制造”的形象蒙上一层价廉质劣的阴影。事实上,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由于一味追求市场份额的增长,我国汽车出口就已呈现出量增价跌的态势。由于出口汽车“同质化”严重,在海外的价格战也愈演愈烈,虽然国际市场空间越来越大,我国汽车出口的价格却越来越低,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记者后记>>>
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或许是自主品牌现在能走的最好方向,但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也很复杂。最直接的方法或许在于政府的扶持。
首要帮助解决的是“产品认证标准”问题。目前,我国政府的产品认证标准与国际标准不能协同,产品出口不得不经过繁琐的重新认证手续。第二方面的扶持是提供信息和政策上的咨询帮助。现在的自主品牌一般都通过海外的经销商了解国外政策、市场信息。因此如果外贸部门能帮助自主品牌了解、通报当地的情况,将当地的信息资源及时通知国内的企业,那无疑将扩大自主品牌出口道路。再有,如今进出口市场门槛提高,对价廉物美的中国汽车产品有所顾忌。为扩大出口量,目前首先要抓紧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建立销售网络,建立售后服务渠道,建立零部件中转库,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