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家4S店根本不盈利,因为经销商把厂家返利的点数都拿出来让利促销,有些让利甚至高于厂家的返利点数,只为冲量。”近日,一位业界资深人士透露,最近东莞有两家4S店正在找买家随时准备转让。据了解,这两家4S店已连续亏损几年。
从全国的统计数据来看,5月国内乘用车销量仅为47.8919万辆,环比上月下降两成左右,主流车企几乎全线出现环比明显下滑, 部分企业下滑幅度甚至达到30%以上,部分专家认为:“这是中国车市在经历爆发性增长后的理性回归,尽管车市环比出现下降,但同比仍然保持增长,预计今年销量仍可增长15%-20%。”
而从东莞车市来看,上半年有四个月上牌量均超过1万辆,可以说是有一定增长,但增幅明显放缓了。然而增长的数据却掩盖不了经销商的苦恼。“我们一个月是卖了300辆左右,但是看看门口停放的库存车,还有停放在其他地方的库存车,你就可以想象我们的日子并不好过。”一位丰田经销商向记者诉苦,现在卖车大环境不理想,东莞汽车增量放缓是正常的,经销商的日子并不好过。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东莞车市越来越向集团化发展,除了大东、志诚、鸿雁、东富、合信等本土的集团之外,外来的汽车集团也深入东莞发展,像广物、中升、龙华、广汇、南菱、永佳、汇天源、华熙、红彤、仁孚、合诚、大兴、东风南方均是集团化经营。
“集团化对于整个中国来说都是一个大的趋势,看看东莞现在做不下去的车行,大多都实力比较弱小的,或者产品极其没有市场竞争力的。”经典车行市场部经理翟卫东认为,东莞下半年开始洗牌的可能性很大,未来几年,东莞剩下的车行数量应该会比现在起码少1/3。
■原因分析
1。消费萎缩+盲目扩张
“前两年,东莞车市发展太迅速了,这也得益于经济的快速推进。而现在,整个经济增速放缓了很多,这难免让飞速发展的汽车行业出现不适应。”东莞市维修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华文指出了东莞车市的真实状况。
“我们的车价一再探底,价格低到让我们自己的员工都动了心,可是消费者还是不动心。他们在等的,也许并不是车价的下降,而是等自己的消费信心上升。”新华利车行市场部经理高洪芳表示。
但车市自身也绝非没有问题。“东莞究竟能容纳多少家汽车4S店?”这一问题早在几年前就被业内人士提出,并表示了相当的忧虑。短短几年间,东莞4S店的扩张速度达到了一倍之多。尤以日系品牌明显,广州本田、一汽丰田目前在东莞几乎能扎根的镇区都有网点,就连自主品牌如比亚迪的4S店也达到近10家,数量仅次于深圳。而今年以来,一批新生自主品牌4S店也开始迅速扩张。
随着4S店扩张速度的加快,业界关于“盲目论”的说法也日趋高涨。据了解,建造一家4S店投资成本最少要1000万元,厂家给4S店的利润通常不会超过7%,而一家4S店每月销售额差不多要达到1000万元才能维持正常的收支平衡。以10万元左右的车来看,也就是说要卖出100辆车才不亏本。这个销量,对于产品线丰富、品牌认知度高的4S店尚能轻松应付,但是,对于那些产品线单一的新品牌,每月需卖出100台车存在很大压力。盲目扩张、重复建设,使这些4S店的困境在弱市下被进一步放大。
2。售后流失利润摊薄
记者在走访了多家4S店了解到,各大经销商均不同程度存在售后客户流失情况,情况严重的售后客户流失率达到50%。记者了解到,只要车型过了两年保修期,客户的流失率都会不约而同地大幅提升。
从事汽车维修多年的冯师傅分析,售后客源的流失一方面是经销商的服务满足不了车主的个性化需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民营汽车维修站维修技术日趋成熟,价格极具竞争力,且配件供应商泛滥,加剧了4S店的售后客源流失。
车主想要什么样的售后服务?东莞维修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华文认为,有些4S店往往不考虑维修,像排气管出现裂缝,在一般维修店进行小修补只要花费一两百元,而很多4S店就会建议换掉排气管,这样就要花上千元,对缺乏专业知识的车主,有时就会接受这样的建议。但是如果他们日后越来越了解专业知识,就会发现 4S店的建议并不厚道。“有的4S店做表面文章,却忽视了用户的真正需求。对大多车主而言,在用车成本节节攀升的今天,他们理想中的售后服务,应该是具有严谨的流程、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专业的技术,同时应处处站在车主立场上考虑,而不是总盯着利润。”
3。售日系车领跑格局仍牢固
虽然上海大众等品牌频频发力,取得一席之地,而丰田品牌一度销量受挫,但不可否认从总量上来看,日系车依然占据领头羊的地位。日系车总体的市场占有率稳居东莞车市半壁江山。正是因为日系车在各个细分领域都占有优势,导致一些品牌受到极大冲击。
东风日产产品线很丰富,骐达、颐达、骊威、新天籁等,在市场上持续热销;丰田虽然受到困扰,但是丰田车型充足,从入门级的经济型车,到混合动力车,这是很多品牌难以企及的;广州本田虽然车型并不如丰田丰富,只有飞度、雅阁、奥德赛和思迪等车型,但每款车定位清晰,市场竞争力强,因此能够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此外,日系车中的豪华品牌讴歌、英菲尼迪、雷克萨斯等,也一定程度增加了消费者对日系车的认知和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