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八达的美国公路网,是连接起美国五十个州的主要枢纽。配套设施完善,覆盖面积极广,干道、洲际公路等像扇面一样辐射全国,只要有辆汽车,便可抵达美国的任何一个地方。此次赴美国西海岸考察团共在美逗留8日,于7月9日上午由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出发,驱车经580号公路上5号公路,约6小时行程400余英里到达洛杉矶,晚间住宿于距洛杉矶市30英里的Diamondbar市。
我们一行四人从北京出发,经过了十多个小时的飞行旅程,终于抵达了旧金山。旧金山(San Francisco),被华人称为三藩市,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海岸圣弗朗西斯科半岛,面积47平方英里,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是一座山城。气候冬暖夏凉,阳光充足,被誉为“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城市”。旧金山与洛杉矶基本为海洋性气候及地中海式气候,七月份晴朗凉爽少雨,丘陵地貌被温带草原性植被覆盖。而向内陆行进大约100英里后气候逐渐演变为沙漠气候,十分炎热炙烤,拉斯维加斯是在内华达州沙漠中建设的城市。
根据此行之前的了解,美国的道路交通及汽车工业的先进程度位居世界前列。拥有庞大而且完善的高速公路网,与之相比,其铁路系统就显得薄弱很多,现已主要用于货运,而且缺乏长途的高速铁路,客运更多集中在公路上。
据调查:美国公路通车总里程6,330,962公里。其中小路、街道4,352,717公里,占68.8%;连接线1,279,836公里,占20.2%;干道623,921公里,占9.9%;州际公路74.488公里,占1.2%。公路使用百分比:其中小路、街道为12.7%;连接线为14.9%;干道为48.8%;州际公路为23.6%。美国公路建设投资主要源于燃油税,其分为联邦税和州税。对联邦税小型车为4.9美分/每加仑,其中4.1美分用于公路,0.8美分用于轻轨等方面建设;货车为6.4美分/每加仑,其中5.6美分用于公路,0.8美分用于轻轨等方面建设。公路投资主体为联邦政府和各州,投资比例按公路等级变化,对州际公路联邦政府投资占90%,州投资占10%。
美国公路分三级管理,即联邦政府、州政府、地区政府。公路级别也分为州际公路,州内公路和地区公路。联邦政府设有职能部门即交通部,联邦公路署代表交通部监管各州的公路项目。各州均设置相应机构。公路均有编号,有些高级别公路中段在城市或农垦区域内与低级别公路合并,等驶出后又恢复高级别编号。
许多高速公路中间和两侧预留非常大的宽度,考虑交通增加后便于拓宽,预留更有利于施工组织和保证施工质量,但相应的会提高初期施工成本。美国高速公路成网,路基宽度根据交通量的变化而变化,设计中不追求较长纵坡,采用低路堤,路基边坡较缓,绝大多数路段可以在路基两侧外停车而保证与行车道的安全距离,这种设计有利于紧急情况的处理。而且紧急电话亭随处可见,非常便利。
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较高,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采用较多。各种等级的公路路面平整度均较好,路面的磨擦系数大,有利于行车舒适和安全。但很少有新施工路段,有些水泥板结构路面有碎裂。路基与路中间随处可见因事故脱落的汽车部件和爆胎残余,多数显示久被风蚀的痕迹,表明加州路政部门并不频繁对路面进行养护清理。车道间多以突起的反光片连成线相隔,有些以交通标志线划分,轮胎轧到时会发出声响。有些路段由于地质问题道路排水多设计为集水井地下暗排,可以使路面水很快排除。路缘石很少设置,设置地点一般在立交区和靠近村镇段,在通过村镇的住宅区设置隔音墙,护栏柱为木质的较为普遍。路肩和边坡除石质外均为草皮防护,有的植入人工草皮,有的还埋置喷灌管线,经常可以看见在实施自动喷灌。
设置在路上的交通指示灯及路牌非常清楚。交通信号灯,指示灯与国内相似。各种地名、距离、限速、提示牌均由专用底色标示清楚,接近匝道出口或立交桥前一到两英里处常在道路横跨杆上标明去往的出口和所要进的车道供驾驶员统一选择换道行驶。这个设计对驾驶员非常有帮助,能够参考提前进入相应车道。各种交通指示牌参考卫星导航工具及地图,基本可以满足不熟悉道路的驾驶员,但有时信息不符,会产生一定的误导作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