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控股正式挂牌成立,以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展为重点的新战略和“大北汽”正式拉开大幕。
徐和谊终于踩下了加速的“油门”。北汽,这个一直被业界诟病“徘徊在中国汽车一线阵营边缘的大型汽车集团”,在他的带领下,历经波折与误解,终于有了全新的形象。
9月28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股份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并发布全新的、统一的集团品牌标识。作为“走集团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阶段性成果,这意味着北汽集团迈入更新的发展阶段,以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展为重点的新战略和“大北汽”正式拉开大幕。
“集团化”的必然
自2006年掌舵北汽以来,徐和谊就将工作重心放在了企业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重大变革之上。按照他当时的说法:“北汽实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跨越发展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走集团化道路!”而这同样也是北汽顺利上市的大前提。
为了尽快组建有较强控制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徐和谊把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的主线,确定为打造整车制造、零部件发展、研发、服务贸易和改革调整五大平台。北汽摩公司在北汽福田和北汽有限的股权资产划转给北汽控股公司,继而又通过增资重组,北汽控股公司实现对北汽有限绝对控股。北汽终于突破结构调整中资产之结。
仅3年时间,北汽就走出“散、小、乱”的困扰,北汽控股公司开始成为高效的决策中心和有力的运营中,二级企业从34家整合为14家,整体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形成了集团“战略引领、结构调整、执行坚决、创新驱动”新的发展模式。
事实上,北汽股份公司的成立是北汽集团推行集团化发展战略水到渠成的结果。“我们去年年底开始股份公司的组建工作,组建股份公司一是为了打通融资平台,二是为了建立更科学健全的企业管理体系;三是为了整合北汽集团的乘用车资源。”北汽股份公司总经理韩永贵表示。
从此次北汽控股的资产结构来看,几乎囊括集团所有优势资产。包括北汽有限51%的股权、新能源公司100%的股权、动力总成公司100%的股权、北汽投资持有的北京现代的股权以及乘用车事业部的实物资产。
较之前消息有所不同的是,北京奔驰和北汽购得的萨博知识产权并未加入其中。但根据北汽官方资料:“下一步,北京现代、北京奔驰等合资整车企业中的中方股权以及北汽集团收购的萨博资产也将陆续进入。”有相关人士分析原因在于,目前北京奔驰目前的盈利能力尚待提升,而萨博知识产权还未转化为市场效应,至于北京现代的中方股权注入,则还需要合资双方进一步的沟通。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北汽股份的正式成立,不仅拓宽了北汽集团的投融资渠道,尤其将会为集团自主品牌的打造发挥强大的“输血”效应,同时也会为徐和谊正在推行的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现代企业制度的参考。
做自主先树品牌
2009年,北汽集团首次突破产销100万辆,全年共完成生产汽车127.14万辆,成功实现“千亿元销售收入”,位列中国汽车集团第五位。成绩固然可喜,但据罗兰贝格调查显示,北汽品牌影响力排名却大致在第10位,品牌地位严重滞后于市场地位,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短板。
源于此,以成立北汽股份公司为契机,北汽集团发布了全新的集团公司名称和全新的集团品牌,志在增强企业凝聚力,塑造更为丰满的集团化的北汽新形象,软硬实力两手都将强势发展。
“我们要轻装上任,抛弃掉一切过去历史的包袱,不光是债务,更重要是抛弃过去国企老的体制问题和品牌形象口碑的问题,这也是最重要的。”北汽集团公关总监郑刚这样表示。
其实,不仅仅是北汽,包括一汽在内的老牌国有企业都存在这个问题。就在前几个月的时候,一汽集团“掌门人”徐建一,打破一贯低调的作风,公开宣布一汽的新品牌战略,同样也是推进集团的新品牌战略,统一集团标识,旗下所有自主产品均以“中国一汽”的面目亮相。
做自主,首先树立品牌。这已成为担负中国汽车自主重任的大型汽车集团的一致共识。北汽也不例外。
郑刚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企业竞争很大程度上已经不仅仅是产品竞争,更多的是品牌竞争和文化竞争。集团发布新的品牌战略,是从战略高度上已经意识品牌管理的重要性,是集团应对未来发展需要的自然结果,是北汽集团从软实力上为整个北京汽车工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的一个新举措,也代表着北汽集团进入了品牌战略的新纪元。
后来者的后发优势
目前,北汽已成为国内惟一涵盖几乎所有整车产品的汽车企业集团,并通过兼并重组在全国建立起“东南西北中”的产业布局。通过收购萨博的知识产权,获得了世界先进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汽车核心动力总成和零部件的制造技术,在发展自主高端轿车方面具备了技术基础,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点睛之笔”,北汽股份公司的成立,将有效聚合上述诸多资源和成果,全面增强体系竞争力。对内而言,它将理顺内部关系,形成通畅的“内循环”,以协同作战的方式出击市场。对外而言,它将成为展开更多国际合作,实施兼并重组和规模化发展的战略平台。
在此基础上,北汽集团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战略目标:北京汽车“十二五”要向“自主创新,规模发展,建设实力北汽、规模北汽、世界北汽、和谐北汽”的战略推进。到2015年,力争进入世界汽车行业排名前15位,进入世界500强。
不过,业界所提出的质疑在于,徐和谊所打造的“大北汽”,能否在短短的5年时间之内,得到市场的认可?新品牌,新车型,新的渠道网络,并非能一蹴而就。更何况,北汽在自主道路上的步伐,相比同行本身就慢了节拍。
“自主品牌没有早到晚到之分,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在目前的汽车产业形势下,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发展自主品牌的高端轿车,是相对比较可行的路径。在这方面,上汽和一汽为我们做了示范,我们也有信心走好这一步。”徐和谊强调。
韩永贵也指出,虽然北汽起步晚失去了很多,但也有后发优势。第一,可以直接避开别的企业曾经犯过的错误,确保方向和方式正确;第二,早期做自主品牌,压力和争议都很大,资金投入也很大,整个社会氛围不成熟,但今天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市场氛围,都十分有利于自主品牌的发展成长;第三,随着全球经济和国内市场的变化,更有利于企业利用全球资源,比如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北汽能够迅速得到萨博的知识产权。
如今,资本框架已经搭好,加之从管理与技术两方面入手,徐和谊所带领的“大北汽”,正在向业界发出强力的加速信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